梁真娇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CR率+PR率为84.31%,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1.18%,治疗组患者阴道切缘阳性率、淋巴结阳性率、宫旁累及率、脉管浸润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下降,治疗组患者消化道、骨髓抑制Ⅰ,Ⅱ反应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能够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阴道切缘阳性率、淋巴结阳性率、宫旁累及率、脉管浸润率,毒副反应在可耐受范围内。
- 梁真娇
- 关键词:紫杉醇顺铂晚期宫颈癌
- 基于薄层CT图像三维数字化重建人体手太阴肺经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索手太阴肺经的解剖物质基础及其在人体上的三维定位。方法:采集1位正常成人女性循手太阴肺经取穴施针得气后的左上肢连续薄层CT图像集,对图像针尖部位周围结缔组织进行观察,利用数字医学技术构建出活体手太阴肺经诸穴位及经络所在部位的三维立体影像,再与传统中医经络走行线进行对比。结果:所观察的8个手太阴肺经穴位针尖到达处结缔组织结构,与骨膜相关者5个,与血管、神经鞘相关的有3个。实现了手太阴肺经诸穴位及经络在正常活体上的三维空间重建及可视化。重建所得数字化部分手太阴肺经经络走行线与经典针灸图中对应经络连线十分吻合。结论:没有发现手太阴肺经及所属穴位有特异性实体组织结构,中医的经络解剖学基础可能是筋膜结缔组织。
- 梁惠娇梁真娇王小平
- 关键词:经络肺经经络实质
- DWI在宫颈癌诊断及预后检测的价值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DWI在宫颈癌诊断及预后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同期选择100例宫颈癌放疗后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对表观扩散系数值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宫颈管腺体相比,宫颈纤维间质的表观扩散系数值为1.70±0.45×10^(-3)mm^2/s,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4,P<0.05)。100例宫颈癌病灶在DWI均呈现高信号状态。根据患者侵犯深度,低信号的宫颈纤维间质将会出现消失。与正常宫颈对比分析后,宫颈癌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值为1.02±0.32×10^(-3)mm^2/s,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2,P<0.05)。与宫颈癌患者相比,预后恢复正常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值为1.45±0.41×10^(-3)mm^2/s,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5,P<0.05)。与初诊宫颈癌患者相比,宫颈癌复发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值为0.82±0.20×10^(-3)mm^2/s,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5,P<0.05)。结论 DWI能够显著的辨别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疾病,同时还能够显著地观察到放疗后宫颈组织变化,对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 梁真娇梁梅芬钟菀杞董延江周雁玲余艳萍王永莉
- 关键词:DWI宫颈癌表观扩散系数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患者并进行手术根治的148例,其中7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患者出血量较开腹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较开腹组患者的27.78%显著降低,腹腔镜组宫颈癌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较开腹组的39.47%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疗效确切,降低出血量,减少对患者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梁真娇
- 关键词: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腹腔镜临床疗效
- 齿突下软骨基质融合部对枢椎骨折类型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并验证精细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该模型探讨在前、后不同载荷条件下枢椎齿突下软骨基质融合部骨质不同发育程度对枢椎骨折类型的影响。方法基于正常成人颈椎CT图像建立枢椎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体外生物力学实验验证模型。模型经验证后对齿突施加不同角度载荷,通过降低枢椎软骨基质融合部位松质骨的弹性模量以模拟该部位松质骨发育不同程度,分析枢椎在2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并探讨可能发生的相应骨折类型。结果模型验证结果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边界约束模式1下齿突前部垂直和水平方向不同角度加载模型预测结果与屈曲位水平角度载荷下预测应力分布图显示,应力集中区域随加载角度变化而发生转变,骨折类型可由Ⅲ型转变为Ⅱ型齿突骨折。边界约束模式2下受不同水平载荷角度加载后,模型预测骨折类型可由对称性Hangman骨折向不对称性Hangman骨折的转变。垂直方向上不同角度载荷下,预测骨折类型可由对称性Hangman骨折向Ⅱ型齿突骨折转变。齿突下软骨基质融合部位松质骨的发育程度不改变枢椎在垂直、水平、屈曲位不同角度受力下的应力集中带分布情况,皮质骨承受主要应力。结论枢椎骨折的发生类型除了与所遭受暴力的方向、大小有关外,同时还与受伤瞬间寰枢椎相对应的位置情况和枢椎齿突的解剖差异有关。体外对枢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实验中,除了加载暴力的方向外,尸体标本的固定与加载方式直接影响枢椎骨折类型的复制。齿突下软骨基质融合部对枢椎骨折类型无明显影响。
- 王小平梁真娇杨芳梅袁月环屠玉民邓志成
- 关键词:枢椎齿突尖脊柱骨折有限元分析
- MRI-DWI对宫颈癌诊断、检测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150例,入组患者住院后根据肿瘤性质进行手术或放、化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行MRI-DWI检查,分析MRI-DWI诊断宫颈癌的准确率。本组宫颈癌患者DWI图像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0.89±0.05)×10-3mm2/s,DWI及ADC序列亦可清晰显示宫颈癌结合带破坏与否。因宫旁浸润与原发灶同源,DWI亦呈不均稍高信号;淋巴结的转移除见其肿大外,DWI呈稍高或高信号;MRI-DWI诊断宫颈癌准确度明显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治疗前后ADC值分别为(0.89±0.05)×10-3mm2/s、(1.26±0.15)×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WI宫颈癌诊断率高、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判断,指导诊断及治疗,应临床推广使用。
- 梁真娇梁梅芬钟菀杞董延江周雁玲余艳萍王永莉
- 关键词:常规MRI图像融合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