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康

作品数:53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胃癌
  • 12篇细胞
  • 10篇肿瘤
  • 9篇增多症
  • 9篇高原红细胞增...
  • 9篇高原红细胞增...
  • 9篇红细胞增多
  • 9篇红细胞增多症
  • 6篇基因
  • 6篇CD14
  • 5篇胃癌细胞
  • 5篇癌细胞
  • 5篇病理
  • 4篇分子
  • 4篇SHRNA
  • 3篇载脂蛋白
  • 3篇粘膜
  • 3篇脂蛋白
  • 3篇鼠模型
  • 3篇迁移

机构

  • 52篇西藏自治区人...
  • 12篇西藏大学
  • 6篇成都达硕实验...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川北医学院附...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成都里来生物...

作者

  • 52篇李康
  • 21篇旦增
  • 11篇格桑罗布
  • 10篇王中华
  • 6篇次仁央金
  • 5篇刚组
  • 5篇刘晓波
  • 5篇旺加
  • 5篇德吉
  • 5篇泽永革
  • 4篇聂玉强
  • 4篇胡学军
  • 3篇达娃次仁
  • 3篇李启杰
  • 3篇次仁措姆
  • 3篇玉珍
  • 3篇巴桑
  • 3篇边巴扎西
  • 3篇付祥胜
  • 3篇古桑拉姆

