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祖菁
- 作品数:110 被引量:76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57例先天性膈疝胎儿的产前诊断特点及其预后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膈疝胎儿的产前诊断特点及影响胎儿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 3年3月31日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诊断的57例先天性膈疝胎儿的病历资料,结合超声检查特点和新生儿存活情况,分析先天性膈疝胎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7例膈疝胎儿中左侧膈疝45例(79%),右侧膈疝12例(21%).57例膈疝胎儿中,引产终止妊娠14例;33例出生后手术治疗,术后存活23例,死亡10例,总体存活率为40%(23/57);另10例胎儿生后未行手术治疗,均死亡.存活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死亡新生儿[(3 173±348)与(2 846±568)g,t=2.238,P=0.033],而引产组的诊断孕周明显早于存活组[(24.0±4.1)与(30.0±6.0)周,t=3.181,P=0.003].存活组肺头比(lung-to head ratio,LHR)≥1.4的比例为91% (21/23).线性趋势检验显示,LHR值与膈疝胎儿的预后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x2=9.223,P=0.002),相关系数为-0.730(P=0.000).LHR<1.4时新生儿死亡的危险是LHR≥1.4者的35.867倍(95%CI:1.861~691.341,P=0.018);羊水过多的新生儿死亡危险是无羊水过多者的9.285倍(95%CI:1.102~78.212,P=0.040).而右侧膈疝(OR=0.158,95%CI:0.009~2.824,P=0.210)、肝脏疝人胸腔(OR=1.730,95%CI:0.144~20.707,P=0.665)和新生儿出生体重(OR=1.002,95%CI:0.999~1.005,P=0.135)不是膈疝胎儿生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先天性膈疝胎儿的存活率仍较低,胎儿膈疝出现的孕周、羊水量以及LHR与胎儿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 祝菁杨祖菁王磊王蓓
- 关键词:预后
- MRI测量胎儿肺体积在评估先天性膈疝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讨论使用MRI测量胎儿肺体积在产前评估先天性膈疝胎儿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使用MRI分别测量病例组(先天性膈疝胎儿14例)和对照组(正常胎儿32例)的肺体积(TFLV)大小。根据测得的正常胎儿肺体积大小得到回归方程,并计算先天性膈疝胎儿的实际肺体积占预测肺体积的百分比(o/eTFLV),分析其与先天性膈疝胎儿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存活的先天性膈疝胎儿与死亡胎儿相比有更高的TFLV和o/eTFLV,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25);o/eTFLV≥35%的先天性膈疝胎儿预后好于o/eTFLV<35%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使用MRI测量先天性膈疝胎儿肺体积大小、计算o/eTFLV值,对于产前评估胎儿肺发育并判断其预后有较大的作用。
- 祝菁杨祖菁刘明孙琦
- 关键词:先天性膈疝MRI
- 人巨细胞病毒对母婴的影响
- 2000年
- 为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母儿的影响 ,采用ELISA法对 1818例早、中、晚孕期孕妇进行HCMV病原体血清学监测 ,并对部分感染者的羊水、胎盘组织、脐血等采用PCR方法监测HCMV -DNA ,同时采用B超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发现早、中、晚孕期孕妇中有 78例为活动性感染 ( 4 3% ) ,并发胎膜早破和早产 17例。新生儿先天感染 2 2例 ( 2 8 2 1% ) ,2例流产、4例畸形、13例头颅B超异常 ,9只耳朵BAEP异常。研究强调人巨细胞病毒在孕妇中的感染较为广泛 ,因此有必要进行孕期筛查 ,对出生于活动性感染孕妇的婴儿应密切随访追踪。
- 蔡月娥杨祖菁潘琢如
-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母婴影响
- 妊娠期糖尿病监测手段的探讨被引量:4
- 2012年
-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监测对其疾病控制至关重要,现分别对常用的监测方法进行阐述并指出其在血糖监测方面的不足。并针对常规监测的不足,介绍连续血糖监测这一新颖的监测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监测中的优点。同时还介绍了C反应蛋白及铁蛋白在评估妊娠期糖尿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
- 周晨晨杨祖菁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监测C反应蛋白
