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尚 作品数:17 被引量:50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乳头状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总结乳头状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2001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肾癌患者1005例,其中手术治疗的乳头状肾癌患者72例(7.2%),男60例,女12例。中位年龄50岁(21—75岁)。肿瘤中位直径5.8cm(0.5~24.0cm)。52例无症状;20例有症状者中血尿14例,腰痛6例。行开放手术63例(87.5%),腹腔镜手术9例(12.5%)。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8例(66.7%),肾部分切除术24例(33.3%)。总结乳头状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与乳头状肾癌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16例,远处转移2例。病理分型:I型11例(15.3%),Ⅱ型61例(84.7%)。11例I型的Fuhrman分级均为I级;61例Ⅱ型的Fuhrman分级为Ⅱ级36例,Ⅲ级15例,Ⅳ级10例。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7—146个月),10例死于肾癌,1例死于心力衰竭,余61例存活。本组72例总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8.6%(10例死亡),其中I型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100.0%,Ⅱ型为75.5%(10例死亡)。Fuhrman分级I一Ⅳ级患者的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00.0%(无死亡)、83.5%(4例死亡)、78.8%(2例死亡)和31.3%(4例死亡)。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肿瘤直径(HR=1.141,P=0.019)和Fuhrman分级(HR=3.034,P=0.004)是本组乳头状肾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与I型乳头状肾癌相比,Ⅱ型乳头状肾癌的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本组乳头状肾癌患者的肿瘤直径和Fuhrman分级是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张志凌 曹云 李再尚 蒋丽娟 李永红 周芳坚关键词:肾癌 预后 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理由和结果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的肿瘤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04例临床分期≤N2阴茎癌患者施行了201侧次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采用经典根治术清扫范围,腹股沟浅组淋巴结整块清除。打开股管前方筛筋膜后清扫深组淋巴结,阔筋膜完整保留并与皮下组织点状缝合,未行缝匠肌转位。分析患者的生存、局部复发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2.5枚/侧。1例(1%)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阔筋膜边界以外的局部复发。3年总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2.1%,其中pN0、pN1、pN2、pN3患者分别为100%、91.3%、80.0%和33.3%。共59次并发症发生(29.3%),包括切口感染(2.5%)、皮瓣坏死(5.5%)、淋巴肿(11.8%)、血清肿(1.5%)、淋巴囊肿(5.0%)、感觉异常(3.5%)和深静脉血栓形成(0.5%)。结论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无淋巴结外侵犯的阴茎癌其控瘤效果与经典根治术相似,但并发症明显减少。 尧凯 邹子君 李再尚 周芳坚 秦自科 刘卓炜 李永红 韩辉关键词: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阴茎肿瘤 阔筋膜 阴茎鳞癌患者术前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及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阴茎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2007年11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24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李再尚 尧凯 李永红 赵齐 陈鹏 王斌 米其武 邓创忠 陈洁平 刘卓炜 秦自科 韩辉 周芳坚第7版阴茎癌病理N分期验证:单中心110例患者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第7版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阴茎癌病理N分期是否具有更好的预测预后价值。【方法】1999年到2012年共110例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按照第6版和7版UICCAJCC病理N分期系统分期。Kaplan-Meier法进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预测模型比较,概率比卡方检验(LR)、AIC标准和c-index一致性系数作为预测模型的评估标准。【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第6版分期pN1、pN2、pN3患者的3年DSS分别为89.6%、55.2%和32.5%,pN2与pN3患者之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按照第7版病理N分期标准,旧版pN2期患者中16例升期为pN3,6例pN3期患者降期为pN2。第7版分期pN1,pN2,pN3患者的3年DSS分别为89.6%、65.0%和31.2%,各组之间的D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结外侵犯和结内转移患者,3年DSS分别为73.1%和23.9%(P<0.001)。模型评估结果显示第7版病理N分期系统具有更好的预测预后准确度。【结论】UICC-AJCC第7版病理N分期能更好地预测阴茎癌患者预后。 李再尚 韩辉 周芳坚 秦自科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关键词:阴茎肿瘤 肿瘤分期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切除 酪蛋白激酶2催化亚单位对雄激素受体信号转运表达的参与作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酪蛋白激酶2(CK2)催化亚单位是否都参与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受体信号转运表达.方法 CK2选择性抑制剂四溴肉桂酸(TBCA)和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应用到多种前列腺癌细胞株进行检测,探讨CK2不同催化亚单位在雄激素受体(AR)信号传导的作用.萤光素酶基因报道分析检测雄激素受体反式激活,免疫荧光方法检测AR核定位以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R介导的基因表达.结果 TBCA阻断AR核转位和基因表达(P〈0.01).雄激素反应元件荧光素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CK2α和CK2α'siRNA都显著减弱R1881(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 刺激引发的前列腺癌细胞活性(38.5与31.4),2种CK2催化亚单位都参与雄激素刺激的核转位和AR介导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 CK2亚单位CK2α和CK2α'都参与了雄激素受体信号转运表达. 