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瑞
- 作品数:155 被引量:4,427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平原农区农业生产系统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的耦合类型划分被引量:6
- 2022年
- 农业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亟待探索农区农业生产转型与其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地域类型,从而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类型学视角采用判别法将黄淮海平原农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划分为城市近郊现代集约型、城市近郊传统经营型、城市远郊现代集约型和城市远郊传统经营型。从拉力、支撑力及引导力的视角,构建以“发展主体适应-要素变化-环境响应”为主线的分析框架,解读了农业生产系统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的动力机制和特征。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系统转型负向环境效应的形成机制为在增产增收的目标导向及区域自然条件约束下,资本、技术及劳动力的非理性投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扰动。将农业生产系统转型与环境效应的耦合类型划分为城郊现代集约高强度污染型、城郊现代集约中度污染型、城市远郊现代集约高强度污染型和城市远郊现代集约中度污染型。基于以上分析,从普适性与异质性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与优化调控策略,以期实现平原农区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健康转型。
- 张英男龙花楼龙花楼李裕瑞
- 关键词:农业生产系统环境效应黄淮海平原
-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1
- 2016年
- 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和ESDA方法揭示中国地级市城乡发展协调空间特征,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城乡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发展协调体系由要素、结构、功能、政策等层级构成,具有层级内协调与层级间互馈特征。2城乡投资、产业、收入、消费等分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投资协调指数、产业协调指数、收入协调指数、消费协调指数区域间差距依次减小。3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东中西分异,高值区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少数中心城市地区。4经济增长、城镇化、对农投资、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城乡协调发展,教育投资、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
- 王艳飞刘彦随严镔李裕瑞
- 关键词:城乡发展
- 一种黄土高原地区开挖坡面沟坡防护措施优化配置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黄土高原地区开挖坡面沟坡防护措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S1:获取不同情景下多种全球气候模式的气候数据和开挖坡面所在地的气象站气候数据,生成开挖坡面所在地的未来预测年份中日值气候特征数据;S2:根据开挖坡面所在...
- 刘彦随曹智李裕瑞卢艳霞
- 不动产登记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时代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并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数据信息作为生产资料,已成为一种宝贵资源和稀有资产,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正成为一项新业态,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不动产是每个人拥有的重要财产组成,是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不动产登记工作属于一项社会基础性工作,事关国计民生和人民福祉,社会各界既高度关注,也寄予厚望。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全国全面落地,我国已经基本进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时期,取得了重大改革成效。
- 张潆文吴春岐李裕瑞
- 关键词:不动产数据分析社会活动数据信息
- 土层复配方案对治沟造地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新增耕地质量的提升对于延安“治沟造地”项目实施后耕地的有效利用意义重大。为探索一种快速改良“治沟造地”新增耕地质量的有效方法,该研究在延安羊圈沟流域((109°31′~109°71′E,36°42′~36°82′N))开展了为期4 a的新造耕地土层复配试验。试验基于红黏土(Red Clay,RC)和马兰黄土(Malan Loess,ML)结构上的互补性,利用不同比例的RC和ML对新造地块0~30 cm的土层进行复配重构(T0,未复配的原状土;T1,100%的RC;T2,83.3%的RC和16.7%的ML;T3,66.7%的RC和33.3%的ML;T4,50%的RC和50%的ML;T5,33.3%的RC和66.7%的ML;T6,16.7%的RC和83.3%的ML;T7,100%的ML),通过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情况的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探索了不同土层复配方案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和T3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分别较对照组T0显著提高了13.7、15.2倍;T3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和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较T0处理分别增大20.9%和29.1%,而容重较T0处理减小11.1%,孔隙度增大15.3%。T3处理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较T0处理分别增加了24.5%和100%;T2、T3处理有效钾较T0处理分别增加了29.3%和17.6%。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土体结构是土壤肥力形成的结构基础,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共同决定土壤的肥力状况;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处理土壤肥力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T3、T2、T1、T5、T6、T4、T7、T0。T3处理玉米具有最大地上生物量和千粒质量,且玉米产量也相对较高。综合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状况,认为当RC为66.7%,ML为33.3%时,复配方案相对较优,能提高土壤的肥力。试验初步表明土层复配是一种可行的快速营造高质量土壤的技术方法,研究为提升“治沟造地”工程新增耕地质量及今后类似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 黄云鑫李裕瑞刘彦随刘彦随张轩畅
