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昕沫

作品数:2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10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中俄
  • 3篇边境
  • 2篇东北史
  • 2篇政治
  • 2篇中俄关系
  • 2篇中国东北史
  • 2篇主义
  • 2篇外交
  • 2篇民族
  • 2篇民族主义
  • 2篇经济外交
  • 2篇抗战
  • 2篇江桥抗战
  • 2篇国家形象
  • 2篇法西斯
  • 2篇北史
  • 2篇边境贸易
  • 1篇党政
  • 1篇地缘
  • 1篇多党

机构

  • 25篇黑龙江省社会...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26篇杨昕沫
  • 1篇张宗海
  • 1篇苗霖霖

传媒

  • 4篇西伯利亚研究
  • 3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世界历史评论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理论观察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学术交流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沈阳航空工业...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前沿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欧亚人文研究...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纪念江桥抗战...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简论中国民族主义与江桥抗战
"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屡屡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
杨昕沫
关键词:江桥抗战民族主义
文献传递
20世纪20—30年代在华俄侨法西斯组织及其军事活动被引量:1
2023年
1922年后,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白俄侨民数量激增,各种政治思潮充斥其间。受法西斯主义思想蛊惑,一些俄侨自称“法西斯主义者”,建立了数个法西斯组织和团体,妄图以法西斯主义运动推翻苏俄。为此,这些俄侨法西斯组织几乎都设有军事部门或武装力量,并进行活跃的军事活动。1931年,原本分散活动的俄侨法西斯分子联合组建了“俄国法西斯党”。俄国法西斯党的组织架构随着一系列反苏活动的进行,在实践中不断完备。但随着与日本军事“合作”的加深,俄国法西斯党的主要活动逐渐变成为日本关东军及其情报部门效命,独立活动十分有限。
杨昕沫
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手段——经济外交
2006年
经济外交,简单地说就是指运用外交手段谋求经济利益或运用经济手段谋求外交利益。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各国一般都不会就事论事,而是要从经济和政治相结合的角度通盘考虑,且经济利益日益成为考虑的重点。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经济外交已逐渐被各国政府所接纳和使用,经济外交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杨昕沫
关键词:经济外交经济利益现代国际关系
时空线索交织下的东方与东方外交史研究
2023年
受近代西方历史认知方式影响,中国人在叙述近代中国历史时不自觉地选择了“西方中心主义”和东—西二元对立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为地理方位词的“东方”逐渐演变为地理空间概念。通过对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塑造,西方史学的东—西二元对立理论为“东方”一词增添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内涵,“东方”也在与“西方”的比较中被割裂、消解甚至解构。以重新书写东方和东方历史为目标的东方外交史研究,强调要在时空维度中考量“东方”,而不是以“西方”作为参照物和评价标准;倡导将“东方”与“西方”平等地视为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重视以比较之法研究东方与西方之间,东方内部间的联系与互动。东方外交史研究是新时期中国史学为破解西方话语体系发出的东方之声。
杨昕沫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边境贸易的回顾与解析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特别是俄远东地区的边贸交往历经三个阶段。1."解冻"前后,中国黑龙江省与苏联远东地区边贸结束了二十余年的停滞状态,开始复苏并走向发展。中苏双方都加快了边境口岸建设,而口岸的建设增进了黑龙江省与苏联远东地区的经贸联系,也促进了两国边境地区的人员流动;边境贸易的兴盛拉动了黑龙江地区经济的发展。2.俄罗斯独立后,俄方商品进出口成本增加,以及中俄两国政府对双方边境贸易进行政策反思与调整,使得两国贸易,特别是边境贸易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短暂繁荣之后连续下滑,至1997年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的贸易才出现回暖。3.进入新世纪,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联系不断加强,同时也出现许多新问题。首先,黑龙江省各口岸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其次,在促进边民互市贸易的发展上,中国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俄罗斯的态度则略显消极;再次,"形象"问题对两国边境贸易关系乃至两国关系的影响日益明显。
杨昕沫
关键词:边境贸易
北魏孝文帝朝内庭争斗与政局变迁考略
2017年
北魏孝文帝朝的内庭争斗起自冯太后,她为巩固家族势力先后将自己的三个侄女送入皇宫,并赐死了孝文帝的宠妃林氏,为自己的侄女成为孝文帝皇后扫清了障碍。冯太后逝世后,她的两个侄女先后被册封为皇后,但在后宫争斗中,她们一人被废,另一人被幽禁并赐死,长乐冯氏家族逐渐衰落。宣武帝继位后,追封生母高氏为孝文帝皇后,并打压冯氏家族成员,重用高氏家族成员,最终使渤海高氏取代长乐冯氏成为北魏的新贵。
苗霖霖杨昕沫
关键词:北魏孝文帝
中俄经济外交战略与两国经贸关系之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冷战结束后,经济外交凭借经济性、和平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许多国家、政府和组织运用到对外政策当中。中俄两国在发展国内经济和摆脱国际经济困境的双重考验下,选择和采用了经济外交,并不断扩展和充实经济外交的目标。经济外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也促进了两国经济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但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看,尽管中俄两国在彼此经济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很重要,且这种重要性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并不居于首要地位,经济外交仅是两国处理国家关系的一个手段,是总体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一些现实因素也影响着两国运用经济外交发展两国经贸关系。
杨昕沫
关键词:经济外交经贸关系
中国视野:东方外交史研究的兴起与变迁(2006—2016年)被引量:5
2018年
2006年第一届"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时,中国尚无真正整体意义上的东方外交史研究著作。至2016年,已先后出版7部东方外交史研究系列丛书,作者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近百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十年间,以研讨会为研究中心和交流平台,中国的东方外交史研究尝试并实践应用新的编纂体例;走出了单纯的历史研究范畴,研究内容不断细化;形成了对东方国家的整体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前瞻性;研究者致力摆脱西方理论的影响,发挥东方学者的主体作用,中国学者以更加自信的学术态度走向国际舞台。在此基础上,中国的东方外交史学科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基本确定了东方外交史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和意义。作为东方国家整体崛起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东方外交史将成为研究和探讨东方历史、东西方交往史的更加有效的研究范式。
杨昕沫
黑河市与俄阿穆尔州的文化交流研究
2007年
黑河—阿穆尔州是中俄边境线上的“双子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20多年间从最初的互不往来发展到如今提出共建“两国一城”战略。它们之间的经济交往一直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文化角度探索黑(河)阿(穆尔州)间的交往进程,进而以黑河为视角窥视中俄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杨昕沫
关键词:文化交流
东方外交史的多维书写与自我重构
2023年
“东方”一词先为地理学概念,后融入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乃至时间和空间等要素。一直以来,历史阐释和书写中的西方中心史观将“东方”设定成一个与西方文化特性、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差异极大的区域。因此,在历史阐释与现实关怀中,为“东方”正名是东方学者的首要任务。经过近二十年发展,中国的东方外交史研究已形成四大特色:拓宽了东方国家外交史研究的时空范围;突破了传统史学偏重文化史和政治史研究的狭窄范畴;以大历史的视角对待和研究东方历史;显示出了开阔视野与锐意创新精神。概括而言,东方外交史研究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阐释东方国家、民族和地区,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的历史,是一种使用本土资源,以东方历史研究者为主体叙述东方历史进程的研究范式。
杨昕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