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团 作品数:33 被引量:89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体外树突状细胞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杀伤肺癌细胞A549的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研究负载有肺癌细胞株A549可溶性抗原并携带外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囚子(GM—CSF)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激活自身T淋巴细胞形成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I.)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肺癌细胞株A549可溶性抗原致敏DC,再用含有GM—CSF外源基凶的腺病毒感染DC,将所得的DC与T细胞混合培养以形成对A549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的CTL。细胞分为未处理(N—DC)组、加抗原未感染病毒(A—DC)组和加抗原感染病毒(G—A—DC)组。通过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计算CTL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当CTL与A549细胞,即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比值(E/T)为5:1时,N—DC组的杀伤率为(1.9±0.7)%,A—DC组为(21.3±2.6)%,G—A—DC组为(34.5±4.9)%;当E/T为10:l时,N—DC组的杀伤率为(4.8±0.8)%,u—DC组为(35.4±3.6)%,G—A—DC组为(51.3±2.9)%;E/T为20:1时,N,DC组的杀伤率为(5.3--.t-O.2)%,A—DC组为(40.5±7.7)%,C—A—DC组为(72.5±4.7)%。3组之间的杀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2,F:356,P〈0.05),通过两两比较,得出(j—A—DC组的杀伤率高于其他两组(P〈0.001),且A—DC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以帅癌细胞株A549可溶性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卅对A549具有特异杀伤作用的CTL,当所致敏的DC通过腺病毒感染而带有外源基因GM—CSF时,所诱导的细胞毒杀伤反应进一步增强。 庄建良 潘群雄 许荣誉 朱雄鹏 李纯团关键词:树突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抗PDL1-CAR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设计构建抗PDL1-CAR慢病毒载体,分析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ptor T, CART)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优化CART细胞的转染和培养,增加CART细胞的表达率和杀伤活性。方法:构建靶向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的CAR慢病毒载体,按病毒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10、20、40的条件进行转染,采用非磁珠法进行培养扩增,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CART细胞的表达,最后采用流式绝对计数法检测CART细胞的杀伤性。结果:采用GV401质粒构建的抗PDL1-CAR慢病毒载体,经培养扩增后3组MOI的CART细胞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80%±0.46%、54.77%±0.32%、71.37%±0.42%,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抗PDL1-CAR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在效靶比为2:1、5:1和10:1时,抗PDL1-CAR细胞比T细胞对PDL1-CA46细胞的杀伤率更高(Z=-1.964, P <0.05)。结论:构建抗PDL1-CAR慢病毒载体,可以为其他各种CART细胞的构建提供良好参考,CART细胞的表达率和杀伤活性的提高,为CART细胞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彭群艺 李纯团 郑艳 朱雄鹏关键词:CART 细胞 PD-L1 转染 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增殖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和CA4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寻找其靶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和CA4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析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和CA46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和CA46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雷帕霉素对Raji细胞和CA46细胞RPS6磷酸化水平及survivin、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雷帕霉素能够明显抑制Raji细胞和CA46细胞的增殖,在雷帕霉素为1 nmol/L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即达到20%,表现出雷帕霉素良好的生物活性,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r=0.507)和浓度依赖性(r=0.838)。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分别作用于Raji和CA46细胞24和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发现细胞周期处于G_1/G_0期细胞逐渐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则逐渐减少,呈现时间依赖性(r=0.961)和浓度依赖性(r=0.947)。雷帕霉素100 nmol/L作用于Raji和CA46细胞48 h后,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明显凋亡,且主要为中晚期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雷帕霉素作用于Raji细胞和CA46细胞后,RPS6磷酸水平及surviv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具有时间依赖性(r=0.926)和浓度依赖性(r=0.985)。结论:雷帕霉素能够通过抑制mTOR下游通路RPS6蛋白磷酸化,进而抑制mTOR/RPS6通路活化,阻滞细胞周期于G_1/G_0期,达到有效抑制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和CA46细胞增殖,同时下调抗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激活内源性促凋亡蛋白caspase-3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周伦欢 朱雄鹏 肖慧芳 辛鹏亮 李纯团关键词:雷帕霉素 伯基特淋巴瘤 MTOR CASPASE-3 PI3K/AKT/mTOR信号通道抑制剂对伯基特淋巴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李纯团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伯基特淋巴瘤中的活化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伯基特淋巴瘤中的活化情况.方法 收集13例伯基特淋巴瘤患者淋巴瘤组织及14例患者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KT、mTOR、RPS6磷酸化情况.结果 伯基特淋巴瘤组织中p-AKT、p-mTOR、p-RPS6表达率分别为84.6%(11/13)、100.0%(13/13)、100.0%(13/13),反应性淋巴结增生为64.2 %(9/14)、71.4%(10/14)、78.6 %(11/14),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伯基特淋巴瘤中存在异常活化. 