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跃红

作品数:17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儿童
  • 7篇肾病
  • 5篇紫癜
  • 4篇综合征
  • 4篇病理
  • 3篇肾病综合征
  • 3篇肾炎
  • 3篇肾脏
  • 3篇槐杞黄颗粒
  • 3篇激素
  • 3篇过敏性紫癜
  • 2篇血管
  • 2篇原发性
  • 2篇肾病综合征患...
  • 2篇肾损
  • 2篇肾损害
  • 2篇肾小球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皮质激素

机构

  • 16篇山西省儿童医...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杨跃红
  • 10篇赵丽君
  • 9篇吴芳
  • 7篇寇敏
  • 6篇薛彩红
  • 6篇崔建军
  • 4篇方琪玮
  • 4篇吴淑芬
  • 2篇田勇丽
  • 2篇常晋
  • 1篇庞丽平
  • 1篇张康玉
  • 1篇赵婕

传媒

  • 5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中国民间疗法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67例HSPN患儿(HSPN组),正常对照儿童60例(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和血管紧张素受体型(ATIR)多态性。结果:ACE,AGT,ATIR基因型构成比在HSPN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293,15.85,8.234,P<0.05)。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可能与HSPN的发病有关。HSPN组患儿中ACE基因中D基因型表现有蛋白尿、血尿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AGT,ATIR基因多态性与HSPN患儿的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无明显关联性。
常晋杨跃红崔建军方琪玮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过敏性紫癜肾炎
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及预防肾损害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及预防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过敏性紫癜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口服,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并记录随访期内过敏性紫癜病情复发率及肾损害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病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及CD4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可有效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状态,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病情的复发率及肾损害的发生率。
吴芳杨跃红
关键词:槐杞黄颗粒过敏性紫癜儿童
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10在儿童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16年
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由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实质性损害,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部分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在儿童继发性肾脏疾病中占首位。HSPN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免疫紊乱为其发病原因之一。
赵丽君田勇丽吴淑芬杨跃红寇敏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白细胞介素-10发病机制儿童继发性肾脏疾病
小儿尿路感染197例流行病学特点及病原微生物分布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儿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常见抗生素的药敏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茵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97例小儿尿路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针对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尿路感染患儿中男性占62.95%,女性占37.05%;〉1岁者占53.81%,〈1岁者占46.19%;合并尿路畸形者占31.98%。检出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83.3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62.18%),革兰阳性球菌占14.74%(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的构成比例均为5.77%)。药敏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茵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8.97%和100%;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敏感率均为100%。结论导致小儿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是大肠埃希茵,药敏试验对泌尿系感染患者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临床需根据药敏指导用药。
杨跃红赵丽君吴芳
关键词:小儿尿路感染流行病学药敏分析
槐杞黄颗粒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予以槐杞黄颗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水肿消退、蛋白尿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IgG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增强免疫调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杨跃红吴芳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槐杞黄颗粒
9例儿童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例确诊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资料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患儿9例,男3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9.8岁,2例确诊为韦格纳肉芽肿,7例确诊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上表现为多器官损害,肾损害表现为血尿的有8例(88.9%)、蛋白尿7例(77.8%)、水肿2例(22.2%)、少尿2例(22.2%)、高血压3例(33.3%)、肾功能异常5例(55.5%)。实验室检查贫血7例,血沉全部升高,6例C反应蛋白升高,2例C3下降。肾脏病理可见肾小球节段性毛细血管袢坏死或硬化伴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以肾小球及血管壁无或有少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肾外表现以肺部症状(6例)最多见,皮疹5例,关节痛4例,腹痛3例,发热5例。结论:儿童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尿合并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近半数肾功能异常,水肿和高血压发生率低。临床上肾受累的患儿有贫血、肺部症状时应常规检测ANCA。
赵丽君崔建军方琪玮吴芳杨跃红吴淑芬薛彩红
关键词: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儿童病理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CT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生化指标、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及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作用的潜在机理。 方法:2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
杨跃红
关键词:苯那普利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病理损伤
文献传递
儿童紫癜性肾炎血尿酸水平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尿酸水平与临床指标及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82例HSP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患儿分为血尿酸增高组(43例)和血尿酸正常组(39例),分析血尿酸水平与临床指标、病理表现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临床分型HSPN患儿的血尿酸情况。结果与血尿酸正常组相比,血尿酸增高组的24小时尿蛋白量、血肌酐水平、血胆固醇水平较高,而血白蛋白水平、肾小球滤过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增高组病理分级为I^II级的比例低,新月体形成≥25%的比例高,肾小管萎缩评分为1和2分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血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血尿和蛋白尿型患儿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肾病水平蛋白尿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血尿酸增高的HSPN患儿,尿蛋白增多、肾功能下降以及肾脏病理改变更严重;而肾病水平蛋白尿型患儿的血尿酸水平也较高。血尿酸可能是评估HSPN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吴淑芬吴淑芬吴芳杨跃红薛彩红寇敏崔燕妮程义明孟月赵丽君
关键词:血尿酸紫癜性肾炎病理儿童
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10在儿童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儿童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N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初次住院治疗并经泼尼松足量治疗4周,尿蛋白阴转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泼尼松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同期选定30名身体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组和SSNS组泼尼松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TGF-β1及IL-10水平。结果 SSNS患者Treg细胞比例为(6.55±1.74)%,较健康对照组(8.30±1.57)%)明显降低,经泼尼松治疗后Treg细胞比例为(8.16±1.67)%,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SNS患儿泼尼松治疗前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NS组患儿泼尼松治疗前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eg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1及IL-10可能参与了儿童SSNS的发生及发展,明确Treg细胞及TGF-β1、IL-10在SSNS发病中的作用,可能为SSNS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
冯杏赵丽君寇敏杨跃红仇三玲庞丽平
关键词: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TREG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Tac)与环磷酰胺(CT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R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儿童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c组和CTX组(CTX冲击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①疗效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分别比较了两组总缓解率及完全缓解率,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指标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两组与治疗前相比,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均显著改善,而且6个月后,与CTX组相比,Tac组24h尿蛋白定量较低,血清白蛋白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毒不良反应:CTX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Tac组。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疗效优于环磷酰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较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杨跃红崔建军方琪玮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