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捷
- 作品数:52 被引量:18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 1999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对158例甲状腺癌中55例术后复发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手术方式及术后甲状腺癌的治疗等8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癌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病理类型、侵润程度及手术方式与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认为在治疗甲状腺癌中必须综合考虑几个与复发有关的因素,以便减少复发。
- 曾先捷莫立根许坚张哲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复发
- 内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附178例报告)被引量:5
- 1999年
- 本文对178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分内科组、外科组、基底节出血内科组、基底节出血外科组进行治疗比较;结果:在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15~12,5~3水平时,外科各组(含基底节组)GOS评价的预后与内科相应各组无差异,而GCS11~6时,外科组与外科基底节组GOS评定预后的程度均优于内科相应组。提示意识障碍较轻和严重时,内、外科疗效相似,而GCS为11~6时,应优先考虑超早期、早期手术治疗。
- 姚洁民曾先捷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治疗疗效比较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 2 0 0 2年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 89例 ,时间 5~ 196个月 ,平均 6 8 9个月。复发 5例 ,无死亡 ,未发现远处转移。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而发现微小癌 38例 ,另 5 1例术前怀疑为癌 ,经活检发现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4 0例 ,最多发生在颈深上、中组和气管食管沟组淋巴结。腺叶多发结节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节。不同大小的原发肿瘤 (≤ 5mm ;>5mm)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其差异有显著性。是否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对局部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 ,疗效是同样的。建议区分两类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一类良性进展 ,应以保守性手术为主 ;另一类侵袭性进展 ,有不良预后 ,应行积极的手术方式。
- 许坚曾先捷杨荣宁莫立根杨剑波李伟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生物学行为
- 脑胶质瘤中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 2000年
- 探讨 P5 3、Bcl- 2、Bax蛋白在脑胶质瘤表达水平以及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染色法检测 47例脑胶质瘤组织中 P5 3、Bcl- 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 47例脑胶质瘤中 ,P5 3 、Bcl- 2、Bax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48.9% (2 3/4 7) ,5 7.4% (2 7/4 7) ,17.0 2 % (8/4 7) (P<0 .0 5 ) ;发现 GBM的 P5 3蛋白阳性水平要高于 AS;Bcl- 2蛋白阳性水平 AS组显著高于 GBM。结论 :P5 3、Bcl- 2蛋白的高水平表达以及 Bax蛋白低表达与脑胶质瘤细胞的凋亡过程受阻而增殖加速关系密切。
- 曾先捷姚洁民邝晓聪许坚莫立根杨荣宁杨剑波李伟张哲颜献辉黄菊
- 关键词:脑胶质瘤P53蛋白BCL-2蛋白BAX蛋白
- 颈廓清术后乳糜瘘21例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莫立根许坚李伟曾先捷张哲
- 关键词:乳糜瘘颈廓清术头颈部肿瘤
-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12例,观察其近期临床效果,分析颈淋巴结转移和放疗对皮瓣的影响。结果应用该皮瓣修复12例,11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部分坏死,其中5例切除原发灶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6例接受术后放疗,无皮瓣坏死,功能与外观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距离近、操作方便、切口隐蔽、厚薄适中、成活率高等优点,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选择。术后常规剂量放疗不影响皮瓣成活,选择好适应症,不影响肿瘤手术治疗的彻底性。
- 莫立根杨荣宁许坚曾先捷
- 关键词:颏下岛状皮瓣口腔颌面部肿瘤
- 维生素B_1、B_(12)治疗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许坚曾先捷李淑兰李伟莫立根杨荣宁
- 关键词:维生素B12医源性损伤维生素B1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 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1999年
- 用筛选法对甲状腺癌作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搜集1985年~1997年本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Long-rank时序检验、X2检验、COX模型分别分析单因素、多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从12个因素中筛选6个因素,含年龄、浸润程度、滤泡状癌、其他类型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纵隔及器官转移、UICC分期等对预后都有影响(P<0.05)。结论;年龄>40岁,浸润程度加深,病理为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颈外转移及UICC分期对甲状腺癌预后不佳。
- 曾先捷许坚张哲莫立根
- 关键词:甲状腺癌COX回归分析预后
- 隐匿性甲状腺癌22例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 ,以减少误诊。方法 对误诊的 2 2例隐匿性甲状腺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者 17例 ,均误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或淋巴结炎 ;以甲状腺肿块为首发症状者 5例 ,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3例 ,腺瘤 1例 ,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对隐匿性甲状腺癌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高对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认识及术中常规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 莫立根曾先捷许坚李伟张哲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误诊隐匿性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
- 维生素B_1,B_(12)治疗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麻痹50例被引量:9
- 2003年
- 介绍一种治疗甲状腺手术中因喉返神经挫伤而造成的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的方法。将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 50例分为 3组 :A ,B为试验组 (观察组 ) ,首次以不同方法使用维生素B1 ,B1 2 行局部治疗 ;C为对照组。结果显示 ,A ,B ,C 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6 .67% ,94.74%和 1 2 .50 % ;A组和B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 (P <0 .0 1 )。提示用维生素B1 ,B1 2 局部注射 ,或同时加用明胶海绵浸润的方法 ,能有效地治疗喉返神经麻痹。操作简单易行且安全 ,可推荐作为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挫伤的常规处理方法。
- 许坚曾先捷杨荣宁李淑兰李伟莫立根张哲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