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柰超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胆道
  • 4篇胆道镜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胆囊
  • 3篇胆囊管
  • 3篇胆总管
  • 3篇胆总管探查
  • 3篇手术
  • 3篇探查
  • 3篇取石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纤维胆道镜
  • 2篇结石
  • 2篇经胆囊管行胆...
  • 2篇黄疸
  • 2篇梗阻
  • 2篇梗阻性
  • 2篇梗阻性黄疸

机构

  • 1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余昌中
  • 11篇柰超
  • 7篇于聪慧
  • 6篇张维一
  • 3篇杨荣华
  • 2篇梅建民
  • 2篇田驹
  • 2篇巨邦律
  • 1篇王昕
  • 1篇盛剑秋
  • 1篇吕民生
  • 1篇姚军波
  • 1篇聂洪峰
  • 1篇金鹏
  • 1篇石志远

传媒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腹部外科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指征及方案的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的意义及具体实施方案。方法2()07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67例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按自定的术前减黄指征:①血清总胆红素(TBlL)〉342.0μmol/L;②年龄〉65岁;③合并胆管炎、肝功能B~C级、心肺功能差、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并伴有其他并发症、营养不良患者。其中28例人选术前减黄组,行透视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减黄组置管后1~2周进行手术。未减黄组39例,常规术前准备后于入院4~6d进行手术。结果术前未减黄39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56±38)min、(656±72)ml、56.4%(22/39)、(25±6)d。28例术前进行了减黄,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73±51)min、(634±61)ml、53.6%(15/28)、(34±8)d。术前减黄组与未减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进行术前减黄治疗,降低了患者手术风险;建议TBIL〉342.0μmol/L,年龄〉65岁,伴胆管炎,一般条件差的患者行术前减黄治疗。
张维一余昌中杨荣华巨邦律柰超
关键词:手术前期
以肝转移肿瘤为主要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73岁。因“间断性发热伴体承明显下降1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及夜间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寒战,无腹泻,
余昌中张维一柰超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肝转移肿瘤夜间发热
术中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2月至2011年2月外科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人352例,根据结石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胆总管探查术、肝左外叶切除、肝左外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肝左叶切除术、肝左叶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肝右后叶切除术、右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分析术中应用胆道镜取石后不同部位的手术后残石率及术后胆道镜再取石后残石率。结果不伴有肝内胆管狭窄的单纯性左肝外和/或左肝内叶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78例,术后胆道镜取石后无结石残留;孤立性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左外叶切除、肝左叶切除或肝右后叶切除术119例,可获治愈性效果,无结石残留;肝左外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肝左叶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右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手术后残石率及术后胆道镜再取石后残石率分别为9.5%、2.3%、14.6%、20.9%及4.8%、0%、6.3%、13.9%,总计352例病人术中应用胆道镜取石后残石率及术后胆道镜再取石后残石率分别为5.7%(20/352)、2.8%(10/352)。结论孤立性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可手术治愈结石病,不同部位的肝内胆管结石病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可减少残石率,结合手术后的胆道镜取石,能更加显著降低残石率。
余昌中于聪慧吕民生梅建民杨荣华姚军波张维一聂洪峰柰超田驹
关键词:纤维胆道镜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壶腹入路法537例临床总结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行胆囊壶腹入路预防胆道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应用腹腔镜胆囊壶腹入路法行胆囊切除术53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为解剖学标志,顺利显露胆囊壶腹部、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动脉,均成功进行了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未发生血管及胆管损伤。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壶腹入路法,胆囊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是关键解剖学标志,该区域的完整、精准显露,是成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保证,可有效避免术中胆道损伤。
巨邦律于聪慧余昌中杨荣华张维一柰超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管胆道损伤
肺癌转移致梗阻性黄疸3例被引量:1
2011年
