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忠豪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德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癌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功能
  • 1篇双叶
  • 1篇双叶皮瓣
  • 1篇双叶皮瓣修复
  • 1篇皮瓣
  • 1篇皮瓣修复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癌
  • 1篇皮内
  • 1篇皮内痣
  • 1篇切除
  • 1篇黏膜
  • 1篇黏膜撕裂
  • 1篇外耳
  • 1篇外耳道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闽东医...

作者

  • 5篇林忠豪
  • 4篇陈缪安
  • 3篇阮惠清
  • 2篇蔡志良
  • 2篇温晗光
  • 2篇林庆强
  • 1篇林英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面部皮肤癌切除应用双叶皮瓣修复的效果
2021年
目的探究采用双叶皮瓣修复面部巨大皮肤癌切除后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实施手术切除治疗的面部皮肤癌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基底细胞癌患者7例,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3例。根据患者的病灶位置以及范围、术前病理及术中切缘冰冻切片作为依据,展开扩大切除术式,然后应用局部双叶皮瓣转移方案修复治疗,一期修复创面。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肿瘤病灶的完全切除,并对其组织缺损进行一期修复,所有转移皮瓣均无坏死现象发生,得到较为理想的颜面部外观,同时,也较好的保留了局部功能,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3年,局部未见肿瘤复发,且未发现转移病灶,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均已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早期的手术扩大切除后应用双叶皮瓣转移的方式修复创面,可使面部巨大皮肤癌的患者获得较好的面部外观修复及功能重建,并有效提升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温晗光陈缪安林忠豪
关键词:面部皮肤癌切除皮瓣
喉神经内分泌癌1例被引量:2
2011年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能够摄取胺前体,并对其脱羧生成有关产物的新生物,也称APUD瘤(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温晗光陈缪安林忠豪蔡志良
关键词:喉肿瘤神经内分泌癌喉神经内分泌癌
鼻外伤对鼻腔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鼻外伤对鼻腔生理功能的影响,以期对鼻外伤的诊治产生新的社会及经济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因鼻外伤而在门急诊及住院病人100例,通过对其解剖学形态、病理组织学、嗅觉功能测定、鼻腔通气试验等相关鼻腔生理功能检查,研究其影响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因。结果 10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2.52±8.75)岁。鼻内镜观察鼻腔呼吸区和嗅区粘膜形态见100例患者中有72例出现鼻中隔脱位或偏曲。有80例患者出现粘膜撕裂或鼻腔血肿形成。取下鼻甲活检标本,100例患者中有82例出现组织表面纤毛部分断裂,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撕裂,黏膜下见炎症细胞浸润,腺体结构欠规则。鼻外伤患者治疗前嗅觉功能明显较术后恢复6个月患者差。术前患者鼻通气阻力值(8.32±1.21),术后6个月鼻通气阻力值(1.49±0.8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MTR(6.98±0.98),术后MTR(4.05±0.5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外伤对患者鼻腔生理功能存在一定影响,需给予积极治疗。
林忠豪陈缪安阮惠清林庆强
关键词:鼻外伤生理功能黏膜撕裂鼻通气
外耳道巨大皮内痣1例被引量:1
2008年
林忠豪阮惠清林英蔡志良
关键词:耳肿瘤皮内痣外科手术
实物模型在耳鼻咽喉教学中的应用
2015年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实物模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而在耳鼻咽喉教学中,为解决鼻腔镜手术训练中鼻腔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手眼协调困难等手术训练难点,需要在教学中引入新型实物模型鼻内窥镜手术仿真训练系统,可以创造模拟仿真现场,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深入学习如何操作鼻腔镜,此系统具有较强的医学教学训练推广应用价值.
林忠豪陈缪安阮惠清林庆强
关键词:耳鼻咽喉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