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毓银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生物学
  • 4篇生物学特性
  • 4篇毛竹
  • 3篇甜竹
  • 3篇黄甜竹
  • 3篇害虫
  • 2篇松毛虫
  • 2篇竹秆
  • 2篇猕猴桃
  • 1篇灯光诱杀
  • 1篇毒蛾
  • 1篇盾蚧
  • 1篇氧化乐果
  • 1篇药剂
  • 1篇药剂防治
  • 1篇叶甲
  • 1篇营林
  • 1篇营林技术
  • 1篇诱杀
  • 1篇幼虫

机构

  • 11篇福建农林大学
  • 6篇福建林学院
  • 1篇福建省安溪县...

作者

  • 17篇林毓银
  • 4篇梁光红
  • 2篇吴志远
  • 2篇蒋捷
  • 1篇宋漳
  • 1篇蔡晓明
  • 1篇黄国良
  • 1篇吴志远

传媒

  • 10篇福建林学院学...
  • 4篇林业科学
  • 1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华东昆虫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种叶甲生物学特性及福建叶甲害虫新纪录被引量:1
1995年
叶甲是林木和经济作物重要害虫,为害植物的叶部、茎部或根部,给次期性害虫为害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报导紫茎甲、蓝负泥虫、红胸负泥虫、十点宽卵萤叶甲、双带方额叶甲、黄守瓜、野膝蓝胸跳甲、大毛叶甲、黑纹宽卵萤叶甲、十四班隐头叶甲等10种主要叶甲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黑茎甲等19种福建新纪录.
林毓银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黄甜竹基夜蛾幼虫空间格局被引量:3
2002年
应用比较频数法 ,结果表明基夜蛾幼虫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为 Neyman分布 ,实测χ2 =8.30 7<χ20 .0 5=9.448.根据各种聚集度指标 ,测定结果为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 .根据各样地 M* 和 x值作线性回归得 M* =0 .1 931 + 1 .40 37x,说明基夜蛾幼虫在林间属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 .将各样地平均密度 x和方差 S2作幂法则得 S2 =1 .5 4 1 6x1.10 98,说明基夜蛾幼虫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的 ,而且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 .同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 。
梁光红钟富春蔡晓明林毓银
关键词:幼虫笋用竹
毛竹蚧虫—蠕须盾蚧的观察研究被引量:8
1990年
本文报导为害毛竹秆部的主要蚧虫——蠕须盾蚧。经多年来观察研究,在福建省尤溪、沙县、南平、建瓯、上杭等县市的毛竹林中常受该虫为害,严重者毛竹秆受害率达70%—90%。该虫一年发生2代,大量以成虫和少量以卵在雌介壳中越冬,5—6月和9—10月为为害的高峰期,而且世代重叠严重。其天敌发现有日本方头甲等多种;经药剂防治试验结果,以快灭磷、氧化乐果等农药,采用注射法或涂秆法效果显著。
林毓银
关键词:蚧虫毛竹
竹秆红链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竹秆红链蚧是危害毛竹秆部的一种蚧壳虫。竹林一旦发生受害,轻则竹叶干枯,出笋量减少,重则毛竹成片枯死。经观察:该虫在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一年发生一代,以若虫越冬。孕卵期长,各虫态重叠严重。每年5月中旬开始危害,6月中旬危害最烈。
林毓银陆登广李修秦刘永兴王立楷魏开炬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毛竹
刚竹毒蛾防治新技术研究被引量:12
1999年
刚竹毒蛾是我国竹林重要食叶害虫之一.采用40%氧化乐果等内吸剂农药进行竹腔注射,筛选出最佳农药和浓度,防治效果达99%以上。
郑建春林毓银曹清育聂健全郑兆飞
关键词:刚竹毒蛾氧化乐果食叶害虫化学防治
黄甜竹基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被引量:8
2003年
基夜蛾Kumasiakumaso(Sugi)是近年来福建笋用林产区出现的一种危害黄甜竹(Acidosasaedulis)的新害虫,在福建每年发生1代,部分卵在竹林残留笋箨中越冬,3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25-35d,主要以3-5龄幼虫为害,蛹期17-25d.5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此时成虫有较强的负趋光性.成虫于夜间交尾,交尾后每雌产卵5-58粒.成虫平均寿命为5.8d,雌雄性比约为1.34∶1.在低龄幼虫阶段喷施氯氰菊酯或甲氰菊酯1∶800倍液,防治效果可分别达到92.09%和76.81%;在出笋时喷撒少量林丹粉可防治母笋上的害虫;采用灯光诱杀和人工捕杀,也可有效防治基夜蛾.
梁光红林毓银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寄主
相思树种子拌白僵菌粉飞机防治松毛虫试验研究
1991年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系福建省马尾松林中最严重的历史性大害虫。1989年3月,安溪县的城厢、湖头等11个乡(镇)、场,有12.68万亩松林不同程度受害,严重影响了马尾松林的生长。相思树种子拌白僵菌粉防治松毛虫,是结合飞播进行的,每架次750kg种子伴白僵菌粉100.5kg(含孢量90亿/g,高的可达160—180亿/g),作业面积4000~4500亩,经固定标准地观察,用这种材料飞机防治松毛虫,既能取得理想效果,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黄国良林毓银
关键词:松毛虫相思树
苏云金杆菌防治黄脊竹蝗试验被引量:2
1995年
室内外试验与大面积防治结果证明:应用苏云金杆菌生物药剂防治黄脊竹蝗最适期,应掌握刚孵化后1-2龄跳蝻未上竹林之前,经观察,三明市约在5月上旬跳蝻出土,防治药剂的最佳浓度,经方差分析,筛选结果以粉剂0.3:0.7.水剂2:100效果最好.
林毓银
关键词:黄脊竹蝗苏云金杆菌
苌楚鸠蝠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苌楚鸠蝠蛾PhassusactinidiaeYangetWang是福建近年来严重为害猕猴桃的一种新的蛀干害虫.我们于1984-1989年在建宁县猕猴桃试验站进行研究。该虫一年一代,以卵在树兜的地面越冬,幼虫为害猕猴桃植株韧皮部和髓部,外部形成虫屑包,内部形成蛀道,阻滞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轻者枝叶发黄,重者风折枯死。除选用抗虫品种外,采用2.5%溴氰菊脂1:5000液灌注;90%敌百虫晶体1:200制成毒泥塞虫孔;凡士林加敌敌畏环涂阻止幼虫上树;细铁丝钩杀幼虫、捕捉刚羽化成虫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林毓银吴志远蒋捷
关键词:猕猴桃生物学特性
宽索鳃金龟的研究
1992年
宽索鳃金龟是为害猕猴桃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福建建宁县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土为害,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害盛期,成虫可整夜取食猕猴桃叶片和花器,成虫出土及入土的时间较为整齐.5月上旬雌虫开始在土中产卵,5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3龄,在土中1-20cm 处活动.以8-10cm 处占绝大多数,幼虫取食土壤中腐植质和根皮,截根.9月上旬开始化蛹,10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但当年不出土,逗留在土中,并越冬.采用50%辛硫磷1000-2000倍液防治幼虫:80%敌敌畏乳油1000倍、40%乐果800-1000倍、2.5%溴氰菊酯5000倍等药液毒杀成虫均有良好效果,亦可人工捕杀和灯光诱杀成虫.
吴志远蒋捷林毓银
关键词:灯光诱杀人工捕杀花器雌虫猕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