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春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髌骨成形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髌骨置换与髌骨成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8月至11月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8例(69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髌骨置换组24例(35膝)、髌骨成形组24例(34膝)。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美国膝关节协会(KneeSocietyScore,KSS)膝评分及功能评分、髌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KSS膝评分及功能评分、髌骨评分、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髌骨置换组20例(30膝)与髌骨成形组20例(29膝)获得随访。术后各时点两组KSS膝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以后髌骨置换组KSS功能评分高于髌骨成形组,12个月以后髌骨置换组髌骨评分高于髌骨成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点髌骨置换组膝前痛发生率与髌骨成形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个月髌骨置换组与髌骨成形组术后胫股角(174.25°±0.97°与173.63°±O.48°)、髌韧带比值(1.01±0.09与1.09±0.07)、髌骨倾斜角(4.58°±O.18°与4-41°±0.19°)、髌骨适合角(2.69°±4.15°与2.56°±3.72°)、髌骨移位距离[(1.53±1.34)mm与(1.68±1.23)ra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可以改善膝关节和髌骨功能,降低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
- 杨小春郝邵文马晓军金群华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髌骨随机对照试验
- 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疗效的研究
- 目的:评价髌骨置换与否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方法:2010年8月—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6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即髌骨置换组和非髌骨置换组,置换组35例,非髌骨置...
- 杨小春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临床疗效影像学表现
- 文献传递
- 宁夏回族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与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3年
- 为探讨宁夏回族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与瘦素受体基因(Leptin receptor,LEPR)A668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之间的关系,文章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48例兼具原发症状和影象证据的宁夏回族膝OA患者以及15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群体进行LEPR A668G SNPs检测,并进行测序验证,分析LEPR基因多态性与膝OA的易感关联。研究表明,膝OA组瘦素(Leptin,LE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可溶性瘦素受体(sLEP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膝OA组LEPR A668G位点AG/GA+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和对照组存在差异(P=0.008和P=0.024)。研究结果提示,LEPR A668G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宁夏回族人群中膝OA易感性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宁夏回族膝OA发病危险的遗传标记及早期防治的候选基因之一。
- 马晓军郭浩辉郝绍文孙首选杨小春余博金群华
- 关键词:瘦素受体病例对照研究骨性关节炎回族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远期疗效与生存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评估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远期临床疗效及所用膝关节假体的生存情况。方法收集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53例(642膝)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7~12年后,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末次随访时收集翻修患者数量及翻修原因,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322例(464膝)获得随访,随访率为71.1%。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ROM、HSS评分、AKS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1)。以任何原因导致膝关节假体翻修作为终点事件,计算出464膝所用假体9年生存率为97.4%,397膝史赛克公司Scorpio后稳定假体的9年生存率为97.8%;67膝美国捷迈公司NexGen LPS-FLEX假体的平均11年生存率为94.0%。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95.7%。结论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高,中远期假体生存率令人满意。
- 罗文田小平徐刚杨小春杨小春
-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