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颢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外营养
  • 2篇结肠
  • 2篇肠内
  • 2篇肠内营养
  • 2篇肠外
  • 2篇肠外营养
  • 1篇再灌注
  • 1篇早期肠内营养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肿瘤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早期肠内...
  • 1篇速康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肿瘤细胞
  • 1篇肿瘤治疗

机构

  • 4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李威
  • 5篇夏涛
  • 5篇甘涛
  • 5篇罗运生
  • 5篇杨颢
  • 2篇陈远健
  • 2篇张明明
  • 2篇崔建华
  • 1篇马俊
  • 1篇马骏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阿那白滞素对缺血再灌注小鼠结肠癌肝脏微转移灶生长抑制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小鼠肝脏中结肠癌微转移灶生长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小鼠肝脏I/R模型和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肝转移模型,验证I/R对小鼠结肠癌肝脏微转移灶的促进作用,并观察阿那白滞素预处理对其的影响。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肝脏中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采用比色法检测肝脏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荧光实时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肝脏中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E选择素的mRNA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及肝脏中IL-1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上升。I/R小鼠肝脏结肠癌最大肿瘤体积、肿瘤总体积以及可见肿瘤数量分别为(43.3±18.4)cm3、(85.4±46.2)cm3和(9.0±5.1)个,而阿那白滞素预处理则对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分别为(18.1±7.3)cm3、(35.0±10.0)cm3和(3.7±1.9)个,P值分别为0.000 4、0.008 5和0.013 1。与单独的肝脏I/R小鼠相比,阿那白滞素预处理后I/R组小鼠的肝脏炎症坏死,以及ALT、AST、MPO的相对活性和TNF-α均被显著抑制,而IL-6、VEGF、MMP-9和E选择素的mRNA表达也明显下降。结论肝脏I/R显著促进了结肠癌肝脏微转移灶的生长,而阿那白滞素预处理能够通过抑制I/R诱导的炎症损伤及促肿瘤生长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这种促生长作用。
夏涛李威罗运生陈远健杨颢甘涛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转移灶缺血再灌注白介素1
腹腔镜辅助行Ⅱ、Ⅲ期胃窦胃角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罗运生李威夏涛陈远健杨颢甘涛张明明崔建华王韦吉马俊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造成人类死亡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治疗胃癌的最主要手段仍为外科手术。近20余来,微创外科的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微创是今后外科发展的一种趋势。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微创优势而发展较快,已开始应用于胃...
关键词: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
肠内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EN)、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住院时间及免疫功能的指标。结果 EN组患者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PN组(P均<0.05);EN组患者术后1 d及术后7d Ig A、Ig G、Ig M、CD3+的水平及术后7 d CD4+的水平均显著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1 d及术后7 d的NK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及术后1 d CD4+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N对促进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及提高免疫功能均优于PN,且住院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威夏涛甘涛罗运生杨颢
关键词:胃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免疫功能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对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 8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术后8 h开始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组(术后立刻开始肠外营养),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心电监护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营养相关指标。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流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7 d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的有效吸收,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李威夏涛甘涛罗运生杨颢
关键词:胃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MCM7、p27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张明明罗运生夏涛李威杨颢甘涛崔建华王韦吉马骏
课题来源及背景: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渐增高。而随着人类的高速的工业化进程,癌症逐渐成为人类头号杀手。人们关于癌症的研究时刻没有停止过。恶性肿瘤细胞侵袭性生长及转移的最基本特征是细胞的失控性增殖,而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结肠腺癌肿瘤细胞肿瘤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