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嘉民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物
  • 3篇手术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2篇应用抗菌药物
  • 2篇预防性应用抗...
  • 2篇手术患者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1篇药物经济学
  • 1篇药物应用
  • 1篇药物应用分析
  • 1篇用药
  • 1篇预防性抗菌药...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 1篇厦门市第三医...

作者

  • 6篇林嘉民
  • 1篇吴奕生
  • 1篇陈少锋
  • 1篇李中海
  • 1篇王晓贤
  • 1篇李海峰
  • 1篇黄南春
  • 1篇余兴华
  • 1篇周圆

传媒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海峡药学
  • 1篇药品评价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乳腺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对某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全年210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以了解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合理性。210例患者中71例(33.81%)的患者未使用抗生素,139例(66.19%)使用了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其中70.50%§々患者使用头抱类抗生素;97.12%的患者在手术后24h停止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掌握手术预防用药指征;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围手术期预防;限制手术后期用药时间;定期对手术患者用药进行监测;加强抗生素的监督管理。
吴奕生林嘉民周圆
关键词:乳腺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
116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我院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出院的116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种类、给药频度、联用情况、用药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药物种类以头孢菌素类为主。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选择起点高、无指征换药、手术过程中应用抗菌药物不规范、术后用药时间偏长等方面。结论:有必要加强我院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林嘉民王晓贤李中海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预防用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注射用头孢唑肟和头孢噻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头孢唑肟注射剂与头孢噻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头孢唑肟组(A组)和头孢噻肟组(B组)两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A、B两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8.02%、53.42%和87.65%、84.93%,治愈每例患者所需药品的最小费用为2995±1605元和2413±1266元;以临床总有效率计C/E分别为34.39±18.43和28.30±14.85。结论:两组临床疗效相近,而费用差异有显著性,头孢唑肟组中药品费用较高,因此头孢噻肟组更具优势。
林嘉民李海峰
关键词:头孢唑肟头孢噻肟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
妇康宁颗粒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建立妇康宁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妇康宁颗粒剂组分中黄芩苷的含量,以甲醇-0.4%磷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75 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值计算应不低于3000。结果:黄芩苷在5.26μg/mL~26.3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平均回收率99.31%,RSD=0.85%。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作为妇康宁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陈少锋余兴华林嘉民花中卉
关键词:黄芩苷
116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12月出院的116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种类、给药频度、联用情况、用药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髋关...
林嘉民李中海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
某院临床路径前后外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比较临床路径前后某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收集某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76例实施临床路径组与88例非临床路径组病历资料,包括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股骨颈骨折、慢性硬模下血肿等3个病种,对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100%,都在术前0.5~2 h内进行预防性给药,手术时间在3 h内,术中都无追加抗菌药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抗菌药物平均术后停药时间有所缩短,第1、2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上升,抗菌药物联用的比例减少。结论:本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使用率偏高、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选药起点过高、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现象,实施临床路径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仍有待提高,呼吁临床药师介入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林嘉民黄南春
关键词:抗菌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