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脏
  • 2篇室间隔
  • 2篇室间隔缺损
  • 2篇缺损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室间隔...
  • 2篇间隔缺损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地高辛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成形术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导管
  • 1篇心脏导管插入...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洋地黄

机构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梁慷
  • 4篇陈传荣
  • 3篇黄涛
  • 2篇张斌
  • 1篇周颖玲
  • 1篇陈纪言
  • 1篇陈鲁原
  • 1篇李瑜辉
  • 1篇林曙光
  • 1篇余细勇
  • 1篇董太明
  • 1篇钱忆之
  • 1篇黄奕高
  • 1篇陈泗林
  • 1篇靳立军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5例风心病冠脉造影报告被引量:1
1996年
梁慷陈传荣
关键词:风心病冠脉造影二尖瓣狭窄ECT检查易患因素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纽扣式补片法治疗成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1997年
采用纽扣式补片法关闭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6例,均获成功,术后心脏杂音减弱或消失。随访3个月至1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证实VSD闭合。表明纽扣式补片法对治疗选择性VSD是可行的。
黄涛陈传荣黄奕高梁慷张斌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1996年
我们自1987年至1995年对146例冠心病病人行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共扩张病变339处,病变扩张成功率95.6%,其中达完全性心血运重建58例(39.7%).这部分血运重建82例(56.2%),病例扩张成功率95.9%,术中死亡1例,术后24小时死亡2例,死亡率2.1%. 扩张时22处病变出现严重内膜撕裂而需植入血管支架.8例病变分别行了旋磨和旋切治疗,术后随访16.2(1~96)个月,84%病例心绞痛完全消失,2例分别死于心衰和再梗.7/20例术后3个月至6年行造影示再狭窄.
陈传荣靳立军陈纪言周颖玲黄亦高黄涛董太明梁慷陈泗林李瑜辉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疾病
钮扣式补片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经皮钮扣式补片法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经验。方法膜周型VSD11例,干下型VSD2例,肌部VSD1例,应用Sideris钮扣式补片法治疗。结果成功10例,均为膜周型VSD,失败4例。手术成功患者术后造影左向右分流消失或减弱,随访3个月至3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证实VSD闭合,失败4例,除了1例室缺口直径较原先增大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钮扣式补片法对治疗VSD是可行的。
黄涛陈传荣黄亦高梁慷张斌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
洋地黄中毒的血药浓度与临床分析
1996年
本文对地高辛血药浓度>2.6nmol/L的143例次住院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达到潜在中毒、中毒血药浓度的患者,中毒、可疑中毒合并发生率分别为47%和74%。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中毒病死率为4.7%。对洋地黄反应的个体差异大。最可不的诊断方法是临床动态观察结合血药浓度测定,特征性、多样性心律失常有助于中毒的诊断。
陈鲁原林曙光钱忆之余细勇梁慷
关键词:洋地黄中毒地高辛血药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