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细菌
  • 1篇细菌培养
  • 1篇耐药
  • 1篇耐药菌
  • 1篇开放性
  • 1篇多重耐药
  • 1篇多重耐药菌
  • 1篇感染后

机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彭阿钦
  • 1篇程玉达
  • 1篇郝明
  • 1篇曹建辉
  • 1篇王键
  • 1篇张英泽

传媒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开放性骨折清创术中与感染后细菌培养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调查分析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术中与伤口感染后创面细菌种类及其药敏情况,并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急诊行清创固定且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的61例四歧开放性骨折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男43例,女18例;年龄4~72岁,平均37.3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I~14h,平均5.3h。将每例患者清创术中及感染后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消创水中创面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22.9%,14/61),清创术中和创面感染后培养出相同病原菌的仅有2例,一致率(3.3%,2/61)很低。61例伤口感染后共培养出69种病原菌株。造成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多为芏兰阴性菌(91.3%,63/69),主要是鲍曼不动杆菌(49.3%,34/69)。60.8%(42/69)的术后感染病原菌是山多重耐药菌(MDR)造成,80.9%(34/42)的MDR是鲍曼不动杆菌,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44.1%,15/34),多介于敏感和中介之间、结论清创术中的细菌培养结果无法预测造成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开放性骨折的感染多为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MDR占很高比例,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郝明彭阿钦张英泽曹建辉王键程玉达
关键词:细菌多重耐药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