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钊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多介质渗透反应格栅中氨氮的转化与存在形态被引量:10
- 2013年
- 在利用渗透反应格栅技术修复地下水氨氮污染过程中,掌握氨氮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转化规律及存在形态对多介质渗透反应格栅中各介质作用及氮转化过程的控制十分重要。针对进水氨氮浓度约10 mg/L的模拟地下水,以天然河沙、释氧材料、斜发沸石及海绵铁为反应介质,设计了一套多介质渗透反应格栅模拟氨氮在各介质环境中的转化及归宿。结果表明,在天然河沙层,氨氮优先被河沙吸附固定,但去除量有限(△C<1.5 mg/L),氨氮主要以离子态溶于模拟地下水。在好氧沸石层,氨氮经沸石吸附及生物硝化协同作用几乎被完全去除,该层出水氨氮浓度低于0.01 mg/L,且氮主要存在形态为硝酸盐氮(C=10~26.6 mg/L)。在铁厌氧层,部分硝酸盐氮经海绵铁化学还原和生物反硝化作用,分别被转化为氨氮(△C=2~9.5 mg/L)和氮气(△C<8 mg/L),其余硝酸盐氮以离子态继续存留于模拟地下水。
- 杨应钊刘菲孔祥科李圣品马剑飞
- 关键词:地下水氨氮
- 渗透反应格栅去除地下水中铵的化学生物联合柱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柱实验对比研究了天然河沙、沈阳沸石、复合介质(释氧材料和沈阳沸石)作为渗透反应格栅填料修复地下水中铵污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柱实验运行120孔隙体积(Pv)期间,在进水流速为1.8m/d,铵浓度为6.6—10.3mg/L的条件下,实验设计的复合介质填充柱对铵去除率达到99%以上。沸石在吸附去除铵的同时,又可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载体,使铵进一步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被去除,实现沸石的生物再生。释氧材料的加入保证了硝化细菌繁殖所需要的溶解氧条件,水经过释氧层后溶解氧含量由2mg/L增加到6mg/L以上(最高达到22mg/L左右)。实验中通过硝化作用去除的铵量占总去除量的74%左右,实现了沸石吸附联合微生物共同作用去除铵,有助于保证反应柱长期高效地去除地下水中铵污染。
- 孔祥科马剑飞杨应钊刘菲毕二平
- 关键词:地下水复合介质渗透反应格栅
- 地下水氨氮渗透反应格栅去除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 由于地下水中氨氮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修复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以沸石为反应介质的渗透反应格栅(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PRB)技术因具有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维护方便、无动力消耗等优点而备...
- 杨应钊
- 关键词:氨氮生物沸石渗透反应格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