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迎春
- 作品数:73 被引量:185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尝试
- 阐述化工原理教学实验的性质、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着重论述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尝试的做法、效果及体会,为推进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整体改革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 关颖杜迎春
-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教学
- 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 2009年
- 研究以催化树脂为催化剂合成柠檬酸三丁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酸醇比摩尔比=1∶3.5,反应温度不超过140℃,催化剂用量8g,反应时间4h,搅拌速度400r/min。在此条件下,经液相色谱检测,柠檬酸三丁酯酯化率是96.32%以上,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 江涛杜迎春
- 关键词:柠檬酸三丁酯酯化液相色谱
- 在膜反应器中进行的酯化反应的研究
- 膜反应器是催化反应与产物膜分离同步进行的新兴化工单元,膜反应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膜分离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酯化反应是化工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酯化反应大多是酸和醇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化...
- 郭金宝杜迎春
- 关键词:反应器模型渗透蒸发膜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酯化反应渗透汽化膜
- 文献传递
- 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被引量:5
- 2000年
-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 ,于 1 2 0~ 2 0 0℃下 ,对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乙烯烷基化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乙烯、苯和乙苯吸附在催化剂的同一类活性中心上 ,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吸附 ,乙烯的吸附能力较苯和乙苯强 ;吸附的乙烯可与吸附的苯或乙苯发生烷基化反应 .催化剂上已吸附乙烯时 ,由于乙烯在强吸附位上吸附较牢 ,苯和乙苯不易吸附 ,烷基化反应难以进行 ,且吸附的乙烯间可发生反应 .乙烯与乙苯的反应较丙烯与异丙苯的反应难于进行 .
- 王海杜迎春陈曙
- 关键词:沸石催化剂烷基化乙烯苯原位红外光谱法
- 拟牛顿法求解化工过程数学模型被引量:4
- 2001年
- 使用不需求取偏导数的拟牛顿法 ,求解化工过程模拟中产生的非线性方程组形式的数学模型。当未知数各分量间绝对值相差较大时 ,提出了改善收敛性的几种方法 ,即 :(1)加入阻尼因子 ,以减少迭代值的震荡 ;(2 )将方程组适当降阶 ;(3)将差商的绝对步长改为相对步长 ;(4)新迭代值超出其物理意义范围时 ,强制其回至其初始值。计算结果表明 ,与牛顿 -拉夫森法相比 ,拟牛顿法不需求偏导数 ,对初值要求低 ,较雅可比迭代法收敛速度快 ,可用于求解化工过程的非线性方程组。
- 杜迎春
- 关键词:化工过程数学模型拟牛顿法非线性方程组
- 试卷分析的统计方法研究及软件的初步开发Ⅱ试卷分析实例及软件初步开发
- 运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初步设计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试卷分析系统,可以对试卷作必要的数理分析.通过把已有的数据用Visual Basic系统处理,大大简化了计算的复杂性,与用Excel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相同....
- 杜迎春
- 关键词:试卷及格
- 用Mathematica解热量传递过程中的数学问题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建议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计算热量传递过程,包括用符号运算功能推导保温层临界直径,用曲线拟合法处理传热实验数据,用积分法求取传热系数为温度函数时的换热面积,用Solve等命令求解换热和保温过程所产生的非线性方程,用DSolve命令求解非稳态传热过程产生的微分方程等等。同时绘制出有关函数图形,准确、形象地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方便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避免复杂、繁琐、耗时的手工计算,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热量传递问题的能力。
- 杜迎春
- 关键词:MATHEMATICA数学软件化工原理热量传递
- 一种用于蛋白质纤维剥色或漂白的还原体系及剥色或漂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蛋白质纤维剥色或漂白的还原体系及剥色和漂白的方法。还原体系为二氧化硫脲和弱碱的水溶液,即二氧化硫脲和弱碱作为溶质,水作为溶剂,所述弱碱为磷酸三钠、硅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二氧化硫脲的浓度为0.05mo...
- 王然王柏华汪礼聂素双杜迎春
- 文献传递
- 结炭B-02催化剂烧炭再生本征动力学模型被引量:1
- 1993年
- 以工业两段绝热床中运行近4000h的结炭B—02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求得催化剂烧炭再生本征动力学模型.由于催化剂中的结炭是多核芳烃,因此可简单地以碳氧化和氢氧化的动力学方程表征烧炭再生动力学模型.碳氧化动力学方程为-dN_c/N_Cdt=K_Cp_(O_2)^(0.3)(N_C/N_C)~1.3式中,一段催化剂 K_C=13.37exp[-78.97×10~3/(RT)]二段催化剂 K_C=96.54exp[-89.30×10~3/(RT)]氢氧化动力学方程为-dN_H/N_Hdt=K_H(N_H/N_H)~1.1式中,一段催化剂 K_H=0.48exp[-39.04×10~3/(RT)]二段催化剂 K_H=4.79exp[-52.03×10~3/(RT)]
- 安亚平张吉瑞杜迎春尹元根
- 关键词:动力学催化剂再生
- 数值法解催化剂粒内模型及内扩散有效因子被引量:4
- 2000年
- 采用直接法即通过求解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形式的催化剂粒内反应扩散模型 ,得到粒内浓度分布 ,进而由定义式经积分求得复杂动力学模型的催化剂内扩散有效因子。微分方程的求解采用打靶法和正交配置法等数值解法 ,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计算通过Gauss Legendre数值积分求得。
- 杜迎春
- 关键词:催化剂化工计算数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