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发奋
- 作品数:123 被引量:296H指数:8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尿毒清颗粒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瘦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清除维持性血透(MHD)患者血清瘦素及炎症因子效果,旨在改善MHD患者生存质量。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MHD组(A组)、MHD加尿毒清颗粒组(B组)各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做对照组(C组)。观察MHD患者治疗前、60d后血清瘦素、TNF、IL-6、IL-8水平及体质指数(BMI)、食欲、贫血、精神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血清瘦素、TNF、IL-6、IL-8浓度治疗前A、B组与C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治疗60d后B组与A组、自身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B组BMI、血压、食欲、贫血、精神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尿毒清颗粒有清除MHD患者血清瘦素及炎症因子,改善患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杨发奋林栩王洁
- 关键词:瘦素尿毒清颗粒炎症因子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及腹膜透析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使用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对照组20例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使用腹膜透析连续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 d,观察比较两组血清、腹膜透析液中TNFI、L-6I、L-8I、L-10四种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血清内细胞因子TNFI、L-6I、L-8含量在治疗后第1天、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IL-10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治疗后第6天和第3天比较,两组TNFI、L-6I、L-8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腹膜透析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I、L-8、IL-6在第1天、第3天下降明显(P<0.01),但治疗后第6天和第3天相比,三种细胞因子及IL-10下降均不明显(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及腹膜透析治疗SAP清除细胞因子均有明显效果。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优于单纯腹膜透析,早期应用疗效更明显。
- 杨发奋尤燕舞林栩王洁陆桂荣何美娟
- 关键词:血液过滤腹膜透析炎症细胞因子
- 足细胞标志蛋白在足细胞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2年
- 肾小球滤过屏障由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组成,在维持肾小球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足细胞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产生系膜细胞、生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以足细胞病变为显著特点的肾小球疾病称为足细胞病(podocytopathy),临床上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我们对肾小球足细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足细胞标志蛋白被发掘,如podocalyxin、nephrin、podocin等。足细胞标志蛋白可以在不同足细胞病中被检测出来,这使得足细胞标志蛋白有望成为一个新的监测指标,用于反映肾小球损伤程度,因此就足细胞病和足细胞标志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其临床应用做系统总结,有利于为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 李童赵媛媛杨发奋
- 关键词:足细胞标志蛋白肾脏疾病
-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IL-1β、IL-6、CRP的影响
- 目的 联机HDF对大、中、小分子及细胞因子的清除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能减少透析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血液净化的发展潮流.为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
- 尤燕舞林栩杨发奋王洁
- 药用碳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瘦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 杨发奋林栩王洁
- 科素亚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杨发奋林栩王小超陈立新尤燕舞
- 关键词:CRF毒副作用科素亚慢性肾衰竭
-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周期素D1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周期素D1(CyclinD1)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在糖尿病肾病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注射链尿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D1、CDK4的表达。结果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表现为系膜细胞等中、重度增生,CyclinD1、CDK4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二者呈正相关。结论CyclinD1、CDK4参与了糖尿病肾病中肾固有细胞的增殖,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机制。
- 尤燕舞林栩杨发奋王洁郭鹏威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CYCLIND1CDK4
- 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 林栩王洁杨发奋尤燕舞李仕良黄鹏郭鹏威
- 桂西地区机关工作者脂肪肝发生与血脂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调查广西西部地区脂肪肝发生与血脂、血糖、肥胖、血压、饮酒等因素的相关性及该人群的脂肪肝发生状况。方法随机抽取百色市机关事业单位体检职员共3624名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血压、肝脏B超及饮酒状况。结果共检出脂肪肝512例,患病率为14.13%,其中男272例(13.20%)、女240例(15.34%)。脂肪肝患者中饮酒者404例(78.91%),肥胖者207例(40.42%),脂肪肝伴高血压病者173例(33.79%);空腹血糖≥15.6 mmol/L者70例(13.67%),高TG血症255例(49.80%)、高TG血症293例(57.22%)、高LDL-C血症369例(72.07%)、低HDL-C血症232例(45.31%)。结论脂肪肝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饮酒是该人群发生脂肪肝的首要危险因素,其次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肥伴、高血脂症、高血压、糖代谢紊乱等。
- 农乐根钟秋红黄宏全杨发奋覃志坚
- 关键词:脂肪肝患病率
- Runx2对肾性骨病的影响研究进展
- 2024年
- 当前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期逐步延长,社会在不断发展,许多疾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肾病骨病(CKD-MBD)发病率也逐渐上升。CKD-MBD是慢性肾脏病所导致的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主要影响因素是钙磷平衡代谢紊乱、1,25-二羟基维生素D3缺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增多等[1],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Runx2转录因子作为成骨细胞的特异性因子之一,在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而参与肾性骨病的发生和病程进展。因此,研究Runx2与肾性骨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也许能使肾性骨病的治疗策略有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从Runx2诱导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对肾性骨病的影响、RNA调控Runx2对肾性骨病的影响以及其他因子对Runx2的调控与肾性骨病的关系等方面来阐述Runx2与肾性骨病之间的关系,为肾性骨病的部分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 庞庆彩杨发奋谭军华
- 关键词:RUNX2肾性骨病成骨细胞软骨细胞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