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洁
-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急性布鲁菌病患者121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新疆布鲁菌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做到早期预防。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9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布鲁菌病患者121例,分析入选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确诊为急性期布鲁菌病的121例患者中,男性92例(76.03%),女性29例(23.97%),男、女性别比为3.14∶1.00。病例平均年龄为(44.52±11.78)岁,发病时间主要在4—6月,主要职业是农民,其次是牛羊养殖户,明确与牛羊有接触者79例(65.29%)。发热时间最短为7 d,最长的间断发热3个多月,以下午、夜间明显,低热37.3℃~<38.0℃24例(19.83%),中度热38.0℃~<39.0℃52例(42.98%),≥39.0℃者29例(23.97%),无发热者16例(13.22%)。部分患者出现畏寒、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多汗等症状。患者中WBC正常73例(60.33%),WBC增多30例(24.79%),WBC减少18例(14.88%),hsPCR增高82例(67.77%),PCT增高63例(52.07%),ALT增高51例(42.15%),AST增高47例(38.84%),AKP增高38例(31.04%),γ-GT增高45例(37.19%),HB降低13例(10.74%),PLT减少16例(13.22%),ESR增高83例(68.60%)。主要并发症有骨关节炎41例(33.88%),睾丸炎或附睾炎6例(4.96%),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5例(4.13%),心内膜炎或心包炎3例(2.48%)。121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急性布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是与牛羊有直接接触的农民,主要症状是发热,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
- 詹爱琴向梅李冰洁卢丽君李新梅左维泽谢松松居马百克
- 关键词:布鲁菌病急性并发症发热
- IFN-α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亚群Tim-3表达水平的影响
- 目的:观察应用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细胞频数及各亚群上Tim-3表达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丙肝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各亚群频数及膜表面Tim...
- 左维泽李冰洁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自然杀伤细胞CD100表达水平变化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中NK细胞、NK细胞亚群百分率及活化因子CD100表达水平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外周血中NK细胞、NK细胞亚群频率及膜型CD100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100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CD100与谷丙转氨酶(ALT)、HCV-R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HCV感染患者CD56dimNK亚群百分率降低,而CD56neg亚群比率升高(P<0.05);抗病毒治疗后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者,CD56bright亚群百分率升高,CD56neg亚群比率显著降低(P<0.05);停药后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者,总NK细胞及亚群频率恢复正常。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HCV感染患者血清中sCD100水平显著降低(P<0.05);膜型CD100表达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经抗病毒治疗获得EVR者,sCD100及膜型CD10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获得SVR者又降至正常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NK细胞CD100表达与ALT水平呈正相关,与HCV-RNA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100表达降低与HCV持续感染有一定关系,并参与NK细胞对HCV清除。
- 何瑜李冰洁周云张颖郭永红纪光晰范超贾战生
- 关键词: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自然杀伤细胞抗病毒治疗
-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reg/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reg/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2019年8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收治的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n=90)、观察组(n=110),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评定2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Treg细胞、Th17细胞表达率、外周血浆细胞因子IL-35、IL-17浓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Treg细胞、Th17细胞表达率、外周血浆细胞因子IL-35、IL-17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Treg细胞、Th17细胞表达率、外周血浆细胞因子IL-35、IL-17浓度改善显著,P<0.05;其二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较高,P<0.05;HBeAg转阴率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可在易于改善患者的Treg细胞、Th17细胞表达率、外周血浆细胞因子IL-35、IL-17浓度,提升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值得临床深究与采纳。
- 詹爱琴陈春丽安轶徐艳秋杨秀琴李冰洁左维泽
-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
-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重度患者疗效及其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Th17(Treg/Th17)的变化。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科诊治的CHB重度患者80例,被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30),给予对照组护肝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结果在治疗30天末,观察组血清AST为(124.2±10.2)U/L,显著低于对照组[(179.3±13.5)U/L,P<0.05],ALT为(105.1±10.8)U/L,显著低于对照组[(135.6±14.8)U/L),P<0.05],TBIL为(34.8±4.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5.0±5.2)μmol/L,P<0.05];观察组血清TNF-α为(10.2±2.8)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5±2.5)ng/L,P<0.05],IL-4为(49.1±7.2)ng/L,显著低于对照组[(62.2±6.2)ng/L,P<0.05],IL-10为(13.6±2.8)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9.3±3.2)ng/L,P<0.05],而IL-2为(168.2±15.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42.2±14.0)ng/L,P<0.05];观察组外周血Treg细胞为(3.1±0.4)%,显著低于对照组[(5.9±0.5)%,P<0.05],Th17细胞百分比为(3.2±0.4)%,显著低于对照组[(4.9±0.5)%,P<0.05],Treg/Th17细胞比值为(0.9±0.1)%,显著低于对照组[(1.2±0.3)%,P<0.05];观察组血CD4^+为(42.2±4.3)%,显著高于对照组[(38.2±3.9)%,P<0.05],CD8^+为(21.2±2.9)%,显著低于对照组[(26.2±2.2)%,P<0.05],CD4^+/CD8^+比值为(1.8±0.2),显著高于对照组[(1.6±0.5),P<0.05];观察组有45例(90.0%)患者病情好转,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效果明显,促进了肝功能恢复,改善了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减轻了机体炎症反应。
- 詹爱琴陈春丽朱庆峰李冰洁左维泽卢丽君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异甘草酸镁调节性T淋巴细胞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Tim-3表达的影响
- <正>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频率及膜表面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20例CH...
- 李冰洁左维泽何瑜张颖郭永红贾战生
- 文献传递
- 基于在线教学背景下测量学课程虚拟仿真教学初探被引量:8
- 2020年
- 网络信息化新手段结合是去传统教学单一化的有效方法。测量学课程不仅包含理论教学环节,还包含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环节,理论和实践结合性强;将测量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讲解,在实验教学环节引入虚拟仿真教学,能够巩固理论教学成果,进而提高教学整体效果。
- 李小龙李冰洁
- 关键词:测量学高等教育教学方法
- NK细胞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据统计,全球约3%的人群感染HCV,少数自愈,约55%5%的患者发展为慢性感染。病毒持续感染超过20年以上,少数发展为终末期肝病,如...
- 李冰洁贾战生何瑜左维泽
- 文献传递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Tim-3表达的影响
- <正>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频率及膜表面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20例C...
- 李冰洁左维泽何瑜张颖郭永红贾战生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淋巴细胞TIM-3外周血
- 文献传递
- HCV通过上调A20/ABIN1表达抑制M1巨噬细胞极化
- 目的:在HCV感染者中,机体对抗HCV的应答经常伴随着谷丙转胺酶的升高,但这种升高却不能有效的诱导对病毒产生清除作用的炎症反应.表明HCV对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机体炎症反应主要由M1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通...
- 范超张颖周云李冰洁何瑜郭永红贾战生
- 关键词:H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