传媒

  • 8篇西藏医药
  • 6篇西藏科技
  • 3篇医学综述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华西医学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5篇2013
  • 1篇201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_(14)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CD14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CD14蛋白受体胞壁酰二肽(MDP)刺激CD14稳定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CCK-8法以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对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侵袭模型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CD14稳定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CD14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形成率为15.66%±5.94%,与空质粒转染细胞的19.28%±5.48%相比,P<0.05;CD14稳定转染的胃癌细胞凋亡率为14.38%,与空质粒转染细胞的4.58%相比,P<0.05;CD14稳定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在24、48 h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69.40±6.73)、(108.20±9.68)个,与空质粒转染细胞的(81.40±7.80)、(133.20±12.87)个相比,P均<0.05。结论CD14能够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同时抑制其增殖及侵袭。
李康旦增旺加旺姆巴桑泽永革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细胞细胞侵袭
细胞因子参与胃癌发生和发展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发挥免疫调节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其表达异常诱发多种疾病,包括胃癌。细胞因子参与调控细胞的癌变、侵袭与转移、血管生成,并通过调控肿瘤相关抗原的抗原递呈、淋巴细胞的活化参与胃癌的免疫逃逸,且在胃癌细胞抵抗放化疗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调节机体细胞因子的水平,促使机体形成对胃癌的抗肿瘤也就成为胃癌治疗的新方向。
李康旦增
关键词:胃癌细胞因子免疫逃逸
肠道微生态与饮食被引量:2
2016年
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关系受饮食因素影响。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并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底物,而微生物代谢产物被宿主吸收后可影响宿主生理功能。因此,肠道微生态与饮食和健康密切相关。本文就肠道微生态与饮食的关系作一综述。
李康聂玉强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饮食肠杆菌科CROHN病结肠炎溃疡性
粪隐血试验在高原地区社区人群胃癌初筛中的效能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初步探索粪隐血试验(FOBT)在高原地区社区人群胃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乃琼镇社区作为调查研究现场,以35岁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FOBT结合胃镜序贯筛检方案进行胃癌筛查。结果共完成FOBT 1 281例,阳性36例,阳性率为2.8%。FOBT阳性人群进一步行电子胃镜检查,检出高原地区常见上消化道疾病7种,分别为糜烂性胃炎14例(38.9%),慢性浅表性胃炎7例(19.4%),消化性溃疡5例(13.9%),十二指肠球炎4例(11.1%),慢性萎缩性胃炎3例(8.3%),胆汁反流性胃炎2例(5.6%),高山食管胃黏膜像1例(2.8%)。FOBT阳性人群胃镜筛查未能检出癌前病变胃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也未能检出早期及中、晚期胃癌。结论 FOBT在高原地区社区人群常见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中具有一定意义,但对于胃癌初筛其价值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李康旦增巴桑王中华刚组
关键词:胃癌粪隐血试验
基于PPARγ表达水平评价绿绒蒿对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PARγ表达水平评价绿绒蒿对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本发明首次发现绿绒蒿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通路和抑制MAPK信号通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基于此,本发明为本领域提供了一种评价绿绒蒿对肝纤维...
李康格桑罗布黄群李国友钟振东葛广波付祥胜
一种人载脂蛋白C-Ⅲ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载脂蛋白C-III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包被抗体的酶标板、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HRP标记的链霉亲合素、载脂蛋白C-III标准品、样品稀释液、洗涤液、底物显色液及终止液。检测...
格桑罗布李康
文献传递
低分子肝素钙对老年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再通率及肝功能的影响
2024年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老年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患者血栓再通率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2例老年肝硬化PVT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支持性治疗,B组增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血栓治疗效果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TbiL、ALB分别为(40.37±5.18)U/L、(27.59±5.52)μmol/L、(33.42±3.26)g/L,均优于A组的(51.29±5.32)U/L、(35.41±6.24)μmol/L、(28.27±3.51)g/L;血栓再通率(96.77%)高于A组(90.32%),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改善肝硬化PVT患者的肝功能,提升血栓再通率,促进患者病情改善。
谢海燕李康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再通率
一种新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简单有效、耗时短、易于操作、重现性好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以便用于筛选和评价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防治药物。方法将7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在平原常氧下饲养,缺氧组(30只)、氯化钴+缺氧组(35只)两组置于自主开发的《高原环境模拟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饲养系统》(模拟海拔5000m左右,大气压54k Pa,含氧量为11%)内饲养。分别在低氧处理后的20天、30天、40天对各实验组的大鼠血红蛋白(HGB)含量进行测定,以HGB>200g/L为成功建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的标准。结果造模40天:氯化钴+缺氧组存活的33只动物HGB均达到200g/L以上,成功率为100%,缺氧组仅有4只动物HGB>200g/L(15.38%);HAPC造模成功组较对照组ALT、AST、TB、TP、GLO、CRE、UA、LDH显著上升,A/G、GLU下降(P<0.01);缺氧组和氯化钴+缺氧组EP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原环境模拟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饲养系统联合药物诱导HAPC造模成功率高,成模时间短。
格桑罗布达娃次仁古桑拉姆钟浩李亚丽王琼李康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心脏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心脏的病理特征变化,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理,新药的筛选建立病理学研究基础。方法通过成功构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病理模型,成模后剖杀取其心脏做HE染色,通过光镜和电镜联合观察的方式,分析心肌病理特征变化。TUNEL染色,凋亡阳性细胞计数。结果HAPC组和缺氧组大鼠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HAPC组血红蛋白含量大于210g/L。大体形态:HAPC组大鼠心脏颜色加深,血管内血液粘滞度明显增加,缺氧组大鼠心脏颜色略暗。光镜下:缺氧组大鼠心肌细胞溶解,坏死,HAPC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细胞肿大,空泡变性,心肌细胞可见局灶状水肿。电镜下:缺氧组大鼠线粒体轻度肿胀,HAPC组大鼠线粒体严重肿胀。凋亡检测提示HAPC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缺氧组。结论HAPC组和缺氧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心脏组织结构损伤,HAPC组大鼠心脏组织结构损伤更为严重。
格桑罗布古桑拉姆达娃次仁王琼钟浩李亚丽李康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心脏病理损伤
西藏高原地区1325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人群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1325例病例资料。结果 (1)胃镜检出率为17.09%(1325/7752),其中男性(1041例,24.54%),明显多于女性(284例,8.09%)(P<0.05);(2)胃溃疡多见于40~59岁年龄组(46.47%,270/581),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均多见于20~39岁年龄组(61.33%、360/587;56.69%、89/157);(3)藏族以胃溃疡为主(46.67%,532/1140),汉族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61.08%,113/185);(4)十二指肠溃疡以球部前壁(334/587,56.91%)多见,胃溃疡以胃角(238/581,40.96%)多见;(5)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76.83%(620/807),藏族(537/652,82.36%)明显高于汉族(83/155,53.55%)(P<0.05)。结论西藏地区消化性溃疡具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等自身的发病特点。
曹柳李康任燕
关键词:胃溃疡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