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高明

作品数:21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旋耕
  • 5篇土壤
  • 4篇田间
  • 4篇秸秆
  • 4篇开沟
  • 4篇耕作
  • 3篇旋耕刀
  • 3篇一体机
  • 3篇原位
  • 3篇圆盘式
  • 3篇田间试验
  • 3篇田间土壤
  • 3篇万向传动装置
  • 3篇传动
  • 3篇传动装置
  • 2篇稻麦
  • 2篇秸秆还田
  • 2篇还田
  • 2篇播深
  • 2篇播种

机构

  • 21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农机具...
  • 1篇江苏省农垦农...

作者

  • 21篇徐高明
  • 19篇何瑞银
  • 12篇丁启朔
  • 4篇汪小旵
  • 4篇邢全道
  • 4篇邢艳红
  • 4篇何彦平
  • 4篇刘天星
  • 4篇安波
  • 3篇王媛媛
  • 3篇张超
  • 3篇张鸣
  • 2篇李毅念
  • 1篇刘涛
  • 1篇焦学磊
  • 1篇马立新
  • 1篇王媛媛
  • 1篇郭仕伟

传媒

  • 6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江苏农机化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复合指标与测试技术的旋耕秸秆还田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秸秆还田是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的重要技术途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针对秸秆还田作业质量的测试评价研究仍十分有限,尤其缺乏耕整作业后的秸秆在土壤各层空间分布效果的综合定量评价。以生产环节的旋耕秸秆还田质量评价为例,利用2D数字图像法、3D逆向工程技术和Matlab计算模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一套秸秆还田作业质量的综合测试评价技术,所研发的测试评价技术针对秸秆在地表层和地下层的分布状态构建出融合单元格、埋覆率、深度方向、水平横向、水平纵向等多尺度水平的复合型评价指标,基于该技术及指标集评价分析了3 cm(T3)、5 cm(T5)、7.5 cm(T7.5)、10 cm(T10)、12.5 cm(T12.5)和15 cm(T15)6种不同长度秸秆经旋耕混埋后在土壤各层空间中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在地表层,各区间秸秆占比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平稳,T5处理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0.2%;随着秸秆切碎长度的增加,秸秆埋覆率减小,并呈对数关系,模型决定系数大于0.97。在地下层,沿深度方向分割,秸秆切碎长度越短,中下层(5~15 cm)秸秆占比越多,T3与T5处理秸秆占比分别为76.8%和71.7%,优于其他处理;沿水平方向分割,不同处理的变异系数无明显规律,但从整体而言,T3和T5处理的水平横向与水平纵向变异系数均不大于22.8%,分布均匀性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按单元格分割,各单元格的变异系数与无秸秆单元格占比都随秸秆切碎长度增加而逐渐增大,T3和T5处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3.6%与73.1%,无秸秆单元格占比均为15.7%,秸秆分布较均匀。综合分析表明,秸秆切碎长度对旋耕还田质量有显著影响,T3和T5处理的秸秆混埋效果较好,考虑能耗因素,半喂入收获机选择秸秆切碎长度5 cm为宜。
徐高明汪小旵汪小旵丁启朔
关键词:旋耕秸秆还田
一种圆盘式开沟埋草一体机
一种圆盘式开沟埋草一体机,包括:万向传动装置、悬挂系统、机架、齿轮传动箱、开沟部件、埋草机构和覆土机构,所述悬挂系统采用三点后悬挂,悬挂系统主要由悬挂臂、后悬挂臂和悬挂架支撑杆组成,所述开沟部件主要由旋耕刀、主刀盘、切壁...
何瑞银何彦平邢全道王媛媛刘天星安波邢艳红徐高明汤永莉张鸣
稻麦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江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区最主要的耕作制度是稻麦轮作制,其传统的稻麦种植方式普遍存在秸秆焚烧严重、化石能耗高、作业成本大、种肥用量过多和淡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随着种植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政府禁烧秸秆的力度不...
徐高明
关键词:施肥播种机电控系统
一种圆盘式开沟埋草一体机
一种圆盘式开沟埋草一体机,其特征是包括:万向传动装置、悬挂系统、机架、齿轮传动箱、开沟部件、埋草机构和覆土机构,所述悬挂系统采用三点后悬挂,悬挂系统主要由悬挂臂、后悬挂臂和悬挂架支撑杆组成。所述开沟部件主要由旋耕刀、主刀...
何瑞银何彦平邢全道王媛媛刘天星安波邢艳红徐高明汤永莉张鸣
一种圆盘式开沟埋草一体机
一种圆盘式开沟埋草一体机,包括:万向传动装置、悬挂系统、机架、齿轮传动箱、开沟部件、埋草机构和覆土机构,所述悬挂系统采用三点后悬挂,悬挂系统主要由悬挂臂、后悬挂臂和悬挂架支撑杆组成,所述开沟部件主要由旋耕刀、主刀盘、切壁...
