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玲
- 作品数:37 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治疗被引量:3
- 2001年
- 本文简述了作业治疗对脑性瘫痪儿童治疗的目的;作业治疗的评估内容和常用评估工具;作业治疗在训练和发展脑性瘫痪患儿上肢的粗大运动功能、手的精细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技巧方面的具体方法。
- 戴玲
- 关键词: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康复儿童
- 作业治疗对偏瘫侧上肢运动能力及患者ADL独立水平的影响
- 偏瘫是脑血管意外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约占脑血管意外存活者总数75℅的患者有上肢功能障碍。作者通过该文就作业治疗对偏瘫侧上肢的运动能力及患者ADL独立水平的影响作出探讨。
- 戴玲陈旗王翔
- 关键词:偏瘫上肢功能障碍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辅助性治疗手套在手外伤后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自制辅助性治疗手套对外伤后手功能障碍患者手部关节主、被动屈曲度的影响,并探讨手套的安全性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3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每日1次、每周5d的常规康复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组患者每次另增加佩戴辅助性治疗手套15min。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的次日,重点对患者功能活动受限的手指进行包括掌指关节(MP)、近端指间关节(PIP)和远端指间关节(DIP)在内的主、被动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食、中、环、小指各关节的被动屈曲度的增加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食、中、环三指掌指关节的被动屈曲度的增加值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食、中、环、小指各关节的主动屈曲度的增加值虽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辅助性治疗手套对外伤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食、中、环、小指各关节的被动屈曲度有独立的改善作用,尤其是食、中、环三指的掌指关节。
- 戴玲尹宪明张勤朱蕾凌云
- 康复宣教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目的:观察以强调日常生活自理的意义与活动完成方式的指导为中心内容的康复宣教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共对58例因中风后偏瘫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康复宣教,并分别于宣教前一天和宣教后一个...
- 陈福芳戴玲
- 文献传递
- 等长收缩运动时不同定位的中枢命令与血浆内啡肽释放及心血管效应的关系
- 目的:本实验以儿麻患者作为完整中枢神经系统独立作用的模型,以偏瘫患者作为异常中枢作用的模型,研究中枢命令在等长收缩运动(IE)时的心血管反应及内啡肽(EOPs)释放中的独立作用及不同定位的中枢命令作用的特点。
- 万纪青励建安戴玲张勤
- 文献传递
- 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治疗的介入时机及有效方法。方法:11例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患者列入本研究。治疗组9例,康复介入时间为3—6周,损伤累及39指、64条屈指肌腱及14条屈腕与掌长肌腱;对照组2例,康复介入时间超过术后6周,分别为术后10周和12周,损伤累及10指、17条屈指肌腱及2条屈腕与掌长肌腱。所有病例均接受每日1次,每周5次的以肌腱损伤康复为主的康复治疗。治疗次数:治疗组20—50次,平均33±7.62次;对照组分别为30次和60次,平均45次。于治疗开始前、结束的次日,分别对患者屈肌腱受伤的手指及健手的相应手指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结果:治疗组伤指的优良率由治疗前的5.13%提高至89.79%,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伤指优良率没发生变化,仅为60%;经治疗两组伤指的TAM百分率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呈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患者,尽管康复介入的时间已超过术后3周,但经特定的康复治疗程序后仍可获得很好的功能恢复。
- 戴玲
- 关键词:屈肌腱损伤康复治疗关节活动度
- 社区内小儿麻痹后遗症患童的父母抑郁情绪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调查儿麻后遗症患童的父母的抑郁情绪及其与患童自理能力间的相互影响。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 (SDS)对 40例儿麻后遗症患童的父母进行测试,运用 Barthel指数评测患童的自理能力。结果 患童父母普遍存在抑郁情绪 (65% ),抑郁症状以轻中度为主。与国内常规模型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患童自理能力越差、父母年龄越大,抑郁发生率越高。结论 在进行儿麻后遗症患童的社区康复时应注重父母的情绪变化,争取其积极配合参与康复训练。
- 陈旗王彤戴玲
- 关键词:抑郁症状日常生活能力麻痹后遗症
- 国内瘢痕治疗的进展被引量:7
- 2003年
- 宋凡戴玲
- 关键词:瘢痕激光治疗硅凝胶
- 不同体重指数对卒中后功能恢复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治疗前后对67例不同BMI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评定:包括手功能评定、上田敏偏瘫上下肢功能12级评定、Berg平衡量表测定、功能独立性评测(FIM)。结果:治疗前后,不同BMI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和功能独立性均得到显著提高,但正常组较超重组和肥胖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BMI为阻碍上下肢功能、肢体平衡功能及功能独立性恢复的影响因素,提示康复中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减重意识的教育、有必要增加减重的康复训练项目。
- 朱毅朱黎婷张燕李明娣王晓青戴玲金宏柱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体重指数
- 周围神经损伤的作业治疗被引量:3
- 2000年
- 此文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作业治疗分 3个部分综述。 (1)作业治疗的目的和作用:①预防受伤肢体的失用性改变;②防治合并症;③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以及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④提供夹板和辅助用具,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水平。 (2)作业治疗的评估内容:感觉、关节活动度、肌力、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 (3)作业治疗的具体治疗手段:①感觉与运动功能的训练方法;②夹板或矫形器的选择类型与作用;③常采用的功能性作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方法。
- 戴玲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