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国志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免疫
  • 5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子宫内膜癌
  • 4篇内膜
  • 4篇内膜癌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4篇宫内膜癌
  • 3篇蛋白
  • 3篇增殖
  • 3篇增殖细胞
  • 3篇增殖细胞核
  • 3篇增殖细胞核抗...
  • 3篇手术
  • 3篇细胞核
  • 3篇细胞核抗原
  • 3篇免疫组化

机构

  • 11篇泰山医学院附...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林国志
  • 4篇赵云霞
  • 2篇黄宗诚
  • 2篇张毅芳
  • 2篇魏成芳
  • 1篇赵瑞珍
  • 1篇范小玲
  • 1篇徐翠
  • 1篇樊明英
  • 1篇周瑞锦
  • 1篇张培海
  • 1篇谷柯
  • 1篇谷柯
  • 1篇丁继莲
  • 1篇李启忠
  • 1篇凌斌
  • 1篇贾琳钰

传媒

  • 6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1999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22例不典型增生和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9%,低于正常子宫内膜(100%)和不典型增生组织(91%);高分化肿瘤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者,但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无关;子宫内膜癌患者P16蛋白表达阴性者较阳性者预后差。提示P16基因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P16蛋白表达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林国志谷柯赵云霞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P^16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08年
张毅芳林国志
关键词:肿瘤妇科
E-cadherin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上皮性钙黏附素(epithilial-cadherin,E-cd)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E-cd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cd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腹水密切相关(P<0.05),而与卵巢癌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E-cd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情况对判断肿瘤的分化、临床进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毅芳樊明英徐翠林国志
关键词:E-CADHERIN卵巢癌免疫组化
卵巢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NK细胞活性相关性的探讨
1997年
卵巢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NK细胞活性相关性的探讨林国志1凌斌2苏应宽3(1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山东医科大学)1981年Siegel等〔1〕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red-celimmunesystem,RBCIS),认为红细胞不仅...
林国志凌斌苏应宽
关键词:卵巢肿瘤红细胞免疫功能自然杀伤细胞
子宫内膜癌p53蛋白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PCNA和 p5 3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CNA和p5 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CNA和 p5 3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和手术分期相关 ,随肿瘤组织学分级和分期的升高 ,PCNA指数和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增加 ;p5 3蛋白表达阳性者PCNA指数高于阴性者 (P <0 0 5 )。结论 PCNA和 p5 3基因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 ,PCNA指数和 p5 3蛋白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林国志赵云霞
关键词:子宫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53蛋白免疫组化
过期妊娠128例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过期妊娠对母体及围生儿的影响及适时终止妊娠的意义。方法 对 12 8例过期妊娠和同期分娩的 116例足月妊娠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过期妊娠的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羊水过少的发生率均高于足月妊娠分娩者。结论 过期妊娠对母儿危害较大 ,应加强监护并适时终止妊娠 ,以减少围生儿并发症和死亡率。
林国志赵云霞魏成芳贾琳钰
关键词:过期妊娠围生儿并发症死亡率
子宫内膜癌PCNA表达的临床意义
2000年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CNA在 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CNA增殖指数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及手术分期相关 ,晚期 (Ⅲ、Ⅳ )患者PCNA指数明显高于早期 (Ⅰ、Ⅱ )患者 (P <0 .0 5 ) ,组织学Ⅲ级者PCNA指数明显高于Ⅰ、Ⅱ级者 (P <0 .0 1) ;PCNA高表达者 (增殖指数≥ 30 % )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者 (<30 % )。结论 PC NA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林国志赵云霞魏成芳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妊娠期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报告)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总结对妊娠期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 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1~2 周均口服苯苄胺控制血压。对1 例中期妊娠者在全麻下行肿瘤摘除术,对1 例晚期妊娠者,行剖宫产后立即行肿瘤切除术。术后母、婴均健康。结论:本病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性极大,产前确诊并及时治疗可降低母。
周瑞锦李启忠范小玲林国志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妊娠并发症外科手术
经腹及腹腔镜辅助圆韧带折叠术治疗盆腔瘀血症6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林国志张培海黄宗诚赵瑞珍丁继莲
关键词:盆腔瘀血腹腔镜外科手术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用HRT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用HRT的可行性。方法8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拟行手术治疗,其中52例于诊断明确后开始接受HRT(尼尔雌醇4~6mg/每月)至手术后随访结束,另外30例未接受HRT作为对照。结果接受HRT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且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未接受HRT者(P<0.05)、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未接受者(P<0.05),手术前后接受HRT者生存期与未接受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接受HRT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并可明显改善其术后生命质量,而不影响其生存期。
林国志黄宗诚谷柯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激素替代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