- 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调查妊娠期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妊娠期阴道分泌物测定 ,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2 430份阴道分泌物作解脲支原体的检测 ,检出阳性为 62 4例 ,妊娠中期感染率 2 4 5 3% ,晚期妊娠 2 8 86% ,总感染率为 2 5 68% ,解脲支原体有自然转阴性率为 74 5 1% (193/2 5 9) ,转阳性率为 15 2 1% (7/4 6)。解脲支原体感染中有胎膜早破 184例 (32 0 5 % )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0例 (2 2 % )P <0 0 5。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主要为新生儿出生体重下降 ,感染组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5 /5 74对 2 /10 0 ) P <0 0 5 ,围产儿死亡率感染组为 2 4 39‰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明显 ,但明显高于同期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率 7 742‰ ,P值 <0 0 1。评分。结论 妊娠期感染解脲支原可引起胎膜早破增加 。
- 杨祖菁蔡月娥王磊姜国珠
-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感染小于胎龄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发子宫破裂的早期诊断被引量:85
- 2004年
- 杨祖菁
- 关键词:再次妊娠剖宫产后子宫破裂疤痕子宫围生儿死亡
- 围产与优生被引量:6
- 1990年
- 优生学是研究改善人类素质的科学,是当今人们最为关心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的大事。它包括预防性优生学和促进性优生学两大类。预防性优生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以法律形式的优生法来规定某些疾病患者和有近亲家庭关系者不得结婚和生育;(2)开展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避免先天性畸形儿的出生;(3)
- 周郅隆杨祖菁
- 关键词:优生咨询致畸因素畸形儿产前咨询新生儿期
- 妊娠期孕妇碘营养状况与碘剂补充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9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上海市部分地区妊娠期孕妇碘营养状况与碘剂补充的效果。方法 采集正常饮食的产前孕妇、产妇及正常育龄妇女的尿样 ,测定尿碘浓度 ,随机选择尿碘 <10 0μg/ L ,35~ 36孕周的孕妇 ,进行补碘 (口服碘酸钾每天 180μg) ,在补碘后 2、4周和产后分别测定尿碘。新生儿出生后 (3~ 6天 )采集足跟血 ,用 EL ISA方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结果 产前孕妇尿碘浓度的中位数为 198.795μg/ L ,尿碘 <10 0μg/ L的发生率为 18.31%。孕期尿碘中位数低于非孕期妇女 (P <0 .0 5 ) ,尿碘 <10 0μg/ L的发生率高于非孕妇 (P <0 .0 5 ) ,以产后 3~ 6天尿碘 <10 0μg/ L发生最高 ,为 30 .48% ,补碘组在 2、4周后尿碘明显上升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2周后尿碘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产后均未补碘剂 ,尿碘 2个组无差别 ,新生儿 TSH水平两组无差别。结论 上海市部分地区有 18.31%妊娠期妇女存在碘营养缺乏 ,妊娠期每天补碘 180μg是有效的。
- 杨祖菁施勇潘琢如刁静
- 关键词:妊娠期尿碘补碘碘缺乏症
- 羊水过少14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7
- 1997年
- 分析了上海新华医院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羊水过少147例,发生率2.69%。结果表明:羊水过少高发于40至41+6孕周间,占53.74%(79/147);55例高危妊娠合并羊水过少者多发生于40孕周前,占69.09%(38/55);147例中出现胎儿窘迫者53例;低Apgar评分者9例;无1例围产儿死亡。用B超羊水指数作为监测羊水量的指标,符合率达97.67%,提示可作为及早发现羊水过少的可靠方法,以剖宫产尽快结束分娩能显著改善围产儿预后。
- 陈菊芬杨祖菁
- 关键词:羊水过少高危妊娠羊水指数
- 产前诊断胎儿“双泡征”的处理及其预后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显示腹部“双泡征”胎儿的围产结局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57例孕妇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双泡征”,回顾性分析这些胎儿的病历资料及围产结局。新生儿存活≥42d者(38例)作为存活组,新生儿存活不足42d者(11例)作为死亡组。采用t检验、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产前超声诊断“双泡征”胎儿羊水过多发生率为88%(50/57),胎死宫内发生率为4%(2/57),合并畸形发生率为23%(13/57)。8例引产终止妊娠,其余49例活产分娩。49例活产新生儿中10例放弃治疗,另外39例接受手术治疗,1例术后死亡,其余38例存活≥42d。生后42d总体存活率为67%(38/57),手术存活率为97%(38/39)。(2)死亡组新生儿的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分别为(35.8±3.0)周和(2229±567)g,均小于存活组新生儿[分别为(38.1±1.9)周和(2830±558)g,t值分别为2.859和3.136,P值均〈0.011。死亡组新生儿产前诊断合并畸形发生率及生后诊断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均为3/11,均高于存活组新生儿[均为3%(1/38),P值均〈0.05]。(3)“双泡征”胎儿合并FGR时,合并畸形的风险较高(OR=9.893,95%CI:1.758~55.661,P=0.009)。结论“双泡征”胎儿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合并畸形和染色体异常者预后不良。
- 祝菁杨祖菁王俊王磊王蓓
- 关键词:十二指肠梗阻存活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