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泉 作品数:16 被引量:21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一种kg级岩心三维传热特性实验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kg级岩心三维传热特性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01:在试验区通过地质钻孔采集kg级页岩;S002:在kg级页岩的侧壁上固定高温应变片;S003:将kg级页岩放入应力室中,并往应力室中倒入高温混凝土进行凝... 牛彩云 韩二涛 甘庆明 周志平 梁毅 李松泉 李照林 张宏福 吴大康 高云文 李明星 刘伟 张鑫柱 赵爱彬 冯霞特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确定新方法 被引量:23 2008年 注采井距是影响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目前主要根据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大小来确定。阐述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根据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其数学描述形式,建立了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针对目前求解特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局限性,基于修正后非线性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和叠加原理,提出求解特低渗透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的新方法。该方法除能考虑储层渗透率、注采压差外,还可以考虑流体粘度、预期产量、启动压力梯度以及介质变形程度的影响,同时形成了合理注采井距优化理论图版,方便现场应用。 李松泉 程林松 李秀生 郝斐关键词:低渗透 注采井距 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 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为:<IMG width="1000"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 imgForm... 范伟 李松泉 何永宏 高春宁 屈雪峰 贾军红 李姝蔓 梅启亮 安小平 何善斌 张永强 熊维亮 王靖华 张龙 郑自刚 吴国才长庆油田地质工程一体化智能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6 2022年 面对当前勘探开发对象日趋复杂和低油价的压力,针对长庆油田页岩油、致密气赋存特点探索形成了“水平井、多层系、立体式、大井丛、工厂化”开发新模式,实现了地质工程一体化规模、高效及低成本开发页岩油气资源。为了更好地适应一体化综合研究、生产组织和决策指挥等业务需求,对数字化条件下油田企业级地质工程一体化决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涵盖“研究+分析+决策”完整链条的设计思路,将新一代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与页岩油气开发模式深度融合,开发建设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决策支持系统(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GEDS),包括三维地震大数据可视化、地上地下一体化综合展示、三维地质快速建模数据接口、地质模型局部快速更新等关键技术模块,在页岩油勘探开发示范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实现了室内现场远程互动、生产过程实时监控、方案部署动态优化。 李松泉 吴志宇 王娟 李良 杨倬 魏红芳 成良丙关键词:页岩油 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持续有效开发重大试验攻关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3 2021年 超低渗透油藏覆盖储量大,油藏致密、孔喉细微、物性差,开发难度极大。2005年,中国石油在长庆油田开展了超低渗透(0.3mD)油藏开发攻关试验,创新了储层快速评价、有效驱替系统优化、多级压裂改造、地面优化简化、低成本钻采配套五大特色技术系列,形成了超低渗透油藏管理模式,推动年产油量从2008年的31×10^(4)t快速升至2014年的802×10^(4)t并持续稳定,有力支撑了长庆5000×10^(4)t上产稳产。随着超低渗透油藏(尤其是超低渗透Ⅲ类)水驱开发深入,驱替难度大、水淹水窜比例高、采油速度低、采收率低等开发矛盾陆续显现,2016年长庆油田开展了转变注水开发方式重大开发试验。经过4年攻关,初步形成了超低渗透油藏先期补能、压中增能、吞吐蓄能、驱渗结合的一体化提高采收率技术,解决了传统注水开发难以见效和储量动用程度低的难题,产量大幅提升,现场试验采收率提高12个百分点。目前已进入工业化试验,将为长庆油田"二次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李忠兴 李松泉 廖广志 田昌炳 王正茂 史成恩 雷征东 刘卫东 杨海恩关键词:超低渗透油藏 开发方式 重复压裂 水平井井筒和气藏耦合的非稳态模型 被引量:13 2009年 应用Green函数和Neumann积原理,建立了盒式气藏水平井非稳态产能计算的无限导流模型和有限导流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此模型的方法。模型考虑了井筒压降、加速度和径向流入的影响,并可以应用于各向异性气藏。通过与Eclipse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实例计算表明:早期非稳态流动阶段井筒压降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井筒内的压力损失将会使水平井的产量降低和井筒内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受井筒压降的影响,非稳态时的井筒流量分布比拟稳态时更不均衡。 李松泉 廉培庆 李秀生关键词:水平井 井筒 气藏 非稳态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合理井网 被引量:75 1998年 低渗透油田开发往往与裂缝密切相关,因此其井网部署是否合理是低渗透油田开发成败与否的关键。本文在回顾了低渗透油田开发井网形式的演化后,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合理井网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合理注采井网应该是不等井距的沿裂缝(天然的或压裂的)线状注水井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渗透油田开发合理井网部署的几个关键问题,即必须要搞清楚裂缝的方向,必须要在压裂优化设计基础上确定出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的比值。最后还就利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井网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松泉 唐曾熊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开发 裂缝 井网 特低渗透储层润湿性与敏感性评价 在调研国内外储层润湿性和敏感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特低渗透储层为例,评价了特低渗透储层的润湿性和敏感性。研究表明,长8储层在开发之前润湿性表现为弱亲油,水驱开发过程中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 李松泉 李秀生 程林松 许建红关键词:特低渗透储层 润湿性 储层保护 油田开发 文献传递 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模型 被引量:78 2008年 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是油气在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中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的主要原因。基于介质变形、启动压力梯度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定义了新的应力敏感系数,分析了应力敏感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单相和油水两相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特低渗透油藏单相和油水两相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对于单相渗流,给出了定产量、变产量和定流压条件下模型的解;对油水两相非活塞驱替,给出了分流量方程、油水前缘位置方程及压力、产量方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模型的油藏工程应用表明:低渗透油藏产能递减速度高于中高渗油藏;渗流速度比较小时,非线性因素对油水两相渗流影响显著。利用该模型,还可确定油田的合理注采井距。 李松泉 程林松 李秀生 郝斐关键词: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介质变形 数学模型 基于多参数图像融合的页岩油水平井射孔位置优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参数图像融合的页岩油水平井射孔位置优选方法,在构建储层综合评价指数与工程品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录井全烃、储层品质与工程品质的多参数图形融合RGB三基色模型,优选压裂射孔位置的方法;采用物性声波时差、... 李松泉 石玉江 王娟 魏红芳 王长胜 杨倬 姚卫华 成良丙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