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红素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保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文学
  • 2篇作家
  • 2篇文化
  • 2篇文明
  • 1篇地域文化
  • 1篇东方文化
  • 1篇东方文明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超越
  • 1篇幽默
  • 1篇幽默文学
  • 1篇日本作家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作用
  • 1篇神话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视角
  • 1篇苏联文学
  • 1篇内向化
  • 1篇农业

机构

  • 6篇保定师范专科...
  • 2篇保定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朱红素
  • 1篇贾俊民

传媒

  • 2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保定师专学报
  • 1篇河北软件职业...
  • 1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莫言文学创作路径解读
2013年
莫言的获奖与其文学创作路径有着密切的关联。地域文化的创作视野、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的神奇世界、自我与艺术的超越,经由这些路径,莫言走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朱红素
关键词:地域文化文学传统艺术超越
《吉檀迦利》: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杰作
2010年
《吉檀迦利》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杰出代表作。本文仅从文化角度审视作品的深层含义。认为《吉檀迦利》既继承了美丽而新鲜的东方文明,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方文化的营养与精华,同时还自然地融合了东西方认同的宽容精神,使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泰戈尔登上诺贝尔文学领奖台是当之无愧的。
朱红素
关键词:《吉檀迦利》东方文明宽容精神
大江健三郎的森林意识被引量:8
1997年
大江健三郎是199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他的森林意识,表现了他创作的独有个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其一,他的森林意识的形成与他生活的经历与时代条件有关;其二,他的森林意识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作者对当代日本社会的一种认知方式;其三,他的森林意识作为独特思维的宇宙,形成了文学创作中的三种特征。
朱红素
关键词: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
东方文化的双重超越与未来命运
2002年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要求正处在转型中的东方文化实现双重超越———在继续完成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的同时 ,还要举步向新的后现代文明迈进。这种超越 ,是东方文化对传统东方文明的解构和与新文明的同构过程。东方文化将在这一过程中 ,实现自我改造与提升 ,在 2
朱红素贾俊民
关键词: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农业文明
左琴科幽默艺术理论探析被引量:1
2000年
左琴科的幽默艺术理论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对幽默讽刺的客观要求,揭示了幽默文学的社会作用,指出了幽默文学的创作源泉与动力 ,因而奠定了左琴科“开创苏联幽默散文的先驱”
朱红素
关键词:左琴科苏联文学幽默文学社会作用
中国、希腊神话文化特征阐释被引量:1
2003年
中国和希腊神话作为两个伟大民族文化的发源和民族意识的深沉积淀,表现出不同的神话文化特征。通过对价值取向、思维走势和性别崇拜的阐释,揭示两种文化的特质,为研究中希文化提供独特的学术视角。
朱红素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意识
爱与美的研究与比较文学结缘——《“爱”与“美”——王统照研究》评介被引量:1
2007年
阎奇男先生的《“爱”与“美”——王统照研究》是王统照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从王统照的文艺观、文学创作和比较理论,挖掘出“爱”与“美”是王统照的灵魂,而这种爱与美的研究是与比较文学结缘的。
朱红素
关键词:爱与美比较文学
试论20世纪欧美作家审美视角的内向化
2000年
欧美作家审美内向化有其社会、思想和审美的深刻根源;作为20世纪的文学主潮,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家的审美视角都表现了这一特点;作家审美视角的内向化,打破了传统文学封闭结构,为文学发展开辟了新的艺术领域,增加了作品的容量和力度。
朱红素韩颖
关键词:欧美文学审美视角内向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