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兆敏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4篇切除
  • 3篇食管癌
  • 2篇医生
  • 2篇引孔
  • 2篇油缸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吻合口
  • 2篇吻合术
  • 2篇吸引器
  • 2篇吸引头
  • 2篇夹持
  • 2篇管状
  • 2篇管状胃
  • 2篇合口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侧侧
  • 2篇侧侧吻合

机构

  • 8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临沂医学专科...

作者

  • 8篇李兆敏
  • 7篇张永明
  • 5篇李辉
  • 5篇张百江
  • 3篇张爱新
  • 2篇杨文锋
  • 2篇李子海
  • 1篇赵凤玲
  • 1篇陈久成
  • 1篇张利民
  • 1篇杨瑞森
  • 1篇宋平平
  • 1篇李道堂
  • 1篇刘曙光
  • 1篇梁华玲
  • 1篇柳永蕾
  • 1篇刘阳
  • 1篇迟庆美

传媒

  • 2篇齐鲁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5
  • 2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属于医学相关技术设备领域。主要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所述吸引头上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块的后端...
李辉张永明李兆敏张爱新李子海张百江
文献传递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属于医学相关技术设备领域。主要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所述吸引头上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块的后端...
李辉张永明李兆敏张爱新李子海张百江
文献传递
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效果观察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观察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对21例食管癌患者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将胃做成管状,经食管床于主动脉弓上行食管胃全侧侧吻合。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术后2周复查吻合口均通畅;术后随诊0.5~2 a,均未见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癌手术中应用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术可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张永明杨文锋李兆敏李辉宋平平
关键词:食管癌侧侧吻合术食管癌切除术吻合口狭窄管状胃
腹直肌肌蒂皮瓣一期乳房重建术的护理被引量:1
1999年
手术为早、中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乳腺癌行乳房切除后所致的胸壁畸形,给女性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康复后患者的家庭生活及社会活动。由于临床Ⅰ、Ⅱ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多不需进行全胸壁放射治疗,故乳房重建在选择性Ⅰ、Ⅱ期病...
赵凤玲柳永蕾李兆敏梁华玲
关键词:乳房切除腹直肌护理乳腺癌
胃大部切除后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附24 例报告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手术方式、处理要点和预后。方法:1989 年1 月~1997 年12 月24 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其中食管癌15 例,贲门癌9例。残胃代食管3 例,空肠代食管胃7 例,回结肠代食管胃5 例,结肠代食管胃经胸骨后颈部吻合9 例。结果:胸腔内吻合15 例,1 例发生吻合漏(6 .7 % ) ,第19 天死亡,颈部吻合9 例,2 例发生吻合口漏(22 .2 % ) ,无死亡。1 年生存率为86 .7 % ,3 年生存率为53 .3 % 。结论:结肠经胸骨后代食管胃是颈部吻合较理想的选择,胸腔内吻合可视具体情况选择残胃、空肠、回结肠代食管胃。
张永明迟庆美李兆敏张百江杨瑞森陈久成张利民李道堂高洪军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
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食管切除手术中的游离牵引装置,包括:具有前端及后端的可弯曲本体;置于可弯曲本体一端并异于所述可弯曲本体截面积的变径段;位于所述可弯曲本体另一端并用于紧固所述变径段的空间;所述变径段插入所述空间后则可弯曲...
张永明李辉李兆敏张爱新刘阳张百江
文献传递
陈旧性肺梗死误诊一例报告
2005年
张永明李兆敏
关键词:肺梗死误诊肺占位性病变肺上叶尖后段饮酒嗜好胸膜凹陷征
食管胃侧侧吻合术预防胸段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胸段食管癌应用食管胃侧侧吻合方法预防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2-01-2014-07-31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1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食管胃侧侧吻合组70例,术中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采用直线型缝合器纵向缝合食管胃吻合口后壁,使吻合口后壁延长至≥5cm。同期90例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常规吻合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术后情况,纤维胃镜和造影评估吻合口面积。结果食管胃侧侧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43%(1/70),低于手工吻合组的14.47%(11/76),χ2=8.220,P=0.004;也低于机械环形吻合组的14.29%(2/14),χ2=5.600,P=0.018。食管胃侧侧吻合组术后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86%(2/70),低于手工吻合组的13.16%(10/76),χ2=5.125,P=0.024;也低于机械环形吻合组的14.29%(2/14),χ2=3.360,P=0.067。食管管状胃全侧侧吻合口面积为(2.45±0.12)cm2,端端+侧侧吻合口面积为(2.05±0.10)cm2,大于Gambee’s吻合的(1.25±0.18)cm2,t=39.174,P=0.001;也大于机械环形吻合的(1.45±0.35)cm2,t=17.054,P=0.001。食管胃侧侧吻合组的胸胃综合征发生率为5.71%(4/70),低于常规吻合组的12.22%(11/90),χ2=3.106,P=0.078;颈部手工吻合方法切除食管长度明显长于侧侧吻合组,t=5.283,P=0.011;食管胃侧侧吻合组术后9例轻度返流,1例中度返流,占14.28%(10/70);相比常规吻合,食管胃侧侧吻合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55,P=0.081。结论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术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
李辉张永明杨文锋李兆敏刘曙光张百江
关键词:食管癌侧侧吻合术管状胃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