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舟
- 作品数:35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襄阳市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围排卵期子宫收缩机制研究
- 子宫是一种平滑肌器官,收缩是其重要特性。产时子宫收缩的研究对于处理分娩异常和产后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非孕子宫,收缩运动在月经周期中也正常存在,并随甾体激素的波动呈现周期性变化,在围排卵期时,这种运动最为活跃。随着辅助生...
- 杨学舟
- 关键词:围排卵期子宫收缩催产素钙离子浓度肌细胞
- 固肾安胎丸治疗肾虚肝郁型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复发性流产的效果,为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0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生殖门诊确诊为复发性流产合并黄体功能不全且辨证属肾虚肝郁型的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排卵后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固肾安胎丸,每日3次,每次1袋。观察期内两组共妊娠69例(治疗组39例,对照组30例),比较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具有改善肾虚肝郁症状及改善黄体功能预防早期复发性流产的作用。
- 韦启鹏杨学舟
- 关键词:固肾安胎丸早期复发性流产黄体功能不全肾虚肝郁
- ART后自然减胎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妊娠后发生自然减胎(SPR)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ART术后妊娠的3506例患者,分析与SPR有关的因素和妊娠结局。结果 ART后SPR的发生与移植的胚胎质量有关;发生SPR后出生低体重儿和早产的可能性增大;SPR发生越晚,其产科异常结局风险越大。结论选择优质胚胎的单胚胎移植(SET),可能是有效避免多胎妊娠,减少SPR发生的根本之举。此外,在对多胎妊娠实行选择性减胎时应充分考虑SPR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
- 杨学舟章汉旺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
- IVF-ET后妊娠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妊娠后发生早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IVF-ET术后妊娠早产的患者233例及同期IVF-ET后足月分娩的183例妇女,分析与早产相关因素。结果ART后早产的相关因素有宫颈操作次数(OR=1.201)、胎膜早破(OR=9.232)以及双胎妊娠(OR=4.916)。结论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要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有多次宫颈宫腔操作史者,妊娠后应严密B超监测宫颈长度,必要时考虑行宫颈环扎术。
- 杨学舟章汉旺
- 关键词:IVF-ET早产
- 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预处理对辅助生殖技术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预处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行ART的Ⅲ/Ⅳ期EMs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观察未行预处理及两种不同预处理后的ART结局。结果:手术组、GnRHa预处理组及未处理组间行IVF超促排卵周期窦卵泡数目、Gn的剂量、用药时间、HCG日血清E2水平、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胚胎数、D1时2PN胚胎数、D3时1级胚胎数、妊娠率、累积妊娠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VF前手术及GnRHa预处理并不能提高IVF成功率,若无明显手术指征,拟行辅助生殖技术之前行腹腔镜手术或者GnRHa治疗(间隔>3月)只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 杨学舟章汉旺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预处理辅助生殖技术
- 趋化因子Chemerin及其受体CMKLR1与早期胚胎停育的关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hemerin及类趋化因子受体-1(CMKLR1)与早期胚胎停育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3月于该院行清宫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胚胎停育妇女为流产组(20例),早期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20例)。分别收集两组孕6~10周的蜕膜组织,检测Chemerin及CMKLR1的表达情况。结果早期胚胎停育妇女蜕膜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受体CMKLR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emerin及其受体CMKLR1在早期妊娠维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范芳芳杨学舟
- 关键词:CHEMERIN胚胎停育蜕膜组织
- 拟行体外授精女性增补叶酸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拟行体外受精(IVF)的女性对叶酸的知晓和使用情况,探索影响叶酸增补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2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拟行IVF的女性350例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拟行IVF女性中,69.5%知道围孕期应增补叶酸,49.0%知道叶酸的正确使用方法,25.6%正确使用了叶酸。学历较高、城市户籍女性增补叶酸情况较好。此外,职业、不孕类型、助孕史、流产史也可能是影响增补叶酸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增补叶酸可以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但拟行IVF女性对叶酸及其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程度较低,实际使用情况更不理想,故应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孕前保健意识,加强叶酸相关知识宣教。
- 董熙远杨学舟廖秀花周一帆章汉旺
- 关键词:叶酸体外受精神经管缺陷
- 襄阳地区女性HPV感染现状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研究襄阳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现状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7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7 411例女性,10 008份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定性检测,结合年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 008份标本中,HPV阳性标本2 649例,阳性率为26.47%;在不同年龄分组中,≥56岁感染率最高,占38.32%。(2)1163例重复检查且两次检查时间间隔一年以上的患者中,持续感染比例以>51岁组(22.3%)最高,持续感染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3)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HPV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年龄段患者中均以单一A9亚型感染率最高。结论襄阳地区女性HPV感染具有明显的亚型和年龄分布异质性,提示宫颈癌的筛查及防治应同时考虑HPV分型和年龄因素。
- 叶金海韦启鹏尹小芳范芳芳杨学舟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年龄分布
- 口服避孕药预处理在IVF长方案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 1984年,Porter等首先在IVF中使用GnRHa降调节,抑制内源性LH峰,使卵泡生长同步化,提高卵子质量,从而提高妊娠率。1997年,Damario等报道,使用口服避孕药(OC)预处理,可以减少高反应患者的周期取消...
- 杨学舟
- 关键词:口服避孕药
- 一种新型妇产科产后刀口压紧止血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妇产科产后刀口压紧止血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扣,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硅胶垫,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气压囊,气压囊的下端面...
- 杨学舟兰艳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