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桢

作品数:27 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基因
  • 5篇教学
  • 4篇肉鸡
  • 4篇胫骨软骨发育...
  • 4篇发育不良
  • 4篇福美双
  • 3篇猪种
  • 3篇专业课
  • 3篇转移酶
  • 3篇五龙鹅
  • 3篇谷胱甘肽
  • 3篇MHC
  • 2篇大学专业
  • 2篇大学专业课
  • 2篇养殖
  • 2篇双语
  • 2篇双语教学
  • 2篇细胞
  • 2篇硫转移酶
  • 2篇谷胱甘肽硫转...

机构

  • 15篇莱阳农学院
  • 14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新疆农垦科学...

作者

  • 27篇李桢
  • 7篇王宝维
  • 5篇田文霞
  • 5篇刘锦梅
  • 5篇宁官保
  • 5篇张鼎
  • 3篇贾晓晖
  • 3篇王光
  • 3篇杨志刚
  • 3篇王雷
  • 2篇张名爱
  • 2篇张桂贤
  • 2篇储明星
  • 2篇龙芳羽
  • 2篇柳楠
  • 2篇周忠孝
  • 2篇郑友民
  • 2篇马月辉
  • 2篇吴晓平
  • 2篇张旭晖

传媒

  • 4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遗传
  • 2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现代化农业
  • 1篇当代畜禽养殖...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当代畜牧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7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GSTA3蛋白对福美双诱导的肉鸡TD中抗凋亡基因BAG-3表达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是肉鸡常见的一种骨骼性疾病,研究重组GSTA3蛋白对福美双诱导的TD肉鸡软骨细胞中抗凋亡基因BAG-3表达的影响,为治疗TD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120羽1周龄肉雏鸡随机分为6组(编号为A、B、C、D、E、F组)。A、B、C组为基础日粮对照组,D、E、F组为添加福美双日粮诱导TD组。试验饲喂福美双2 d诱发TD,在添加福美双第1、3、5、7天,腿部肌肉注射重组鸡GSTA3蛋白和磷酸盐缓冲液,A组与D组注射(100μg·kg^-1)磷酸盐缓冲液;B组与E组注射低剂量(100μg·kg^-1)GSTA3;C组与F组注射高剂量(200μg·kg^-1)GSTA3。试验历时23 d。添加福美双后1、2、4、6、10和15 d采集胫骨生长板。通过Real-time qPCR检测BAG-3基因的mRNA水平,利用免疫组化来检测BAG-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TD损伤修复期内,相比较于基础日粮对照组,福美双对照组肉鸡胫骨生长板中BAG-3 mRNA的表达水平基本都显著上调(P<0.05);相比较于福美双对照组,E和F组在第2、4、10、15天都有显著差异,且在第10和15天显著低于福美双对照组(P<0.05),表明与D组相比恢复较快。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AG-3蛋白在肉鸡胫骨软骨细胞的增殖区和前肥大区无表达,只在肥大区细胞质中表达;福美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AG-3蛋白表达增加;福美双高低剂量组与未注射蛋白的福美双组相比,重组GSTA3增加了肥大区的蛋白表达水平(第10和15天)。【结论】在福美双诱导肉鸡发生TD的过程中,GSTA3重组蛋白能够通过调控BAG-3表达参与凋亡途径,抑制细胞凋亡。在TD损伤修复期,注射GSTA3后使抗凋亡基因BAG-3蛋白表达增强,从而可参与细胞凋亡来缓解TD损伤,使得肉鸡TD生长板功能较快地恢复正常。
李桢杨世雄牛胜张宁李欣张阳阳贾云飞田志雄宁官保张鼎田文霞
关键词:胫骨软骨发育不良抗凋亡肉鸡
重组GSTA3蛋白对福美双诱导的TD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是在快速生长的肉鸡中常发的一种骨骼性疾病,给禽类养殖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试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福美双,诱导产生TD肉鸡,然后分4次注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3蛋白(GSTA3),探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3蛋白(GSTA3)对于TD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了GSTA3蛋白的TD肉鸡精神恢复快,增质量恢复快。试验结果证明重组外源GSTA3蛋白对TD肉鸡有促生长作用,可为TD肉鸡生长性能的恢复奠定理论基础。
杨世雄李桢郭敏宁官保张鼎田文霞
关键词:胫骨软骨发育不良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福美双
3种家禽线粒体基因组16S rRNA与tRNA-Leu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信息生物学方法对鸡、鸭和鹅m tDNA基因组16S rRNA与tRNA-Leu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3种动物的16S rRNA基因中含有一保守区序列;16S rRNA序列相似性约为74.07%,而tRNA-Leu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2%;鸡的16S rRNA与tRNA-Leu序列较鹅与鸭的序列更为古老。
李桢王宝维刘锦梅王光赵兴
关键词:RRNA
五龙鹅(豁眼鹅)良种资源推广网的设计与制作
