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英绿
- 作品数:33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动词“算”的主观性用法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从"算"的语义历时演化入手,分析其"认做、当做"义为主观性用法。引入语义标准和非真命题的概念,表明说话人对这个未达到语义标准的"非真命题"在主观上加以认定,语气上是勉强或不情愿的。其否定、反问和命令形式具有"反预期性"。在对话中,"算"还有交互主观性意义。
- 孙洪威柳英绿
- 关键词:主观性反预期交互主观性
- 关于中介语产生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再认识被引量:5
- 2010年
-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动态语言系统,是目的语的变异之一。中介语产生的因素可以分为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主体因素和非主体因素,在线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一般而言,语言内部因素强于外部因素,主体因素强于非主体因素,在线因素强于社会文化因素。中介语的形成往往不是某一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个案而言,上述因素的功能会表现出凸显的差异。中介语是母语、目的语选择性压缩投射映像的合成,中介语与母语、目的语的关系是空间合成关系。
- 张望发柳英绿
- 关键词:中介语母语目的语
- “物”做主语的汉语“被”字句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以"饭被吃了"类"被"字句为例,首先建构了"吃饭"的理想认知模式(ICM),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主语为"物"的汉语"被"字句对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问题以及理想认知模式与语境间的互动问题,最后用"图形-背景"与构式语法理论对该类现象进行了解释。
- 颜力涛柳英绿
- 关键词:理想认知模式构式
- 朝汉语码转换形式与功能探析
- 2009年
- 语码转换是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用引进另一种语言的方式而交替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现象。朝汉语码转换是朝汉两种语言长期接触过程中产生的语言变异现象,现已成为朝汉双语人日常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朝汉语码转换的构造形式可以分为单语框架和双语并构两大类,朝汉语码转换的功能包括表意、表情、元语和语势等四种。
- 邓凤民柳英绿
- 关键词:双语人语码转换
- 时间连接成分及其相关术语被引量:1
- 2010年
- 时间先后关系的表达是篇章衔接与连贯理论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时间连接成分进行了研究和命名。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廖秋忠的定义重新进行了修正。
- 金晓艳柳英绿
- 关键词:时间连接成分
- 韩汉语比较句对比被引量:18
- 2002年
- 本文对比表示事物、性状、程度异同的韩汉语比较句 ,找出韩汉两种语言比较句结构上的不同 ,同时找出两种语言内部不同类型比较句之间的结构差别 ,进而归纳出韩汉两种语言比较句之间的对应规律。
- 柳英绿
- 关键词:比较句
- “老”的认知隐喻分析——汉语文化—隐喻语法体系建构的尝试
- 2013年
- 文章以语类"老"为基本单位,以"熟语"为认知理据,在"老"基本义——"年纪大"基础上,通过对汉语词、短语、句法平面的考察,挖掘出汉语"老"的附加义、情态义、文化义,从而弥补了汉语语法研究解释上的缺欠。
- 颜力涛柳英绿
- 关键词:隐喻熟语
- 韩汉语选择问句对比被引量:4
- 2004年
- 本文从组成手段、相同项的省略规则等方面对比韩汉语的选择问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适当的解释。
- 柳英绿
- 关键词:选择问句
- 会话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学被引量:4
- 2014年
- 作为广泛存在于日常会话中的言语交际现象,对答结构具有一系列基本结构和生成规则。依据会话分析理论的相关研究,将汉语口语中常用的对答结构划分为十二种基本类型,并归纳每一类型的引发语和常见的应答语,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把握汉语口语交际的基本面貌,在短时间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 陈睿海燕柳英绿
- 关键词:对答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学
- 时间连接成分的主位识别被引量:2
- 2008年
- 时间连接成分反映了篇章中相关事件的时间先后关系,是篇章组织中时间顺序义的显性表达法。文章主要从主位角色和主位标志两方面讨论现代汉语时间连接成分的主位识别。
- 金晓艳柳英绿
- 关键词:时间连接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