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峰 作品数:16 被引量:117 H指数:5 供职机构: 郑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T与MRI在不同分期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的诊断对比 被引量:52 2019年 目的探讨CT与MRI在不同分期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的诊断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共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以膝关节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CT与MRI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膝半月板损伤MRI检出率为93.85%,显著优于CT检出率81.53%,I级、II级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诊断中MRI诊断准确率显著优于CT(P<0.05);关节软骨检查中MRI检出率为96.61%,显著优于CT检出率83.05%,I期、IIa期、IIb期、III期诊断准确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IV期诊断中MRI诊断率为91.67%,显著优于CT诊断率75%(P<0.05)。结论 MR诊断IV期关节软骨损伤与III级半月板损伤准确率显著优于CT,MR与CT在其余膝半月板与关节软骨损伤分级上均具有较高准确性。 田明波 刑林卿 李守峰 刘旭东关键词:膝半月板 关节软骨损伤 CT MRI 掌骨背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掌骨背皮瓣在伴有背侧皮肤缺损中的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8-2015年,对19例因机器绞伤、碾轧伤、挤伤等伴有背侧皮肤缺损断指进行再植,在不缩短指骨的情况下用携带手背静脉及掌骨背动脉伴行静脉的掌骨背皮瓣重建断指静脉回流并修复缺损创面.结果 19例断指术后18例成活,其中1例出现动脉危象,经探查后好转;1例指体坏死,皮瓣成活;成活指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伴有背侧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在不缩短指骨的情况下应用掌骨背动脉皮瓣修复创面及重建指体静脉回流,效果满意,即提高断指成活率,又保留了断指的长度. 李守峰 田明波 郭小磊 宋文超关键词:断指再植 指背皮肤缺损 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外踝骨折术后软组织损伤患者感觉恢复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外踝骨折术后软组织损伤患者感觉恢复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将新密市中医院和郑州人民医院外踝骨折术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81例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观察组41例接受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感觉恢复状况及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段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觉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可通过减轻外踝骨折术后软组织损伤患者疼痛,促使感觉神经恢复,改善踝关节功能,以提高治疗效果。 詹伟杰 李守峰关键词:胫腓骨骨折 踝关节功能 两种方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和交腿皮瓣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外固定架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传统交腿带蒂皮瓣修复;观察组47例,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时间、踝关节功能、皮瓣成活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较对照组78.26%高(P<0.05);观察组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各维度Kofoed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1%,较对照组23.91%低(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可缩短其恢复时间,提高皮瓣成活率,改善踝关节功能,提升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 詹伟杰 李守峰关键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踝关节功能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颈椎病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技巧、临床疗效及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ArthroCare system 2000射频消融仪,在C形臂X线透视机引导下,对20例颈椎病施以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微创治疗。其中椎间盘突出症15例,交感型颈椎病4例,脊髓型1例。单节段者4例,双节段及多节段者共16例,其中多节段者均根据定位体征及MRI影像选作其中2个节段。术后均随访1~6月。结果 20例中,其中显效16例,有效4例,近期有效率近100%。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创伤小、安全、近期有效率高,其适应证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李玉华 邢林卿 刘斌 田明波 李守峰 宋文超关键词:髓核成形术 颈椎病 微创手术 研究内镜椎板间入路与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对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与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功能障碍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QOL评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唐司亚 田明波 李守峰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手指末节I型组织块离断无静脉吻合再植手术体会 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I型组织块离断无静脉吻合再植手术治疗过程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共收治手指末节组织块离断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全部为末节甲根平面以远的I型离断,切割伤3例,挤压伤4例,电锯伤6例,剪切伤2例;伤指指别:拇指1例,示指4例,中指7例,环指3例,其中合并相邻指体皮肤撕脱3例,末节开放骨折及甲床损伤4例;离断组织块大小为1.0 cm×0.7 cm×0.5 cm^1.8 cm×2.0 cm×0.8 cm,离断组织块相对完整,离断近端指体创面经清创后缺损不大。均行急诊原位再植术,因无静脉可吻合,单纯只吻合1~2条细小指掌侧固有动脉,7例合并伤同时一期急诊修复。术后患肢石膏托固定制动、保温,给予抗感染、抗凝、抗痉挛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再植组织块色泽、张力等血运情况。术后15例全部通过电话、微信传输图片及门诊随访,观察再植组织块成活情况、手指外形、功能评定、感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结果15例15指离断组织块,其中13例顺利成活,2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换药拆线减压后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患指均成活,指尖圆润,骨折愈合良好,指甲生长良好,外形、功能与健侧相似,TPD为4~6 mm,DIP屈、伸活动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对拇、手指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3例。结论甲根平面以远离断组织块短小,再植后自身毛细血管网及静脉回流建立快,只要有可供吻合的指掌侧固有动脉,即可进行再植,成活率高,能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手指外观和功能。 李守峰 田明波 周志胜 祝怡飞关键词:手指末节 再植术 静脉吻合 关节镜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骨科2019-02-2021-02收治的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空心钉内固定的复位方法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切开复位组)和关节镜辅助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组(撬拨复位组),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术前、术后6个月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标准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统计术后随访期间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并发症的发生率。末次随访,根据Lysholm评分系统[5]评估手术优良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HSS评分、GQOLI-74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撬拨复位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切开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期间,撬拨复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撬拨复位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肯定,且并发症少,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周志胜 刘旭东 李守峰 田明波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经皮撬拨复位 空心钉内固定 膝关节功能 地黄骨痛康胶囊联合低频脉冲导入双氯芬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地黄骨痛康胶囊联合低频脉冲导入双氯芬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医院收治的68例膝骨性关节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黄骨痛康胶囊联合低频脉冲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两组患者1个疗效为7 d,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中医症状积分,膝关节功能,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数字(NR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TNF-α、IL-1和IL-6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NR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TNF-α、IL-1和IL-6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骨痛康胶囊联合低频脉冲导入双氯芬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不仅能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同时还能缓解关节疼痛及改善炎性反应。 李守峰 田明波 周志胜 刘旭东 王朝东关键词:双氯芬酸 膝骨性关节炎 浮针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对23例初次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浮针疗法进行术后镇痛。男9例,女14例;年龄51~79岁,中位数66岁;左侧12例,右侧11例。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参照《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基础方案进行功能锻炼,并在术后1 d参照《浮针医学纲要》中膝痛的治疗操作方法开始浮针治疗。浮针治疗每间隔2日治疗1次,共治疗5次。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3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患膝屈伸活动至最大范围时的疼痛情况,采用肌肉动员能力评定系统测定并计算股四头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MVIC)相对肌力值,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The American Knee Society,AKS)评分评价患膝功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的浮针治疗,并随访至术后3周。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患膝屈伸活动至最大范围时疼痛VAS评分,术前1 d(6.54±1.13)分、术后1周(4.77±0.78)分、术后3周(3.70±0.77)分;股四头肌MVIC相对肌力值,术前1 d 0.24±0.04、术后1周0.29±0.03、术后3周0.32±0.02;患膝AKS评分,术前1 d(37.78±14.66)分、术后1周(52.63±9.17)分、术后3周(77.30±7.24)分。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皮肤麻木及大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浮针疗法可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促进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改善患膝功能,且安全性高。 田明波 黄娟 祝怡飞 叶森 罗莹 唐司亚 李守峰关键词: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