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血液
  • 15篇血液透析
  • 9篇血液透析患者
  • 9篇透析患者
  • 8篇维持性
  • 8篇维持性血液
  • 8篇维持性血液透...
  • 7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慢性
  • 3篇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3篇病毒
  • 2篇血液净化
  • 2篇肾功能
  • 2篇细胞生成素
  • 2篇护理
  • 2篇红细胞生成
  • 2篇红细胞生成素
  • 2篇肝炎病毒感染
  • 2篇HBV感染

机构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北京朝阳医院

作者

  • 17篇曹娅丽
  • 14篇王世相
  • 4篇刘航
  • 3篇李寒
  • 3篇张春华
  • 3篇靳清
  • 2篇郭苹
  • 2篇杜晓霞
  • 2篇孙秀伟
  • 2篇李洁
  • 1篇张玫
  • 1篇张婉词

传媒

  • 9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北京中医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国外医学(移...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现代护理(上...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5
2007年
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皮肤表现,虽不威胁生命,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世纪70年代,Nielsen等报道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难治性瘙痒的发生率为85%。近20多年来随着透析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超纯净透析液和双极反渗水的临床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据Dar等的报道,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大约有48%轻度瘙痒、17%中度瘙痒、27%重度瘙痒、8%顽固性瘙痒。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最为不适的症状之一,
曹娅丽王世相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瘙痒发病机制症状
血液透析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2003年
国际肾脏病学会第17次大会(ISN)和欧洲透析与移植协会(ERA-EDTA)第40次会议于2003年6月8日至12日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收到论文共2380篇,其中有关血液透析(HD)的报告376篇,现就一些内容进行简要综述。
曹娅丽
关键词:血液透析肾脏病学HD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与预后观察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探讨预防控制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措施。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8例HD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CV抗体,随访3年,分析HCV感染与透析时间、输血、肾移植史、血清转氨酶(ALT)异常的关系,并观察转归及预后。结果88例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10.2%,HCV-RNA阳性率为4.5%,HCV总感染率11.4%。随访3年无新感染者;单纯HCV感染者未出现血清转氨酶(ALT)增高及影像学所见的肝损害;5例抗-HCV(+)伴有HBcAb(+)者均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早期肝硬化表现。结论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与透析时间、输血、肾移植史有关;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HBV与HCV同时感染者更易出现肝脏损害,值得重视。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探讨预防控制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措施。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8例HD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CV抗体,随访3年,分析HCV感染与透析时间、输血、肾移植史、血清转氨酶(ALT)异常的关系,并观察转归及预后。结果88例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10.2%,HCV-RNA阳性率为4.5%,HCV总感染率11.4%。随访3年无新感染者;单纯HCV感染者未出现血清转氨酶(ALT)增高及影像学所见的肝损害;5例抗-HCV(+)伴有HBcAb(+)者均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早期肝硬化表现。结论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与透析时间、输血、肾移植史有关;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HBV与HCV同时感染者更易出现肝脏损害,值得重视。
曹娅丽王世相郭苹刘航
关键词:血液透析丙型肝炎病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监测与治疗进展被引量:11
2006年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时,必然出现贫血,其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以来,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明显改善。然而在10年后的美国统计数据显示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红细胞压积水平只有30.2%,其中43.0%患者小于30.0%。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因素很多,包括感染、铝中毒、红细胞寿命缩短、严重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透析不充分等。但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缺乏。汪关煜等口’统计了上海地区460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现77.0%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缺铁,其中铁贮存低下占6.5%,绝对性缺铁占5.6%,相对性缺铁占65.4%。
曹娅丽王世相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肾性贫血
连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问题
2008年
高血压是连续性血液透析(HD)患者常见并发症.是影响HD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风险因素哪,因此了解HD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临床表现及监测方法及时进行监测以及阐明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积极有效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李洁曹娅丽王世相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指、趾端坏疽1例
2007年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52岁,维持性血液透析9年,出现指、趾端坏疽6月。患者10年前出现视力模糊、眼球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及飞蚊症,曾经一度失明,于外院诊断为“白塞氏病”,给予雷公藤、强的松治疗后好转。9年前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经肾穿刺病理诊断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感冒”后肾功能迅速恶化,进展至尿毒症期,开始规律血液透析治疗。
曹娅丽王世相李寒刘航张春华李洁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坏疽趾端慢性间质性肾炎病例摘要视力模糊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06年
曹娅丽王世相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V携带者HBV感染率
克林霉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克林霉素封管是否可以有效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方法研究对象为克林霉素封管前及后2年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颈内静脉插管(包括临时性深静脉置管和带袖套皮下隧道的长期置管)患者, 观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曹娅丽杜晓霞刘航李寒张春华郭平王世相
文献传递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血液净化治疗被引量:1
2006年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OGF)属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必须依靠血液净化治疗过渡。本文将对DGF时血液净化方式、透析膜的选择、抗凝剂的应用以及血液净化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等内容作一简要综述。
曹娅丽王世相
关键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血液净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状态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06年
曹娅丽王世相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状态尿毒症患者远期并发症高死亡率血液净化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