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代茂

作品数:30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皮瓣
  • 7篇儿童
  • 5篇缺损
  • 5篇外科
  • 4篇软组织
  • 4篇手术
  • 3篇营养血管
  • 3篇腮腺
  • 3篇腮腺区
  • 3篇水肿
  • 3篇皮瓣修复
  • 3篇瘘管
  • 3篇细胞
  • 3篇耳大神经
  • 2篇血管皮瓣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合酶
  • 2篇营养血管皮瓣
  • 2篇增多症

机构

  • 20篇无锡市第一人...
  • 7篇苏州大学
  • 3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30篇杨代茂
  • 11篇周卫东
  • 10篇殷之平
  • 9篇李继红
  • 7篇窦训武
  • 6篇尹德佩
  • 6篇王晓萍
  • 5篇徐贤寅
  • 5篇王德齐
  • 5篇葛宇倩
  • 4篇樊明月
  • 4篇黄焘
  • 3篇盛晓东
  • 3篇杨素娜
  • 2篇李国良
  • 2篇张成玉
  • 2篇戴钧国
  • 2篇王玲
  • 2篇周卫东
  • 2篇刘亮

传媒

  • 4篇中国眼耳鼻喉...
  • 3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口腔医学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大学基础...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Kimura病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Kimura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病理活检诊断的5例Kimura病儿童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鉴别诊断并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5例患儿中,男4例,女1例;中位年龄2岁(4个月~10岁)。5例患儿均有耳部周围(包括腮腺区、颈部)肿块,形态学上多以增生的淋巴组织为主,其中可见淋巴滤泡,内含活跃的生发中心,滤泡间可见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型血管,血管周围和滤泡旁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其中3例可见嗜酸性微脓疡形成,1例病变为多灶性(腮腺区、颈部、腋下、肘部)。实验室检查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IgE均升高,随访至今,除1例术后8个月后复发外,余未复发。结论Kimura病作为一种特异性炎症反应性病变,在儿童期也有一定的发病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良好。
张闽王兴东李晓未杨代茂窦训武朱雪明
关键词:KIMURA病
儿童腮腺区脉管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腮腺区脉管瘤外科治疗的特点与技巧。方法对23例儿童腮腺区脉管瘤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23例儿童腮腺区脉管瘤患者中,14例淋巴管瘤患者未发现并发症及复发;9例血管瘤患者(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混合型血管瘤)中,仅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所有血管瘤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儿童腮腺区脉管瘤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辅以硬化剂治疗。
尹德佩窦训武杨素娜刘亮樊明月杨代茂
关键词:儿童腮腺区脉管瘤外科治疗
耳大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二例被引量:3
2004年
殷之平徐贤寅杨代茂龚中坚
关键词:耳大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口腔颌面部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分析就诊于耳鼻喉头颈外科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表现特征,以提高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或漏诊。方法对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就诊于耳鼻喉头颈外科的疑诊后来经内科确诊的22例儿童IM病例的专科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中,有18例(81.82%)腺样体异常增生,20例(90.91%)咽峡炎,其中7例(31.82%)发现扁桃体渗出物,16例(72.73%)发现颈部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结论对于首诊于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主诉短期严重鼻塞、咽痛,或发现扁桃体分泌物或淋巴结肿大的儿童,应考虑IM可能,仔细行专科检查和血液学检查,避免误诊或漏诊。
朱慧娥尹德佩窦训武杨代茂
关键词: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会厌结核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周卫东葛宇倩李继红王德齐杨代茂黄焘盛晓东
关键词:误诊咽痛
鼻息肉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2004年
目的比较正常鼻黏膜和鼻息肉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分布,探讨 NOS 与鼻息肉的关系。方法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aphosphate-diaphorase,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特异性地测定内皮型 NOS(eNOS)和诱导型 NOS(iNOS)在正常鼻黏膜和鼻息肉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 eNOS 免疫组化显示正常鼻黏膜和鼻息肉 NOS 均呈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表层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胞浆;iNOS 免疫组化显示鼻息肉表层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胞浆NOS 阳性,部分炎性细胞亦呈阳性反应,而正常下鼻甲黏膜阴性。酶组织化学染色表明了 NOS 同样的分布部位。结论正常鼻黏膜存在 NOS 分布,鼻息肉中 iNOS 活性明显高于正常,NOS 可能是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因素之一。
周卫东李继红杨代茂黄焘葛宇倩王德齐王晓萍
关键词:鼻息肉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织化学病理检查
局部皮瓣修复儿童头颈部感染性瘘管术后皮肤缺损(附20例报道)
2009年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儿童头颈部感染性瘘管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大小设计适当的局部皮瓣来修复创面。结果20例瘘管均反复感染,有脓肿或肉芽形成,较大面积皮肤坏死。手术后立即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创面,获得一期愈合的效果。结论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儿童头颈部瘘管手术后的皮肤缺损能一期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窦训武尹德佩朱慧蛾杨代茂
关键词:局部皮瓣皮肤缺损儿童
慢性鼻炎鼻黏膜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比较正常鼻黏膜和慢性鼻炎鼻黏膜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分布 ,探讨NOS与慢性鼻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黄递酶 (NADPH -d)组织化学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测定内皮型NOS(eNOS)和诱导型NOS (iNOS)在正常组和慢性鼻炎组鼻黏膜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 :eNOS免疫组化显示正常鼻黏膜和慢性鼻炎鼻黏膜NOS均呈阳性反应 ,主要分布于表层上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胞浆 ;iNOS免疫组化则显示慢性鼻炎表层上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胞浆NOS阳性 ,部分炎性细胞亦呈阳性反应 ;而正常鼻黏膜NOS呈阴性。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NOS有同样的分布部位。结论 :正常鼻黏膜存在NOS分布 ,慢性鼻炎鼻黏膜中iNOS活性明显高于正常 。
周卫东李继红杨代茂王德齐王晓萍
关键词:慢性鼻炎鼻黏膜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黏膜水肿炎性细胞
颌面部瘢痕整形手术方法探讨
2001年
172例颌面部瘢痕按其部位 ,面积 ,采用游离植皮 ,邻近皮瓣转移 ,曲线直接缝合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81例获随访效果皆满意 ,但其中以邻近皮瓣及按曲线直接缝合者 。
戴钧国殷之平杨代茂徐贤寅
关键词:颌面部瘢痕整形手术手术方法
偏侧下颌畸形外科矫治的体会
1999年
殷之平黄焘杨代茂
关键词:矫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