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威
- 作品数:39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们收治腕舟骨骨折患者12例,收集CT数据,采用3D打印机打印出导板,术中沿导板导孔精准打入导针,透视确认位置满意,行0.5 cm切口,空心钻钻孔,拧入空心加压螺钉一枚。记录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自我评价腕关节问卷(PRWE)、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患侧及健侧屈伸旋转活动范围、桡偏及尺偏活动度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20个月,平均7个月,除了2例患者尝试置入导针两次,其余均一次置针成功,未发生偏斜等情况。所有患者切口愈合好,未发生感染、皮肤坏死等情况,未发生骨折不愈合情况。手术时间为28~77分钟,平均44.3分钟;骨折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PRWE评分0~10分,平均2.5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80~100分,平均93.3分,其中优9例,良2例,可1例。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患侧为(145.67±8.72)°、健侧为(149.92±5.23)°,旋转活动范围患侧为(147.00±7.25)°、健侧为(148.92±6.72)°,桡偏活动度患侧为(16.50±1.83)°、健侧为(17.17±1.80)°,尺偏活动度患侧为(26.33±1.37)°、健侧为(27.25±1.71)°,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微创经皮治疗腕舟骨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并且个性化、安全、准确。
- 荣存敏王芳栗威张磊李印龙张亮亮韩清銮朱少波
- 关键词:舟骨骨折3D打印经皮内固定
-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股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通过利用X线扫描成像技术,测量股骨近端解剖及影像学参数,制定股骨近端“手术安全区域”。探索CAOSS(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系统)结合“手术安全区域”在股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并比较这一新术式与传统术式的优劣。
...
- 赵劲民韦庆军程建文栗威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导航股骨骨折
- 文献传递
- 异体骨异位诱导预制骨皮瓣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背景:用自体骨皮瓣移植是目前修复复合组织缺损的最好方法,但其修复能力有限、创伤大、造成新的组织缺损和一定功能障碍。异体骨具有骨诱导能力,可能用来预制骨皮瓣。目的:观察异体骨异位埋植诱导预制骨皮瓣过程中异体骨的病理变化。方法:实验动物为广西巴马微型猪,将深低温冷冻异体骨埋植于旋髂浅动脉供养的皮瓣组织内,植入后在体观察局部反应情况,于植入后4,8,12,16周随机取出异体骨,行大体观察及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结果与结论:所有异体骨植入处无明显炎症反应。病理检查可见异体骨在皮瓣组织内埋植后4周异体骨表层出现血管化,未见明显类骨母细胞;植入后8周出现异体骨不同程度的血管化、骨吸收和分布不均的类骨母细胞和类破骨细胞,有新骨形成;植入后12周新骨形成进一步增加,但骨吸收亦加重,植入骨形态改变;植入后16周异体骨碎裂吸收,新骨形成无明显增加。结果提示异体骨异位埋植预制骨皮瓣过程中,异体骨随时间不断发生病理变化,需适时移植。
- 韩清銮栗威范洪进张波李正勋
- 关键词:骨皮瓣异位成骨异体骨微型猪复合组织缺损骨母细胞
- 股骨远端髁间凹陷的形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髁间凹陷的形态学特点和规律性,用于指导股骨远端手术中的定位、定向操作。方法取86侧干燥成人股骨骨骼标本,对股骨远端进行形态观察并测量股骨外髁前后径(X1)、髌面前切迹深(X2)、髌面切迹前后径(X3)、髁间窝深(X4)、外髁高(X5)、髌面下切迹深(X6),计算股骨髁髌面前切迹深指数(X2/X1)、股骨髁髌面下切迹深指数(X6/X5)、髁间窝深指数(X4/X1),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X1:(57.5±4.7)mm;X2:(6.3±2.3)mm;X3:(23.1±2.9)mm;X4:(28.1±3.0)mm;X5:(35.8±4.8)mm;X6:(8.7±1.1)mm;X2/X1:0.109±0.040;X6/X5:0.246±0.033;X4/X1:0.488±0.028,股骨外髁前后径与髁间窝深指数和股骨髁髌面前切迹深指数无相关性(r=0.103,P=0.343;r=0.118,P=0.281),外髁高与股骨髁髌面下切迹深指数呈负相关(r=-0.572,P=0.000)。结论股骨远端髁间凹陷的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用于指导股骨远端手术中的定位、定向操作,有利于微创手术。
- 栗威陈菁华陈磊赵劲民韦庆军
- 关键词:股骨髁
- 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跗骨窦组和L形组,每组48例。跗骨窦组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治疗,L形组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创伤应激-炎症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信号通路指标(TGF-β1、BMP-2、BMP-7)。结果跗骨窦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L形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均少于L形组(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血清SOD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MDA、TNF-α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跗骨窦组波动幅度小于L形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TGF-β1、BMP-2、BMP-7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跗骨窦组血清TGF-β1、BMP-2、BMP-7水平高于L形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跗骨窦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L形组(P<0.05)。