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省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德治精神与改革实践
- 2002年
- 要在改革实践中贯彻“德治”要求,必须牢牢把握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坚持利民、惠民、富民原则,爱民保民教民,协调好官民关系,并明道普策。
- 林建华
- 关键词:干群关系为人民服务市场秩序
-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由来与发展被引量:1
- 2001年
- 林建华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思想群众路线历史脉络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
- 循环经济的文化蕴涵与建设生态文明
- 2013年
- 循环经济不仅是经济,而且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发展循环经济要多从文化上着力,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循环经济与文化哲学、绿色文化、制度文化、人文素质等方面揭示了循环经济的文化内涵,力求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循环经济,从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文化价值的支撑。
- 林建华
- 关键词:循环经济文化内涵
- 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双重影响与道德观的重建
- 1996年
- 林建华
- 关键词:道德建设道德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生活传统道德观信用经济
- 从社会信任系统看五缘文化
- 社会信任系统中的五缘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在人们相互交往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信任结构,一是特殊主义,一是普遍主义。所谓特殊主义指的是凭借与行为者之属性的特殊关系而认定对象身上的价值的至上性,所谓普遍主义则是独立于行...
- 林建华
- 文献传递
- 比较优势的内在逻辑与人才价值的实现
- 2005年
- 人尽其才,充分实现人才的价值是人才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用什么方法去达成这一目标?文章认为遵循比较优势的内在逻辑,通过人才专门化、人才交易、降低交易费用,促使人才流动,为人才的成长与使用提供尽可能大的市场,不失为一种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思路。为此,我们要打破计划经济的旧思维,树立市场经济的新思维,扫除限制人才流动的种种桎梏,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 林建华
- 关键词:比较优势内在逻辑
- 物缘文化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被引量:1
- 2006年
- 物缘文化是五缘文化的一“缘,”处理的既是人我关系,也是物我关系。挖掘其内在的价值并与现代科技、现代意识相结合将有益于我们构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态文明观,使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而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们美好的绿色家园。
- 林建华
- 关键词:生态智慧
- 试论荣辱观的内外之道
- 2006年
- 荣辱观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导向与约束,是由耻感文化与为己之学内外两个方面的作用而达成的。但这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的倾向,存在着表里不一、内外脱节的风险,因此,要真正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深入研究其内外之道,使之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内外互补、内外互动。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理想境界,保证社会健康、有序、良性地发展。
- 林建华
- 关键词:荣辱观耻感文化为己之学以人为本
- 真理标准的讨论与农村改革的展开
- 1998年
- 1978年真理标准的讨论及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新时期。在这20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色,即实践的深入对旧有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理论的变革与突破又成为新的实践飞跃的先导。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1992年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前后关于姓公姓私的讨论,都体现了这个特色,而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地丰富、深入、成熟起来的。
- 林建华
- 关键词:真理标准讨论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产到户
- 建阳刻书业与闽学的兴起和发展
- 2006年
- 闽学兴起于闽北山区,是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因素因缘际会的结果。其中以建阳刻书业为代表的出版业的繁荣发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闽学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建阳出版业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今天,揭示当年刻书业、书院及闽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我们了解宋代福建文化的发展因缘,了解出版业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版业促进学术文化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林建华
- 关键词:刻书业闽学福建文化文化发展出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