2006年
五龙鹅良种资源推广网以推广五龙鹅良种资源为主要目的,采用ASP编程语言结合Access数据库功能来实现。该网页将五龙鹅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养殖供求信息、疾病防治、资源下载等整合为一个信息化资源平台。通过网站,访问者可以和网站管理员进行在线交流。
李桢梁若望王宝维刘锦梅王光
关键词:五龙鹅良种资源网页
中外11个猪种H-FABP基因PCR-RFLP的研究被引量:48
2003年
本文利用PCR RFLP技术对五指山猪、沂蒙黑猪、汉江黑猪、莱芜猪、香猪、民猪、成华猪、内江猪、二花脸猪、巴马香猪和大白猪11个猪种共420头猪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5′ 端上游区(HinfI RFLP)和第二内含子内(HinfI RFLP、HaeⅢ RFLP)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在5′ 端上游区的HinfI RFLP位点上,所有的品种都有变异,但沂蒙黑猪和大白猪只有两种基因型(HH、Hh);(2)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infI RFLP位点上,二花脸只有BB基因型,而其它品种都表现出多态性;(3)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aeⅢ RFLP位点上,只在五指山猪、香猪和大白猪中发现有多态性存在,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0 86,0 98和0 68,其余8个猪种均表现为DD型。
李桢曹红鹤储明星李宏滨马月辉郑友民周忠孝
关键词:蛋白基因
浅谈大学专业课多媒体教学艺术被引量:1
2006年
多媒体教学过程的艺术表现是多媒体教学自身具有的本质特征,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大学专业课多媒体教学实现其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李桢刘锦梅潘庆杰
关键词:专业课多媒体教学艺术
几种候选基因在牛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6年
牛基因组的遗传标记图谱上有3 800多个分子标记座位,它为寻找某些影响显著的数量性状位点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有:抑肌素基因、生长激素基因、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基因子1基因、脑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基因和瘦蛋白基因。其他的候选基因也鉴定出来并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区域上。综述了几种侯选基因在牛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周国利李桢金海国吴玉厚
关键词:育种QTL分子标记
大学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被引量:11
2005年
大学专业课双语教学既是公共英语应用于专业教学的具体实践,也是对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方式的创新。课堂设计、教材与教案、课堂语言的使用、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等是影响双语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桢曹果清张桂贤
关键词:大学专业课双语教学英语
简并PCR技术及其在家禽研究中的应用
简并PCR技术是根据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扩增到同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具有独特的优点.成功进行简并PCR的关键是设计好两组引物库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由于简并PCR自身的特点,在家禽研究中对新基因的克隆,基因表达检测,病毒...
贾晓晖王宝维李桢王雷杨志刚
关键词:家禽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五龙鹅MHC ClassⅠ基因克隆及同源建模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与动物机体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之间存在关联。从GenBank/DDBJ/EMBL基因库中读取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MHC ClassⅠ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引物,使用LA—PCR法从五龙鹅的基因组中克隆了MHC ClassⅠ基因序列(DNA序列和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M114925和AM114924),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基因组DNA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与鸡基因序列同源率为60.8%~64.1%,与人的同源率为42.9%。分子进化树进一步揭示了五龙鹅与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进化关系,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该基因由氨基末端结构域和羧基末端结构域构成。
贾晓晖王宝维王雷李桢张名爱吴晓平刘光磊杨志刚龙芳羽张旭晖
关键词:MHC五龙鹅分子进化树同源建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