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培

作品数:23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肝炎
  • 6篇细胞
  • 6篇丙型
  • 6篇丙型肝炎
  • 6篇不育
  • 4篇血清
  • 4篇免疫
  • 4篇肝炎病毒
  • 4篇病毒
  • 3篇男性不育
  • 3篇解脲
  • 3篇活性
  • 3篇不育者
  • 3篇不育症
  • 2篇雄性
  • 2篇血小板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支原体
  • 2篇死因

机构

  • 18篇泰安市中心医...
  • 8篇泰山医学院
  • 3篇泰山医学院第...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济南市传染病...
  • 1篇章丘市人民医...
  • 1篇泰安市第一人...
  • 1篇泰安市卫生防...
  • 1篇泰山疗养院
  • 1篇北京市公安医...

作者

  • 23篇李忠培
  • 5篇于爱莲
  • 4篇张德庆
  • 3篇邓文
  • 2篇庄东明
  • 2篇黄麦华
  • 2篇潘燕华
  • 2篇张丰雪
  • 1篇朱美财
  • 1篇玄梅香
  • 1篇郭文静
  • 1篇张丽萍
  • 1篇张钦凤
  • 1篇朱长义
  • 1篇李莉
  • 1篇李飞
  • 1篇王中东
  • 1篇王冬雪
  • 1篇李芳
  • 1篇刘桂秋

传媒

  • 7篇泰山医学院学...
  • 3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泰山卫生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检验
  • 1篇新中医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4
  • 1篇199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男性不育者精浆活性氧与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男性不育者精浆活性氧(ROS)、细胞因子及精子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3例Uu感染男性不育者为实验组(Uu^+不育组),30例无Uu感染男性不育者(Uu不育组)和30例正常男性已育者为对照组(正常生育组),分别测定精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IL-6,IL-10,IL-18和TNF-α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Uu^+不育组MDA含量为19.56±5.22nmol/ml,IL-6含量为58.31±8.94pg/ml,IL-18含量为38.16±17.02pg/ml和TNF-α含量为42.68±11.18pg/ml,均明显高于Uu不育组和正常生育组(t=4.35~20.43,P值均〈0.001),而IL-10含量为8.62±2.98pg/ml和SOD活性为95.36±20.03μmol/L,均明显低于Uu^-不育组和正常生育组(t=3.67~23.74,P值均〈0.001)。相关分析发现,Uu^+不育组MDA与TNF-α,IL-18呈正相关(r=0.61,0.55,P〈0.001),而与SOD活力和IL-10呈负相关(r=-0.55,-0.53,P〈0.001)。结论Uu感染导致精浆活性氧增加、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并影响精子质量,检测男性不育者精浆活性氧和细胞因子对男性不育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张德庆张萌李忠培于爱莲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精浆活性氧细胞因子
肝癌患者唾液中HCV抗体的检测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唾液中抗-HCV-IgG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平行检测268例PHC患者唾液及血清中HCV抗体(抗-HCV)。结果PHC患者唾液及血清中抗-HCV-IgG检出率分别为14.55%(39/268)和15.29%(41/268)。两种标本阳性符合率为95.12%,阴性符合率100%。结论:检测唾液中抗-HCV-lgG简便易行,安全可靠。PHC患者唾液抗-HCV-lgG的检出,提示唾液可能成为丙肝感染途径之一,有助于PHC病因学、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李忠培刘双斌潘燕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唾液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血小板参数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
1999年
李忠培张丽萍郝继海丌春花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脂血小板
TAO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1993年
报道7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结果,并以55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显示,76例活动期患者的RBC—C_3bR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RBC—ICRR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稳定期患者的RBC—C_3bRR和RBC—ICRR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揭示RBC免疫功能可作为判断TAO病情活动和缓解以及药物疗效参考指标之一。
于爱莲张丰雪朱长义李忠培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红细胞
大肠埃希菌感染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感染对雄性小鼠生精细胞凋亡以及对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大肠埃希菌感染致男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方法用大肠埃希菌直接注入成年雄性小鼠膀胱内模拟逆行感染的途径,感染后第7d处死小鼠,取睾丸组织分别作HE染色和用TUNEL法观察生精细胞凋亡及睾丸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精子数量、精子活动率和精子畸形率。结果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后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及Fas和FasL表达水平分别为(18.50±1.50)%、(48.10±4.19)%和(34.60±4.18)%,对照组分别为(7.40±1.69)%、(23.50±2.66)%和(19.10±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精子数量、精子活动率和精子畸形率分别为(6.00±1.41)×106/ml、(59.80±5.29)%和(14.78±2.03)%,对照组分别为(12.00±4.12)×106/ml、(88.90±5.37)%和(5.88±1.10)%,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感染组小鼠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雄性小鼠感染大肠埃希菌后,可导致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及上调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Fas和FasL在小鼠睾丸组织的高表达诱导生精细胞的凋亡,最终使小鼠精子形成减少,活动率下降,畸形率增加。大肠埃希菌感染造成生精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于爱莲李忠培邓文申姜赢朱小明刘莉庄东明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细胞凋亡不育雄性小鼠
肝癌患者唾液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
2006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和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平行检测268例PHC患者唾液及血清中HCV抗体(抗-HCV),结果表明其检出率分别为14.55%(39/268)和15.29%(41/268)。两种标本抗-HCV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95.12%,阴性符合率100%。检测唾液中抗-HCV-lgG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结论PHC患者唾液抗-HCV-lgG的检出,提示唾液可能成为丙肝感染途径之一,有助于PHC病因学、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李忠培张德庆郝继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超低温保存菌种的方法探讨被引量:8
2000年
李新华邓文李忠培
关键词:超低温菌种培养基
血小板平均体积与血小板计数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孙立李忠培赵爱萍刘美荣
关键词: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分析仪五分类
HBV感染者重叠感染TTV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重叠感染输血传播病毒 (TTV)的状况。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TTVDNA。结果 在 16 9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检出血清TTVDNA阳性者 2 3例 ,阳性率 13 6 1%。其中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阳性率 13 46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阳性率 15 0 7% ,HBsAg携带者组阳性率 11 36 % ,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结论 在我国存在TTV感染 。
玄梅香尹燕明李忠培李莉张钦凤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输血传播病毒DNA
丙型肝炎泪液中HCVRNA的检测和基因分型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泪液是否与HCV转播有关。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检测了 15 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液和泪液中的HCV ,并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从 117例阳性血清患者的泪液标本中检测到HCVRNA阳性 18例。结论 HCVRNA可在泪液中存在 。
李忠培赵风华
关键词: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泪液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