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血栓
  • 2篇造口
  • 2篇疗效
  • 2篇抗凝
  • 2篇创面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量
  • 1篇低分子量肝素
  • 1篇电话回访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 1篇血流不畅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实践
  • 1篇药量
  • 1篇硬质材料
  • 1篇有效性
  • 1篇藻酸盐
  • 1篇藻酸盐敷料

机构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林韦
  • 3篇黄梅兰
  • 1篇梁添玉
  • 1篇宋继红
  • 1篇张君钦
  • 1篇方艳
  • 1篇李胜榕
  • 1篇林丽琼
  • 1篇叶婷
  • 1篇刘学强
  • 1篇吴婷
  • 1篇卢伟燕

传媒

  • 1篇护理研究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内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整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内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外科轮转及临床带教模式,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实习的本科护生作为干预组,采用整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在内外科实习轮转开始前及轮转结束后,分别比较两组护生的核心能力和对临床教学工作满意度;并对干预组护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整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轮转结束后,干预组护生核心能力得分和对临床教学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实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炼出干预组护生对整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5个主题,分别为学习时间更充足、病人的信任感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对系统疾病掌握更全面、同伴互助学习提高积极性。结论:将整合式教学模式运用于本科护生内外科实习教学中有利于提升护生的核心能力和满意度,且护生对整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较好。
方艳卢伟燕杨静萍张梦玲肖烨宋继红张君钦林韦
关键词:本科护生整合教学核心能力满意度
一种足部换药辅助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足部换药辅助支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支撑连接的底座、可升降立柱、托脚架,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可折叠的接水槽,使所述接水槽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底部齐平,所述底座与接水槽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吴婷林韦黄梅兰叶婷李胜榕
电话回访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试验,了解电话回访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服用法华林抗凝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7月起,将半年内所有本科经治出院的需院外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电话回访组和非回访组,对回访组进行定期电话督促随访。观察3个月后,记录所有对象发生不良事件情况或当前的抗凝强度。对2组抗凝疗效达标率进行χ2检验。结果纳入的95例对象中,48例回访组中疗效达标率为54.2%,非回访组中疗效达标率为34.0%,2组间疗效达标率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回访能保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服用法华林抗凝的疗效。
林韦
关键词:电话回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华法林疗效
一种桡动脉监测留置针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监测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板包括连接一体的前臂部和手部;所述前臂部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手部包括连接一体呈“Y”形状的掌支板、食指支板和拇指支板,所述食指支板...
林韦李露瑶黄梅兰
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操作的循证实践
2024年
目的:实施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操作的循证实践,降低病人瘀斑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并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选取2022年11月1日—2023年8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证据应用前后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的病人瘀斑发生率及知识知晓率,护士对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规范护理的掌握率。结果:经过11条最佳证据的循证实践后,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的病人瘀斑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人知晓率提高,护士掌握率高于证据应用前。结论:循证护理规范了非预灌式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的操作,可改善护理质量,保证药物疗效,促进医疗安全。
林韦郑晓琪梁添玉林奕辰
关键词: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栓循证实践
造口袋联合简易负压冲洗搭桥技术在难愈性伤口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造口袋联合简易负压冲洗搭桥技术在难愈性伤口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难愈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灭菌透气薄膜联合简易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造口袋联合简易负压冲洗搭桥技术治疗。比较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1天时的创面面积、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肉芽组织相关情况,以及在治疗第21天时的疼痛程度。结果在治疗第21天时,2组的创面面积均小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2组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肉芽组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治疗第21天时,2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Ⅱ、Ⅲ级疼痛构成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将造口袋与简易负压冲洗搭桥技术联合应用于难愈性伤口患者中,有助于缩小创面面积,降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以及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减轻伤口疼痛感。
林韦李露瑶
关键词:难愈性伤口造口袋
一种肢体周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周径测量装置,包括长度测量尺和周径测量尺,所述周径测量尺固定于所述长度测量尺的一端且互相垂直设置,长度测量尺和周径测量尺均设有刻度线;长度测量尺设有伸缩段;周径测量尺为软尺,周径测量尺的首端0刻度...
李露瑶林韦黄梅兰
一种可控计量的顺行防漏灌肠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计量的顺行防漏灌肠装置,包括储液机构、引流机构以及防漏机构,储液机构连接引流机构,引流机构贯穿防漏机构,防漏机构可拆卸地固定在造口上;防漏机构包括一底盘、一外罩以及一柔性内罩,外罩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
李露瑶林丽琼林韦
臀裂处创面使用藻酸盐敷料结合透明敷料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臀裂处创面使用藻酸盐敷料结合透明敷料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臀裂患者,根据臀裂伤口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生长因子组(47例)和藻酸盐组(47例)。生长因子组使用生长因子和普通纱块覆盖创面,藻酸盐组使用藻酸盐敷料和透明敷料覆盖创面。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臀裂处创面面积、2周内的换药次数、换药时长、创面愈合时长、满意度。结果藻酸盐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62%明显高于生长因子组的76.60%,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的臀裂处创面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_(时间)<0.05),时间与组别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不同敷料对患者臀裂创面面积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_(组间)<0.05),藻酸盐组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的臀裂创面面积均明显小于生长因子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藻酸盐组患者2周内的换药次数(9.43±4.37)次少于生长因子组的(18.14±2.36)次,换药时长(3.96±2.15)min/次、创面愈合时长(15.71±3.92)d短于生长因子组的(6.34±2.57)min/次、(24.54±2.74)d,存在显著差异(P<0.05)。藻酸盐组的满意度明显97.87%高于生长因子组的80.85%,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和透明敷料结合治疗能够促进臀裂患者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及患者的痛苦,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赖晓岺林韦
关键词:藻酸盐敷料透明敷料临床疗效
一种卧床饮水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床饮水瓶,包括上杯体、下杯体、连接盖以及第一密封圈,上杯体设有一饮水口,上杯体的外底面设有环形凸沿和环形第一限位槽,凸沿和第一限位槽以上杯体的底面中心为圆心,上杯体的底面中心设有一通孔,周圈设置若干大...
李露瑶林韦张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