结论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能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TGF-β/BMPs信号通路指标表达水平,促进术后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张清林荣存敏陈磊张光辉栗威张磊
-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 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附34例报告
- 目的 比较尺骨远端缩短截骨术与尺骨小头切除术对于尺骨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7月至2012年7月共34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应用尺骨远端缩短截骨术治疗24例,尺骨小头切除术治疗10例,采用Coone...
- 张磊韩清銮栗威李正勋范洪进
- 关键词:尺骨撞击综合征
-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讨论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CAOS)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分析CAOS在创伤骨科应用的现状,总结其应用的价值及相关问题。结果目前CAOS在创伤骨科主要应用于脊柱、四肢骨折内固定物的植入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以及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等,而在骨折复位方面的应用很少且技术不成熟,但已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在CAOS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缺点、临床医学评价、手术医生的地位、正确的微创观念等相关问题。结论CAOS在创伤骨科手术微创化进程中有重要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价值,应处理好一些相关的问题,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 栗威赵劲民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创伤骨科导航
- 横向肌腱抽出止点重建治疗足内翻畸形
- 2015年
- 胫前肌腱转位止点重建法仍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的重要方法[1].我们采用胫前肌腱外移横向肌腱抽出止点重建法治疗CCF,效果良好.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CCF患者46例(60足),男31例,女15例;Dimeglio中度32例,重度14例;右侧23足,左侧15足,双侧20足.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12±1.71)岁.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横向肌腱抽出组和纵向肌腱抽出组.横向组23例,男16例,女7例,Dimeglio中度14例,重度9例,平均年龄(6.58±2.36)岁;纵向组23例,男15例,女8例,Dimeglio中度16例,重度7例,平均年龄(5.87 +2.7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Dimeglio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荣存敏韩清銮李印龙栗威张磊王芳
- 关键词:肌腱转位足内翻畸形止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年龄
- 寄生联合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拇指毁损伤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原位和移位寄生联合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毁损手指的方法。方法自2010年至2016年收治27例拇指机器碾压伤患者,其中5例远端拇指完好,近端碾压毁损,近端放置VSD覆盖,远端予原位及移位寄生,存活后二期行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拇指。22例近、远端碾压严重,予一期VSD,二期行再造。结果22例再造及5例寄生均存活,1例寄生患者放弃二期修复。随访1~5年,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4例寄生手指中优1例,良2例,可1例;22例再造中良10例,可12例。Michigan手功能评价标准:寄生组平均80分;再造组平均71分。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寄生组优4例;再造组良18例,可4例。结论原位及移位寄生再植保留手指甲床及部分外形,复合组织移植后其功能、美观程度大于再造,足部破坏程度小于再造,为手指再植、再造提供新的途径。
- 魏本磊韩清銮张磊栗威范洪进
- 关键词:指损伤显微外科手术复合组织移植
- 辅助尺骨远端短缩截骨复位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位器技术领域,具体为辅助尺骨远端短缩截骨复位器,包括主体A,所述主体A的两侧分别插接有栓,两组栓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侧块B和侧块C,侧块B和侧块C的表面均设有多个孔;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辅助尺骨远端短...
- 栗威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