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PTTG和c-myc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
- 2008年
- 目的 研究PTTG基因和c-myc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正常胃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织中PTTG基因和Comyc蛋白的表达。结果 PTTG基因和Comyc蛋白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二者的表达强度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表达均与胃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TTG基因和c-myc蛋白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PTTG基因和c-myc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 林静项锋钢林琳
- 关键词:胃癌PTTG基因C-MYC蛋白
- 大鼠急性肠道感染后内脏敏感性及血浆胃肠激素变化的研究
- 袁海鹏男李福康陈文静李元梓林静
- 本项目应用福氏IV型志贺氏痢疾杆菌感染大鼠,建立急性肠道感染后肠功能紊乱的动物模型,检测模型动物外周血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胃肠激素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为研究人类PI-IBS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肠道感染胃肠激素内脏敏感性
-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2例疗效观察
- 2004年
-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已取得了较好疗效,使该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尤其对该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老年病人,又不宜做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时,进行ENBD是行之有效的首选方法。
- 李福康胡月华林静
- 关键词: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外科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PTTG基因及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PTTG基因和Ki6 7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4 0例胃癌患者胃组织中PTTG基因和Ki6 7的表达情况。结果 PTTG基因和Ki6 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 .5 %和95 % ,均与胃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 .0 5 ) ,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 .0 5 )。PTTG基因和Ki6 7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 .0 5 )。结论 PTTG基因和Ki6 7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 林静项锋钢王秀玲
- 关键词:PTTG基因胃癌免疫组织化学KI67抗原肿瘤组织
- 小苏打联合埃索美拉唑钠治疗胃石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胃石症的发病机制,分析和总结小苏打联合埃索美拉唑钠治疗胃石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02例胃石症患者,研究组51例行小苏打联合埃索美钠拉唑钠治疗,对照组51例仅行小苏打治疗。3 d后复查胃镜,比较患者胃石缓解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小苏打联合埃索美拉唑钠能有效溶解胃石,是治疗胃石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 林静
- 关键词:胃石症小苏打埃索美拉唑钠
- ERCP MRCP CT对胰胆疾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 目的比较 ERCP、MRCP及 CT 在各种胰胆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及可告程度。方法 92例临床表现为黄疸、反复上腹部疼痛患者全部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上腹部16排螺旋 CT 强化扫描及0.5TMR 扫描,...
- 李福康王常会林静袁海鹏蔺琳
- 文献传递
- 白塞病致下消化道出血5例误诊原因分析
- 2002年
- 我院自1984—01/2001—10抵达回盲部的大肠镜检查共3679例,因下消化道出血行大肠镜检查者637例。其中最终临床确诊的白塞病致下消化道出血5例,全部误诊,本文就误诊原因加以分析与讨论。
- 秦云才林静马玉花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白塞病误诊原因分析大肠镜检查回盲部确诊
- 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高脂喂养SD大鼠非酒精性脂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0)和药物治疗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每组10只),通过高脂喂养12周后分别给予治疗组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8周后处死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所有大鼠,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并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的大鼠肝脏湿重、内脏脂肪质量、肝指数、肿瘤坏死因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评分显著改善(P<0.01),还原型谷胱甘肽组的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功能的恢复,并且可以改善肝脏组织学。
- 李晓沛杨波林静李福康苏静苗芳
-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脂肪肝
- 90例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的护理体会
- 2005年
- 王秀玲林静朱红
- 关键词:护理体会急性白血病白血病患者
- PTTG、c-Myc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检测PTTG、c-Myc及Ki67在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研究三者在胃癌表达中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对胃癌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TG、c-Myc及Ki67在60例胃癌组织、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1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PTTG、c-Myc及Ki67表达在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织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按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类,三者的表达均与胃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三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H.pylori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PTTG、c-Myc及Ki67的表达均强于H.pylori阴性者。结论PTTG、c-Myc及Ki67参与了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至胃癌的转化过程,三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均可作为判定胃癌恶性程度,评估其侵袭性及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三者的表达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
- 林静项锋钢杨文荣谢华丽
- 关键词:胃癌垂体肿瘤转化基因C-MYC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