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
- 作品数:46 被引量:81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流动儿童状况被引量:232
- 2004年
- 段成荣梁宏
- 关键词:流动儿童人口规模人口学义务教育儿童权益
- 大城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的变迁(1998-2017)——以广州为例被引量:16
- 2020年
- 本文利用1998年、2008年和2017年“广州市老年人口生活状况调查”的原始数据,在一般性地考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的时期效应。研究表明:1998-2017年间,广州老年人的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出现了明显的多样化、独立性特征,在向居家养老回归的同时,对自我养老的认同持续、明显增加;同时,个人特征、健康禀赋、社会经济特征、居住安排、家庭成员及代际关系等对其皆有显著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子女或孙子女同住的实际居住安排强化了老年人对与子女同住养老方式的认同,促进了老年人实际的与理想的养老方式的统一;但是,在促进老年人对与子女同住养老方式的认同方面,和睦的家庭关系及频繁的代际互动的作用有所减弱。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要有多层次、多样化、动态性、灵活性及家庭居住安排、代际关系新变化的考虑。
- 梁宏
- 关键词:老年人养老方式居住安排代际关系
- 居留时间对老一代流动人口长居意愿的累积效应
- 2024年
- 老一代流动人口面临着在流入地是否长期居留的抉择,长居意愿是预测他们去留的重要依据。基于2012~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2-2018)数据,重点分析了居留时间对老一代流动人口长居意愿的累积效应。研究发现:老一代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长居意愿较强,他们在流入地的居留时间较长,其长居意愿随居留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强;居留时间调节着其他因素对老一代流动人口长居意愿的影响,它强化了高等教育学历、拥有流入地医保的正向影响以及农业户口、超时工作的负向影响,却弱化了流入地家庭规模、核心家庭类型的正向影响。厘清居留时间对老一代流动人口长居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有助于从累积优势和累积劣势的理论视角更好地理解流入地对外来人口的留存选择机制。
- 梁宏
- 我国非农劳动者超时工作的变化趋势研究——基于CSS2006-2021的分析
- 2023年
- 近年来,超时工作备受社会热议。根据传统劳动供给及相关理论,在社会变迁、经济转型背景下,本文利用CSS2006-2021数据和交叉分类(分层)随机效应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HAPC-CCREM),将非农劳动者超时工作的变化趋势纳入由宏观社会进程和微观生命历程构成的时间框架中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2006-2011年间,我国非农劳动者超时工作的比例明显下降,2011-2021年间该比例波动较为平稳;并且,这种变化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时期效应,而反映劳动力代际更替的队列效应并不明显。传统劳动供给及相关理论所涉的市场工资、人力资本、户口及就业身份、社会保障等因素对我国非农劳动者超时工作的可能性仍存在显著影响,并具有显著的时期效应,但队列效应并不显著。总之,2006年以来,宏观社会经济的时代发展是驱动我国非农劳动者超时工作的主要力量。
- 梁宏
- 中国劳动力的从业状态及其差异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学界对劳动力状况的研究呈现数量、结构、质量并重的局面。本文利用2012年CLDS数据,对中国劳动力群体进行了基于雇员、雇主、自雇、务农四种从业状态的人口学描述,并分析了四种从业状态的劳动力群体在人力资本、工作时间与场所、收入与社会保障、工作评价、工作价值观及社会阶层认同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相关劳动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梁宏
- 关键词:劳动力
- 广东人口意愿生育性别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本文利用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2004年10月进行了题为"广东省人口生育意愿研究"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特征变量、居住地区变量、意愿生育数量、传统偏男生育观念(即"生育目的")变量和政策性变量对广东人口意愿生育性别偏好的影响。
- 梁宏
- 关键词:男孩偏好生育目的
-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现状及其历史变迁被引量:4
- 2002年
- 根据 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 ,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在过去 70年中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 :中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大 ,人口分布的总格局是东密西疏。 70多年来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东向西倾斜 ,全国人口分布的重心也向西北方向移动 ,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 ,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在降低 ,人口的分布趋于“均匀化”
- 段成荣梁宏
- 关键词:历史变迁人口分布人口重心人口再分布
- 代际差异视角下的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被引量:32
- 2014年
- 近年来,农民工自杀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对该群体精神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此类事件的死者多为新生代农民工,那么,是否可以判断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更差,或者,不同代际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是否存在着不同的影响模式。文章利用2010年"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外来工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了代际差异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且,比较了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影响模式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代际差异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年龄效应,而是具有明显的世代效应,即通过工厂内、外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来影响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同时,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也存在很多不同。研究建议,要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来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从世代效应出发去看待他们的问题,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 梁宏
- 关键词:代际差异
- 中国人口转变地区差异的聚类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 ,从总和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和自然增长率三方面综合了我国 1990年各地区的人口状况 ,将各地区按人口转变完成程度的异同进行了归类 ,并与按生育率转变完成程度的地区划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
- 梁宏
- 关键词:人口转变聚类分析总和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 博士毕业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自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某大学博士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8
- 2019年
- 基于某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数据,本文描述了博士毕业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自评状况,分析了培养过程各因素对其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博士学位的攻读仍有11.28%的博士毕业生并不认为其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培养过程各因素(如科研工作的参与情况、培养条件、服务与管理、导师指导等)对博士毕业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自评结果皆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加强和完善培养过程中的环节设计、把控,提高高校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 梁宏郑华高久群
- 关键词:博士毕业生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