李纯团 陈一峰 郑艳 黄远玲 马馨 朱雄鹏关键词:伯基特淋巴瘤 信号通路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靶向PD-L1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采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技术将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序列(MEDI4736)整合至CART细胞,构建一种新的抗PD-L1的CART(αPDL1-CART)细胞,并探索αPDL1-CART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共培养结合实验检测αPDL1-CAR的结合性,流式细胞术分析αPDL1-CART细胞表达,细胞毒性实验检测αPDL1-CART细胞杀伤性。结果:αPDL1-K562细胞可特异性结合PDL1-K562细胞,阳性表达率为(48.9±13.9)%;与T vs K562组、T vs PDL1-K562组和αPDL1-CART vs K562组相比,αPDL1-CART vs PDL1-K562组αPDL1-CART细胞可显著减少PDL1-K562细胞数[(2 136.9±766.1)个,P<0.05]。结论:αPDL1-CART细胞可特异性结合和杀伤PDL1-K562细胞,将进一步促进CART细胞与免疫检测点结合研究。 彭群艺 朱雄鹏 李纯团 辛鹏亮 郑艳关键词:PD-L1 K562细胞 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树突状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2 2006年 本研究旨在构建含有人存活蛋白(surv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探讨其在转染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以质粒pcDNA3.0-survivin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survivin基因全长序列。PCR产物回收后经酶切,定向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获得重组质粒pShuttle-CMV-survivin。通过双酶切、PCR及插入片段测序鉴定后,将正确重组体pShuttle-CMV-survivin转化E.coliBJ5183菌(含腺病毒骨架质粒)并进行同源重组,然后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将此重组腺病毒质粒分别进行酶切、线性化、纯化,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293细胞。制备病毒上清并测定其滴度,将病毒上清转染树突状细胞,应用Westernblot方法分析survivin的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人surv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2.65×109pfu/ml。Westernblot鉴定显示,经重组腺病毒转染的DC可有效表达survivin。结论含surv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成功,为下一步开展抗白血病免疫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朱雄鹏 陈志哲 林旭 胡建达 李纯团 杨婷 许贞书 吕璐璐 陈彩平 张浪辉关键词:腺病毒载体 树突状细胞 PI3K抑制剂LY294002对套细胞淋巴瘤增殖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索LY294002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MCL)株Jeko-1的增殖的影响及其化疗增敏作用。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Jeko-1细胞的增殖率及LY294002与阿霉素联用对Jeko-1细胞半数抑制率浓度的变化(IC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Jeko-1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Akt、RPS6K、P-4ebp1等下游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LY249002可抑制Jeko-1细胞的增殖;LY294002使Jeko-1细胞G0/G1期的细胞数增加;LY294002有促Jeko-1细胞凋亡的作用,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LY294002显著降低MCL细胞中P-Akt、P-RPS6K、P-4ebp1等蛋白的表达;LY29400可降低阿霉素对MCL细胞的IC50(P<0.05)。结论 LY294002可抑制MCL细胞的增殖,该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等相关下游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而实现,且LY294002或许是MCL治疗中具有化疗增敏作用的分子靶向药物。 王晓芳 李纯团 黄远玲 郑艳 朱雄鹏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 LY294002 PI3K/AKT信号通路 阿霉素 PHLPP2对小鼠Burkitt淋巴瘤移植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研究PH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蛋白磷酸酶2(PH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phosphatase 2,PHLPP2)基因过表达对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ohima,BL)移植瘤的影响及其对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BL细胞系(CA46)中构建PHLPP2稳定过表达模型,并接种于重度免疫缺陷(NOD/ShiltJGpt-Prkdcem26Cd52112rgem26Cd22/Gpt,NCG)小鼠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小鼠成瘤情况,测量肿瘤大小,绘制瘤体生长曲线,实验终点对比两组小鼠肿瘤大小及质量,评估PHLPP2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HLPP2、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HLPP2、AKT、核糖体蛋白S6激酶β1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beta-1,S6K1)蛋白表达水平及AKT、S6K1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NCG小鼠BL动物模型:10只小鼠皮下均有肿瘤形成,成瘤率100%。PHLPP2基因对小鼠移植瘤的影响:对照组与实验组小鼠皮下移植瘤成瘤时间分别为(10.60±1.95)、(15.00±1.58)d;与对照组(2.00±1.01) mm3相比,实验组(0.63±0.18)mm3肿瘤体积明显减少;对照组肿瘤质量为(0.83±0.33)g,实验组为(0.31±0.03)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到实验组PHLPP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AKT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及对照组中PHLPP2蛋白及p-AKT蛋白在细胞膜、细胞质中表达,其中实验组PHLPP2蛋白呈强阳性,p-AKT蛋白呈弱阳性,对照组PHLPP2蛋白呈弱阳性,p-AKT呈强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LPP2在BL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相关下游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而实现。 吴怡珅 朱雄鹏 郑艳 辛鹏亮 刘生全 彭群艺 李纯团关键词:BURKITT淋巴瘤 移植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的初步探讨 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某院收治的初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例及其病理蜡块标本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DLBCL的临床病理因素及Bcl-2、Ki-67与预后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测定Bcl-2及K... 辛鹏亮 朱雄鹏 肖慧芳 黄若新 李纯团 许文前 刘德斌 孙力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因素 基因表达 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