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丰村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型
  • 4篇肝炎病毒
  • 4篇HBSAG
  • 4篇病毒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免疫法
  • 3篇时间分辨荧光
  • 3篇时间分辨荧光...
  • 3篇时间分辨荧光...
  • 3篇献血
  • 3篇献血员
  • 3篇免疫
  • 3篇免疫法
  • 2篇对变应性鼻炎
  • 2篇血清

机构

  • 14篇温州市中医院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朱丰村
  • 6篇叶瑾
  • 5篇姜跃炜
  • 3篇赵龙友
  • 3篇奚经巧
  • 3篇曾云祥
  • 2篇赵义造
  • 2篇金晓立
  • 2篇郑士立
  • 2篇刘刚
  • 2篇应雪琴
  • 2篇黄加云
  • 2篇蔡文品
  • 2篇葛佳伊
  • 2篇白微
  • 1篇郭跃丽
  • 1篇孔万仲
  • 1篇杜季梅
  • 1篇许建平
  • 1篇陈红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2007年浙...
  • 1篇2007年浙...
  • 1篇2009年浙...
  • 1篇2015浙江...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IL-4及IFN-γ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IL-4及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Ⅰ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电针组大鼠以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继之鼻局部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正常组大鼠以生理盐水代替卵清蛋白,其余方法相同。采集大鼠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γ水平,比较治疗前后IL-4、IFN-γ水平。结果:①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和电针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电针组组间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IL-4水平明显升高、IFN-γ水平显著下降。②正常组、模型组同期正常饲养前后比较,IL-4、IFN-γ水平在观察期间没有变化(P>0.05);氯雷他定组、电针组治疗前后,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治疗后分别与模型组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L-4水平迅速下降、IFN-γ水平显著升高。③治疗后氯雷他定组与电针组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下调变应性鼻炎大鼠IL-4及上调IFN-γ水平,维持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此可能为电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赵义造黄益灯黄加云朱丰村郑士立刘刚应雪琴葛佳伊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电针IL-4IFN-Γ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筛选献血员HBsAg的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证据之一,检测 HBsAg 是采供血机构筛选献血员、防止 HBV 经输血传播的重要措施。目前采供血机构普遍采用酶标记免疫检测技术(ELISA)法,但 E...
奚经巧叶瑾赵龙友朱丰村姜跃炜
文献传递
穿通支原体感染对肿瘤浸润及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感染对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肿瘤患者血清共计93例,包括膀胱移行细胞癌53例、直肠癌40例;与对照组99例,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膀胱炎3...
朱丰村周丽萍
文献传递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筛选献血员HBsAg 的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证据之一,检测 HBsAg是采供血机构筛选献血员、防止HBV经输血传播的重要措施。目前采供血机构普遍采用酶标记免疫检测技术(ELISA)法,但ELISA...
奚经巧叶瑾赵龙友朱丰村姜跃炜
关键词:HBSAG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输血传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定量HBsAg与HBV-DNA及肝功能指标间相关性的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定量检测结果分布状况及其与HBV-DNA和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77例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组115例、HBeAg阴性组62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定量检测HBsA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BV-DNA,贝克曼AU6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ALP、γ-GT).统计分析组间HBsAg与HBV-DNA含量的差异性,各组内血清HBsAg与HBV-DNA及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数据以中位数与四分位数表示,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中HBsAg与HBV-DNA含量(对数转换后表示)分别为4678.5 IU/ml(2806,6128.7)、2770.0IU/ml(1228,5440);5.56(3.86,7.54)、3.66(3.16,4.5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BeAg阳性组中HBsAg与HBV-DNA总体存在相关性(r=0.537,P<0.01),在HBV-DNA处于103 ~ 105、105~ 107、> 107IU/ml复制量时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205、0.443、0.712(P均<0.05).HBeAg阴性组HBsAg与HBV-DNA间相关系数为0.22,P=0.083;在HBV-DNA≤104IU/ml与>104IU/ml复制量时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03和0.08;在ALT、AST升高与正常时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23和0.17.两组定量HBsAg与主要肝功能指标ALT、AST、ALP、γ-GT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含量可反映HBV-DNA复制程度,可辅助衡量肝脏炎症状况.
蔡文品朱丰村赵春
关键词:HBV-DNA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204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耐药性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其基因型。方法收集2018—2020年温州市4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CRE共204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初筛金属酶,用双纸片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 C酶。采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所有经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初筛得到的阳性表型结果行进一步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的blaKPC、blaNDM、blaCTX-M、blaTEM、blaSHV基因,并测序。结果204株CR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99.4%)、头孢吡肟(95.6%)、厄他培南(94.8%)、头孢替坦(93.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0.6%)、亚胺培南(89.4%)、环丙沙星(83.6%)、左氧氟沙星(80.8%)、呋喃妥因(68.8%)、复方磺胺甲噁唑(53.5%)、庆大霉素(51.4%)、妥布霉素(47.5%)、阿米卡星(37.8%)。有158株(77.45%)CRE产碳青霉烯酶,其中KPC型144株、NDM型25株。25株blaNDM阳性CRE中,有11株同时携带blaKPC-2,有14株同时携带blaTEM,有10株同时携带blaSHV,有3株同时携带5种耐药基因。blaNDM阳性菌株中存在blaNDM-1、blaNDM-4、blaNDM-5共3种亚型。结论CRE耐药基因型复杂,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持续跟踪监测CRE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用药方案。
朱丰村曾云祥金晓立曾添黄天鹏林枝周林双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耐药性
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设置灰区的探讨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体ELISA法的&quot;灰区&quot;设定值,以及与化学发光法的相关性.方法: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定值质控血清为标本对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线性相关试验,同时用ELISA试剂...
姜跃炜叶瑾朱丰村白微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筛选献血员HBsAg的研究
2007年
奚经巧叶瑾赵龙友朱丰村姜跃炜
关键词:血清HBSAG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83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菌耐药性分析及其相关的基因型检测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浙江省部分地区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菌耐药性及其相关的基因型。方法收集2014年01月至2018年1月间温州市杭州市5家医院细菌培养非重复菌株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耐药)肠杆菌...
曾云祥朱丰村孔万仲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导致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特点及其荚膜血清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55例KP感染所致CRBSI患者,根据分离出KP菌株类型分为hvKP组50例、普通肺炎克雷伯菌(cKP)组105例。比较hvKP、cKP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检出荚膜血清型分布,并分析hvKP的MLST分布。结果 hvKP菌株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低于cKP菌株(P<0.05);hvKP荚膜血清型K1、K2检出率为52.00%、34.00%,高于cKP(P<0.05);50株hvKP MLST分型以ST23、ST86、ST65为主,分别占32.00%、20.00%、16.00%。结论 引起CRBSI的hvKP菌株相比cKP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其荚膜血清型分布以K1、K2为主,MLST分型以ST23、ST86、ST65为主。
金晓立胡杨妃曾云祥朱丰村许建平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多位点序列分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