梗阻性黄疸是肝胆外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主要原因是胆道及胆总管结石和胆道、胰头部及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肺癌转移至胰头、壶腹周围等引起梗阻性黄疸临床少见.常规而认真的检查如胸部X线片及CT扫描是发现肺部原发肿瘤的主要方法,可减少漏诊,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余昌中于聪慧柰超田驹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胆道胰腺肺癌
腹腔镜术中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22例报告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应用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6月~2009年5月对22例LC术中使用超细胆道镜成功实施经胆囊管途径胆道检查、取石。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6±26)min,取石时间(32±16)min,结石直径均〈0.5cm。术后腹腔引流液(18±11)ml,术后住院时间(3±1.2)d。16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20个月,B超检查无胆总管残留结石。结论对于胆囊管较细的病人,LC术中应用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检查、取出胆总管内结石的方法,安全可行。
余昌中于聪慧柰超张维一
关键词: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胆囊管
腹腔镜术后T管盘曲致胆道镜取石困难一例
2010年
患者女,44岁,因体检发现胆总管结石4年入院。4年前B超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直径约2.0cm,无黄疸、发热、腹痛等,未予治疗。半个月前复查B超时发现结石增大,直径约4.0cm,遂入院。常规各项术前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无手术禁忌证,施行全麻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采用4孔法,切除胆囊顺利,显露胆总管,见明显增粗,直径约1.5cm,电钩纵形切开胆总管前壁约1.2cm,置入胆道镜,可见黑色质硬结石5枚,直径1~1.5cm,部分嵌顿于胆管内似铸型。
余昌中柰超
关键词:胆道镜取石困难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禁忌证T管术后
腹腔镜、胃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双镜联合微创外科治疗胃间质瘤48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42例胃间质瘤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手术时间(50~240)min[平均(92±45)min],术中出血量(5~80)ml[平均(30±18.6)ml],术后平均住院日4~8天,无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肿瘤临近贲门和幽门,均成功地保留了贲门和幽门。6例在胃镜下完成胃间质瘤切除,其中4例行胃镜黏膜下切除,2例由于肿瘤位于肌层,胃镜下切除后穿孔,1例行胃镜下缝合夹夹闭,1例行腹腔镜下缝合修补。肿瘤直径(1.0~5.2)cm[平均(3.2±1.8)cm]。病理结果:极低复发危险32例,低度复发危险12例,中度复发危险3例,高度复发危险1例。随访2~18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应用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安全有效等优点,是直径<5 cm的胃间质瘤的优选治疗方式。
余昌中张维一柰超盛剑秋金鹏王昕
关键词:腹腔镜胃镜胃肠道间质瘤胃切除术
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09年
经胆囊管途径的胆道镜检查、取石术,既可取尽结石,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又可避免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的弊端。2004年6月至2008年8月我科118例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患者中,应用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26例,取得较好疗效。
余昌中于聪慧梅建民柰超
关键词:经胆囊管取石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胆道残余结石胆道镜检查胆总管切开
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华通胶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体外实验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华通胶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取人脐带华通胶干细胞,进行细胞表型分析和端粒酶活性评价;通过检测华通胶干细胞中甲胎蛋白(AFP)和白蛋白(Alb)两种基因的相对含量,对两种浓度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分组:A组:华通胶干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0 ng/ml);B组:华通胶干细胞+HGF(40 ng/ml);C组:HL-7702人肝细胞株;D组:华通胶干细胞。结果华通胶干细胞表达间充质细胞表型:CD73、CD90、CD105与HLA-ABC阳性;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型:CD45、HLA-DR阴性;华通胶干细胞端粒酶表达呈阳性。AFP基因相对含量在第7 d表达增高,仍未达到阳性对照组水平(P<0.05);高剂量组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5);在21、42 d两组相对含量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b基因相对含量在第7 d表达增高,高剂量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在21 d两组相对含量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2 d,两组相对含量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可以诱导华通胶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进行分化,该诱导作用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剂量有关。
柰超于聪慧余昌中石志远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