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宏松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健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房
  • 6篇血管
  • 6篇房颤
  • 5篇动脉
  • 5篇心房颤动
  • 5篇心脏
  • 4篇心房颤动患者
  • 4篇心血管
  • 4篇心血管病
  • 4篇心血管病学
  • 4篇血管病
  • 4篇血管病学
  • 4篇细胞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风湿
  • 3篇风湿性
  • 3篇风湿性心脏
  • 2篇心耳
  • 2篇心肌

机构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恩识医疗科技...

作者

  • 19篇李宏松
  • 11篇刘建平
  • 6篇陈颖敏
  • 4篇徐瑾
  • 4篇许向东
  • 3篇何奔
  • 3篇李洪波
  • 3篇陈霞
  • 1篇郑莺
  • 1篇康瑜
  • 1篇茆臻贞
  • 1篇丁旻珺
  • 1篇宋秀兰
  • 1篇郑道声
  • 1篇王彬尧
  • 1篇应小盈
  • 1篇江柳月
  • 1篇张方亮
  • 1篇黄旭元
  • 1篇李晓燕

传媒

  • 5篇家庭用药
  • 4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心脏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右心耳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受体(c-Met)表达的变化。方法将术中获取右心耳的27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8例,慢性房颤组19例,另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照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HGF、c-MetmRNA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HGF及c-Me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窦律组比较,慢性房颤组HGF表达显著下降(P<0.01)。而风心窦律组与对照组无差异。c-MetmRNA的表达三组无差异。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HGF的表达显著降低,而其受体c-Met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未见明显变化。
李宏松徐瑾李洪波陈颖敏刘建平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如何选用“人工心脏”被引量:1
2008年
人工心脏起搏器.俗称人工心脏。是通过电子脉冲发生器(简称起搏器)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心脏收缩。不仅可以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还可用于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医生根据不同的临床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类型的心脏起搏器。
李宏松刘建平
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器缓慢型心律失常快速型心律失常心脏收缩同类型
心率慢适合做消融术吗
2008年
众所周知,射频消融术是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克星,但对于心率缓慢患者是否同样可以从中受益呢?
李宏松刘建平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心率缓慢快速型心律失常
哪些人适合做射频消融术
2008年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全称是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是将电极导管经血管穿刺的针眼内送入心脏,用电生理标测技术找到心脏内异常电传导通道或异位起搏点,通过导管将100KHz-1.5MHz的射频电流导入局部心肌,使局部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异常传导通道或消灭异位起搏点的目的,从而根治心动过速。
李宏松刘建平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技术电极导管凝固性坏死血管穿刺标测技术
不同程度CHF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发病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NOD-like-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CHF患者50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23例,Ⅳ级14例;另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蛋白印迹分析测定两组受试者NLRP3、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8(IL-18)蛋白表达灰度值(O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和IL-18水平(pg/mL);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CHF组患者NLRP3、IL-1β和IL-18蛋白表达O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心功能损害加重(Ⅱ~Ⅳ),NLRP3、IL-1β和IL-18蛋白表达OD值逐渐升高,且各级心功能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亦逐渐升高,而LVEF逐渐降低,LVEDd逐渐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3、IL-1β和IL-18表达与心功能分级Ⅳ级呈线性正相关。【结论】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可能参与CHF发病过程,且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
谢启海李宏松王立芳陈霞许向东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处理被引量:1
2007年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死亡率高达40%~60%。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积极开展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s counterpulsation,IABP)的应用,已使相当一部分患者从中受益。
李宏松刘建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急性病症死亡率
心房颤动患者心耳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脑钠肽与纤维化的相关研究
2013年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脑钠肽(BNP)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术中获取右心耳的26例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10例,房颤组16例,另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例(均为窦律)作为对照组;于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心房组织胶原沉积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照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HGF、BNP的mRNA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HGF、BNP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窦律组比较,慢性房颤组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加(P<0.01),而风心病窦律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和窦律组比较,房颤组HGF、BNP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风心病窦律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HGF、BNP表达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庄端蓉陈颖敏茆臻贞李宏松徐瑾何奔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纤维化肝细胞生长因子脑钠肽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35例行心脏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200mg)分为3组,风湿性心脏病27例,其中窦性心律者8例,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者19例(≥6个月),分别列为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另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性心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测定各组心房组织中HGF、CTGF、TGF-β1与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病理染色观察右心耳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GF、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均显著增加(P〈0.05),且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与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也明显增加(P〈0.05);HGF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较对照组增加,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HGF下降明显,与对照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和CTGF的mRNA表达与左房直径和组织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CTGF、TGF-β1 mRNA表达上调。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HGF mRNA表达在心房颤动时下降,可能是使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易于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
李宏松陈颖敏李洪波徐瑾刘建平
关键词:心房颤动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经桡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急性前壁心机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5例为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35例仅常规PCI及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后1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LVEF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TIMI血流,出血事件及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经桡动脉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行性。
吴国林李宏松朱峰许向东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栓抽吸替罗非班
Smartpatch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Smartpatch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8月嘉定区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表现有胸闷心悸或黑矇、晕厥,心电图为房颤的患者30例,年龄(72±10.6)岁。同时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Smartpatch跟踪记录心电图14天,回顾分析两种方法记录的心电图结果。结果 Smartpatch贴附式超长时程心电图在房颤患者中额外心律失常检出11例,而24h动态心电图检出2例。结论 Smartpatch贴附式超长时程动态心电图在房颤患者中额外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优于24h动态心电图。
汪蓉陈颖敏许向东张方亮陈霞李宏松张文赞罗章源何奔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24H动态心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