尧凯 高晓燕 黄必军 李再尚 周芳坚 李本义 韩辉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受体 阴道转移性肾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6年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表现多样,超过半数患者无原发症状[1]。自1906年首例阴道转移的肾癌病例报道以来,罕有报道。这类患者的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仅19个月[2]。我院2014年1月收治1例阴道转移性肾癌,靶向治疗后无瘤生存达23月余,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陈洁平 尧凯 李再尚 周芳坚 韩辉关键词:转移性肾癌 阴道转移 文献复习 中位生存期 泌尿系统 阴茎癌根治术淋巴结清除数目和密度对预后预测意义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淋巴结数目及密度(lymph node density,LND)对阴茎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01-01-2012-12-31146例接受改良根治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阴茎癌患者,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46例阴茎癌患者随访3~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淋巴结清除5~53枚,清除中位数22枚。以清除淋巴结数目16枚为界值,总体患者≥16枚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为82.1%,与〈16枚5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淋巴结阴性(pN。)患者≥16枚5年DSS为92.1%,与〈16枚5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一0.026。ROC曲线结果显示,LND在16%阈值时最有预测预后价值,淋巴结阳性(pN+)患者LND〈16%和≥16%的5年DSS分别为80.6%和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数目(P=0.019)、T分期(P=0.012)和辅助治疗(P=0.009)是总体患者的预后因素,淋巴结数目(P=0.005)和T分期(P=0.036)是pN。患者预后因素,LND(P=0.001)是pN+患者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LND是预测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的唯一独立因素,P=0.031。结论:淋巴结清除数目≥16枚能显著改善淋巴结阴性患者DSS,LND是预测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但尚需外部资料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李再尚 韩辉 邹子君 周芳坚 秦自科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关键词:阴茎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腹股沟 预后 CK2抑制剂四溴肉桂酸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人工合成CK2选择性抑制剂四溴肉桂(TBCA),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 CK2选择性抑制剂TBCA应用到多种前列腺癌细胞系,Alamar blue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意义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低剂量(<25μmol)TBCA干预下未发现细胞聚集和分离,而在高剂量(>50μmol)则可观察到细胞明显分离,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P<0.05),半抑制浓度值(IC50)为25μmol。TBCA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停滞在G2/M期细胞周期。结论 TBC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 尧凯 高晓燕 黄必军 李再尚 周芳坚 李本义 韩辉关键词: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雄激素受体 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在中国人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目的 探讨加入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个数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侧数的阴茎癌改良病理N分期在中国人群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系统回顾1999年3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246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 李再尚 尧凯 陈鹏 王斌 米其武 赵齐 邓创忠 陈洁平 李永红 刘卓炜 秦自科 周芳坚 韩辉阴茎癌改良pN2分期预后意义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将国际抗癌协会一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UnionforInternationalCancerControl-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UICC-AJCC)第7版阴茎癌病理N2(pN2)期分为pN2a期(单侧多发腹股沟淋巴结结内转移)和pN2b期(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结内转移),探讨阴茎癌改良pN2分期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12-01-2012-06-30收治的153例阴茎癌患者资料。将pN2期患者,按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侧数分为pNza和pN2b两组,分析pN2a和pN2b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specificsurrival,DSS)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第7版pN分期和改良pN分期系统比较。采用x2值、AIc标准和c-index一致性系数比较预测预后准确度。结果:71例患者病理确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并纳入研究。清除淋巴结中位数为22(5~53)个,其中阳性淋巴结中位数3(1~16)个。pNl患者21例(29.6%),3年DSS为94.4%;pN2患者33例(46.5%),3年DSS为69.6%;pN3患者17例(23.9%),3年DSS为27.2%。按照改良的病理N2分期标准,pN2。期的3年DSS为84.7%(19例);pN2b期的3年DSS为50.1%(14例),两组之间的D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计入淋巴结转移侧数的阴茎癌改良病理N2分期系统在预测预后方面的准确性显著增加。结论:阴茎癌改良pN2分期较第7版阴茎癌pN2分期能更好地预测疾病特异生存率,但尚需外部资料验证以进一步明确其有效性。 李再尚 韩辉 邹子君 周芳坚 秦自科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关键词:阴茎肿瘤 肿瘤分期 淋巴结转移 预后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