- 关键词:土壤肥力土体结构黄土丘陵沟壑区
- 罗霄山区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响应——以井冈山为例被引量:28
- 2019年
- 生态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而山区生态用地变化及其引起的资源环境效应是山区地域人地关系变化的反映,认识和探讨山区生态用地时空分布和形成机理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引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运用土地利用空间分析模型和Meta分析方法,分析井冈山的生态用地变化空间格局及其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利用Logistic回归和地理探测器,诊断生态用地的空间指向特征和时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1990—2015年,井冈山生态用地变化显著,呈不断减少趋势,其中近城区表现最明显;生态用地转移的主要对象为城乡建设用地。1990—2000年间,井冈山生态用地的总体转移速率远远大于2000—2015年间的转移速率;林地的转移面积及占比最大,转移部分大于新增部分,属于生态用地减少型地类,而草地和水域属于生态增加型用地,且转移速率较大,是井冈山市较“活跃”的生态用地类型。(2)生态用地的时间演化过程的主导驱动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和产业结构,空间演变格局中的主导驱动因素为到河流的距离和到地域中心的距离。(3)199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降低但减少速率逐渐放缓,19902000年的年均减少量大于2000—2015年的年均减少量。其中,林地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山区乡村振兴应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目标导向,实现农民生计和生态安全的协同优化,利用山区地域资源优势,强化三产融合,推进山区“乡村振兴”。
- 璩路路刘彦随刘彦随周扬
- 关键词: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
- 论乡村能人与乡村发展被引量:45
- 2020年
- 乡村能人是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乡村能人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作用及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回顾了典型时期的乡村治理结构变迁,辨析了乡村能人的概念与类型,阐释了乡村能人在乡村发展中的多维角色,梳理了能人治村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探讨了加强能人培育与监管的途径。研究认为:①乡村能人是指在特定乡村被多数村民认可,具有较强的发展动力、个人能力和社会网络,有志于或正在或已经通过其专长带动乡村发展的人;②通常,乡村能人是推动进步的"发动机"、集体行动的"火车头"、乡村发展的"铺路者"、对外联系的"架桥师"、乡村振兴的"带头人";③但是,如果监管缺位,能人治村也可能对基层民主、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等带来负面影响;④为更好地实现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进一步加强能人的产生机制以及培育模式研究,深化能人治村的机理、模式与效应研究,关注驻村干部治村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并探索能人研究的新数据、新方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转型期,加强乡村能人研究,有助于深化各界对乡村发展机制的理解、丰富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与理论。
- 李裕瑞常贵蒋曹丽哲龙花楼
- 关键词:乡村能人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社会网络
-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农田的固沙效应及其微观机理被引量:17
- 2017年
-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及其工程化核心技术的提出与应用,为毛乌素沙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推进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撑。前期研究对利用层面的技术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并取得显著进展,而在潜在风险层面特别是关于复配土壤的固沙效应及其微观机理的探索则相对薄弱。基于集沙仪、扫描电镜及激光粒度仪,结合野外定位试验和室内仪器观测,对毛乌素典型原状沙地及复配农田的输沙特征差异及其固沙微观机理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观测周期内,原状沙地输沙总量为4 951 g,远高于复配农田2 436 g的输沙总量,原状沙地更易受风蚀,而复配农田土壤起沙风速大、输沙量较小,具有明显的固沙效应;(2)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原状沙地土粒(沙粒)粗骨化、无粘结,而耕种两年的复配农田土壤中已出现团聚体;(3)激光粒度仪分析显示,原状沙地的粉、黏粒含量仅为2.74%,而复配农田这一比例增至15.12%;(4)复配土防风固沙效应的形成与粉粒和黏粒含量及土壤结构等紧密相关。鉴于复配农田输沙固沙能力的动态差异性和风力敏感性,进一步实施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时,宜在复配农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区域及成片农田内适当布设具有防风功能的适生草类或灌木条带。
- 李裕瑞范朋灿曹智陈玉福刘彦随王欢元刘怀华马锋万慧
- 关键词:砒砂岩集沙仪毛乌素沙地
- 行动援助、合作经营与乡村转型--贵平村的案例研究
- 在如今举全国之力推行精准扶贫大背景下,边境贫困地区的乡村地域正经历着从“等、靠、要”扶贫方式转变为结合乡村自身优势,抓住脱贫摘帽的重要发展机遇进行自我变革,深入研究合作经营对乡村转型发展、演进过程以及空间优化重组具有重要...
- 常贵蒋李裕瑞
- 关键词:乡村转型妇女健康
- “乡村振兴与美好人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被引量:1
- 2020年
-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要求之一。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的"乡村振兴与美好人居"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9月19日在兰州顺利召开。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50余名代表,以及在兰州的高校师生300余人相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发展与美好人居建设。
- 李裕瑞曹智
- 关键词:农业地理生态宜居高校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