何瑞银何彦平邢全道王媛媛刘天星安波邢艳红徐高明汤永莉张鸣
一种多功能田间原位耕作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田间原位耕作试验装置:包括机架及升降台组件,机架设有至少四个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下端连接纵向导轨;机架设有横向导轨,升降台组件包括滑动架及可相对于滑动架竖向滑动且用于连接附属工具的升降架,滑动架可滑...
徐高明丁启朔何瑞银杨艳山张超
一种多功能田间原位耕作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田间原位耕作试验装置:包括机架及升降台组件,机架设有至少四个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下端连接纵向导轨;机架设有横向导轨,升降台组件包括滑动架及可相对于滑动架竖向滑动且用于连接附属工具的升降架,滑动架...
徐高明丁启朔何瑞银 杨艳山张超
有机无机混合肥料离散元参数标定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在有机无机混合肥料仿真试验中,传统参数标定方法待标定参数多,标定过程复杂。本文根据有机肥对无机肥颗粒黏附特性,提出一种新的离散元仿真接触参数标定方法。[方法]利用自由落体碰撞试验、静摩擦试验、滚动摩擦试验对复合小球和钢的接触参数进行校准;设计Plackett-Burmen Design试验、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得到混合肥料接触模型最优参数,通过堆积角对比试验、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比例预测试验、撒肥盘颗粒分布对比试验验证最优参数。[结果]复合小球与钢的最优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323、0.776、0.255;有机肥肥料之间最优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40、0.70、0.14;有机肥与钢板之间的最优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44、0.70、0.15;Hertz-Mindlin with JKR模型参数为0.017。最优参数进行对比验证堆积角的相对误差为1.05%,最优参数能预测不同混合比例肥料的堆积角,撒肥盘抛撒试验列分布最大相对误差为35.95%,平均误差15.86%。[结论]试验结果验证了标定方法正确性,同时为后续有机肥-无机肥-机械互作系统研究提供依据。
樊成赛何瑞银施印炎王建林徐高明
关键词:离散元有机无机配施
机插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比试验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对机插水稻不同育秧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育秧,基质育秧秧苗素质高,水稻长势好,机械操作方便,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明显。机插水稻基质育秧具有明显优势,应大力推广应用。
马立新钱生越葛元见徐高明汤永莉何瑞银
关键词:机插水稻育秧方式基质
收割机作业路线和地块条件匹配模型与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提高收获作业效率能够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粮食损失。纯作业效率和实际作业效率是衡量收获效率的重要指标,研究两者在不同作业路线下随地块条件变化的规律,可为作业路线与地块条件的匹配、土地整理提供优化方案。【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收割机作业时间构成的综合分析,建立不同作业路线下的收割机纯作业效率和实际作业效率的计算模型。为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沃得锐龙尊享版112收割机在2种作业路线下收获20块地的试验值与模拟值进行误差和相关性分析。最后基于建立的计算模型利用MATLAB模拟不同作业路线、收割机型号纯作业效率和实际作业效率随地块条件变化的规律。【结果】2种作业路线效率计算模型的纯作业效率误差均小于7%,实际作业效率误差均小于8.7%,试验值与模拟值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90以上,模型模拟效果良好。通过模拟分析表明收割机纯作业效率和实际作业效率随地块面积和地块长宽比的增大而增大;收割机收获路线中,Ⅱ型作业路线与Ⅰ型作业路线的纯作业效率和实际作业效率相差最高,分别为18.2%、3.7%;通过2种作业路线的纯作业效率和实际作业效率比较,表明:随着地块面积增大Ⅰ型作业路线实际作业效率将大于Ⅱ型作业路线。【结论】农田整理时,适当增加地块面积和长宽比可以提高收获效率。不同作业路线匹配相应的地块条件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南方小地块条件下Ⅱ型作业路线优于Ⅰ型作业路线,大地块Ⅰ型作业路线优于Ⅱ型作业路线。
周陈林汪小旵何瑞银何瑞银梁磊徐高明
关键词:收割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