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菊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环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困...
  • 1篇新生儿死亡
  • 1篇原发病
  • 1篇早产
  • 1篇早产低出生体...
  • 1篇诊疗
  • 1篇诊疗技术
  • 1篇胃管
  • 1篇胃管喂养
  • 1篇喂养不耐受
  • 1篇耐受
  • 1篇极低出生体重
  • 1篇极低出生体重...
  • 1篇急救
  • 1篇急救水平
  • 1篇不耐受

机构

  • 2篇环县人民医院

作者

  • 2篇林菊
  • 1篇潘斌
  • 1篇王晓斌
  • 1篇黄爱萍

传媒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喂养方法和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早期喂养方法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以及与喂养不耐受性(FI)的相关性,寻找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最合适喂养方法。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09年12月期间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50例(VLBW 112例)随机进行分组,分别给予早期经口微量喂养、饲管内直接人工推注间断喂养、微量输液泵间断喂养(IBG)、微量输液泵持续喂养(CNG)等四种喂养方法,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观察不同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性及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FEF)。结果 不同喂养方法中F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经口微量喂养FI发生率27.8%(VLBW为28%),管饲持续喂养FI发生率24.3%(VLBW为28.1%),均较间断喂养低(P<0.05);VLBW中,不同喂养方法达到FEF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NG(15.6±2.1)d较IBG(19.8±2.2)d、(18.8±2.0)d达到FEF早(P<0.01)。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增加喂养耐受性,经口微量喂养发生喂养不耐受低;管饲法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更耐受CNG喂养,且达到FEF早。
吴月超林菊杨善浦王晓斌万玲燕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呼吸困难82例临床分析
2010年
呼吸困难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预后有所改善,尽早明确病因是其治疗的关键。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共收治呼吸困难新生儿82例,我们按其呼吸困难出现的时间、表现形式和导致呼吸困难的原发病进行了回顾性整理分析,旨在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提高临床急救水平。
潘斌林菊吴月超黄爱萍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困难新生儿死亡诊疗技术急救水平原发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