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君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高温高压下二辉橄榄岩的阻抗谱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05年
- 在1.0~4.0 GPa压力、1073~1573 K温度和10-1~107 Hz频率条件下,利用SARLT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就位测定了二辉橄榄岩的阻抗谱.实验结果表明:二辉橄榄岩的阻抗谱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并从阻抗谱的测试原理(颗粒内部、颗粒边缘、样品与电极间的导电机制)上做出了解释;温度是决定二辉橄榄岩电导率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lgσ与1/T之间符合Arrenhius关系式;在高压实验中第一次将压力作为测量二辉橄榄岩电导率重要的约束因素,随着压力的增大,电阻率升高、电导率降低.
-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苏根利崔桐娣单双明杨昌君刘庆友
- 关键词:橄榄岩阻抗谱高温高压物理参数GP
- 高温高压下叶蜡石脱水电导率实验被引量:1
- 2005年
- 在压力为1.0~4.0 GPa、温度为873~1 223 K下采用Sarl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阻抗谱分析仪测定了叶蜡石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电导率与温度间的关系符合Arrenhius关系式;叶蜡石的脱水引起电导率的突然变化,使电导率急剧上升;脱水前,电导率随着压力增大而减小,其导电机制为电子导电;脱水后,电导率随着压力增大而增大,其导电机制为离子导电.
-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苏根利崔桐娣单双明杨昌君刘庆友
- 关键词:叶蜡石高温高压电导率脱水作用
- 高温高压下Z轴水晶的电导率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电导率测量的过程历经了从直流交流阻抗谱的过程,已经为地球物理学家借助于高温高压手段研究固体深部物质电学性质所广泛认同的。本文首先介绍了阻抗谱法测定水晶电导率的实验原理,进而采用该方法在10-1~106Hz的频率范围以及1.0~4.0GPa和823~1073K条件下,借助于YJ 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压设备对沿Z轴方向生长的水晶进行了的电导率实验就位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选择的频率范围,样品的复阻抗的模和相角都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迅速降低,电阻率降低,电导率增大;在压力1.0~4.0GPa,其活化焓分别为:0.8548eV、0.8320eV、0.8172eV、0.7834eV,独立于温度的指前因子分别为:1.003S/m、1.778S/m、3.082S/ m、6.987S/m,活化焓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降低,指前因子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 代立东李和平单双明杨昌君刘庆友
- 关键词:水晶高温高压阻抗谱指前因子
- 水热体系中导电性矿物原电池反应原位测量方法的研究
- <正>水流体-导电性矿物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水流体-固体相互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矿床形成和演化的核心过程。导电性矿物(组合)在水流体中的溶解是一种由电极电位差驱使的类似于金属腐蚀的复杂电化学过程。目前,水流体-导电性...
- 周丽李和平杨昌君
- 文献传递
- 水热体系中导电性矿物原电池反应原位测量方法的研究
- 2007年
- 水流体-导电性矿物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水流体-固体相互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矿床形成和演化的核心过程.……
- 周丽李和平杨昌君
- 高温高压和不同氧逸度控制下单晶橄榄石电导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在1.0-4.0GPa,1123-1473 K和控制氧逸度(Ni+NiO,Fe+Fe3O4,Fe+FeO和Mo+ MoO2等4种氧缓冲剂)的条件下,借助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温高压设备和Sarl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就位测定了橄榄石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1)在测定的频率范围(103- 106Hz),样品的电导率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2)随着温度(T)升高,电导率(σ)增大,lgσ与 1/T之间符合Arrhenius关系;(3)在Fe+Fe3O4氧缓冲条件下,随着压力升高,电导率降低,而活化焓和指前因子增大,并给出样品的活化能和活化体积分别为(1.25±0.08)eV和(0.105±0.025) cm3·mol-1;(4)在给定的压力和温度下,随着氧逸度增加,电导率增大,活化焓降低;(5)小极化子导电机制可为橄榄石在高温高压下的导电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
-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崔桐娣单双明杨昌君刘庆友邓鹤鸣
- 关键词:橄榄石高温高压电导率氧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