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豪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静脉
  • 3篇曲张
  • 3篇外科
  • 3篇显微外科
  • 3篇精索
  • 3篇精索静脉
  • 3篇精索静脉曲张
  • 3篇静脉曲张
  • 2篇蛋白
  • 2篇增殖
  • 2篇手术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增殖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结扎
  • 2篇精索静脉高位...
  • 2篇静脉高位结扎
  • 2篇腹股沟
  • 2篇高位结扎

机构

  • 7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河南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7篇徐豪
  • 5篇石红林
  • 5篇郝建伟
  • 2篇丁德刚
  • 2篇刘洁
  • 1篇刘建军
  • 1篇段小雨
  • 1篇李世祥
  • 1篇张飞

传媒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HMGA2与DNMT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HMGA2与DNMT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以膀胱尿路上皮患者的癌组织及正常人的膀胱组织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组织HMGA2与DNMT1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HMGA2与DNMT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0%和60.00%,与相对应的对照的正常膀胱组织相比较,HMGA2与DNMT1的表达增高显著,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MGA2与DNMT1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当中的过量表达,通过检测和干扰HMGA2与DNMT1基因可能为膀胱尿路上皮的早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新依据。
李世祥徐豪丁德刚王灵点张飞段小雨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HMGA2DNMT1免疫组化
显微镜下行左精索内-腹壁下静脉吻合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并精索静脉曲张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行左侧精索内静脉一腹壁下静脉吻合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征)合并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左肾静脉压迫并精索静脉曲张36例,年龄9~24岁,平均(14.2±3.1)岁;双侧精索静脉曲张26例.单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10例。左侧36例中,Ⅱ度8例,Ⅲ度28例。术前均行DUS检查测定曲张精索内静脉最大内径、反流时间、睾丸体积、左肾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索内静脉远端高位结扎加左侧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吻合术。术后复查DUS、尿常规及精液常规。结果35例成功实施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吻合术。左侧手术时间平均(78±14.2)min,住院时间4~7d。所有病例未出现阴囊鞘膜积液、伤口感染、睾丸萎缩。2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复发.1例右侧精索静脉曲张复发.1例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34例左肾静脉血液峰值流速减低,左肾静脉压迫现象消失;11例阴囊坠胀不适患者症状均改善:4例镜下血尿消失,1例镜下血尿减轻;9例睾丸变小、变软患者未见睾丸继续变小、变软,其中6例睾丸体积变大。结论显微镜下左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吻合术治疗胡桃夹征并精索静脉曲张安全、简单.效果良好。
郝建伟石红林徐豪米法洋
关键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精索静脉曲张
经腹股沟途径和高位腹膜后途径显微外科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经腹股沟途径和高位腹膜后途径显微外科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方法的优缺点。方法:22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经腹股沟途径(n=119例),B组采用经高位腹膜后途径(n=107)。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效果、并发症及精液改善情况及配偶自然怀孕率等指标。结果:A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B组[(2.0±0.35)cm vs.(2.5±1.69)cm,P<0.05];A组手术时间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2±4.8)min vs.(35.6±8.2)min,P>0.05)];A组平均结扎静脉数明显大于B组[(7.2±3.3)支vs.(2.8±0.9)支,P<0.05]。A组术中所见淋巴管支数明显大于B组[(2.5±1.3)支vs.(1.5±0.3)支,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睾丸鞘膜积液、睾丸萎缩等。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精液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精液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复发,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配偶有63例怀孕;B组配偶有50例怀孕,两组配偶自然怀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经腹股沟和腹膜后2种途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均安全有效,但经腹股沟途径切口更易显露,适应于所有患者,对较瘦体型者及有腹股沟区手术史的患者可以选用高位腹膜后途径。
郝建伟石红林徐豪刘洁米法洋杨世豪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显微外科腹股沟
单定点缝合法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单定点缝合法在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单定点连续缝合法施行动静脉内漏端侧吻合术。结果全组术中静脉充盈搏动好,可触及明显血管震颤。3 d内静脉充盈搏动好,可触及明显血管震颤,听诊血管杂音响亮115例,血管闭塞11例,在闭塞近端重新作动静脉吻合4例,换用另侧手臂7例。术后6周内瘘成熟彩超测每分钟血流量在200 mL以上107例,150~200 mL 13例,小于150 mL 6例。1年时,血管通畅者112例;失败14例,血流量过高引起心脏负荷过重,重新手术1例,3例换做人造血管,另外10例需再次手术。结论单定点连续缝合法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缝合技术,特别适用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刘建军丁德刚徐豪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显微外科手术慢性肾功能衰竭血管吻合
紫花牡荆素通过抑制7次跨膜超蛋白家族成员4的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紫花牡荆素(CAS)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24细胞, 分为对照组、5、10、20 μmol/L CAS组、si-NC组、si-TM7SF4组、CAS+pcDNA组和CAS+pcDNA-TM7SF4组,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 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7次跨膜超蛋白家族成员4(TM7SF4)蛋白的表达水平,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M7SF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10、20 μmol/L CAS组T24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7.68±1.41)%、(33.54±3.16)%和(61.44±5.50)%, 均高于对照组[(0.00±0.00)%, 均P<0.001]。5、10、20 μmol/L CAS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72.83±5.66)个、(59.13±4.27)个和(41.25±3.22)个, 细胞侵袭数分别为(55.83±5.15)个、(42.19±3.06)个和(31.13±3.22)个, 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6.11±5.16)个和(68.82±5.29)个, 均P<0.001]。5、10、20 μmol/L CAS组T24细胞中cyclin D1、MMP-2、MMP-9、TM7SF4蛋白表达水平、TM7SF4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 p2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si-TM7SF4组T24细胞增殖抑制率[(50.35±4.67)%]高于si-NC组[(6.31±0.58)%, P<0.001], si-TM7SF4组细胞迁移数[(53.51±4.18)个]和细胞侵袭数[(42.92±3.81)个]均低于si-NC组[分别为(85.26±4.99)个和(67.93±4.64)个, 均P<0.001]。si-TM7SF4组T24细胞中TM7SF4、cyclinD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i-NC组(均P<0.001), p2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i-NC组(P<0.001)。CAS+pcDNA-TM7SF4组T24细胞增殖抑制率[(21.45±2.46)%]低于CAS+pcDNA组[(64.06±4.49)%, P<0.001], CAS+pcDNA-TM7SF4组细胞迁移数[(75.66±6.57)个]和侵袭数[(59.35±5.40)个]均高于CAS+pcDNA组[分别为(40.43±3.85)个和(30.25±3.32)个, 均P<0.001]。CAS+pcDNA-TM7SF4组T24细胞中TM7SF4、cyclinD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CAS+pcDNA组(均P<0.001), p2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AS+pcD
徐豪石红林郝建伟束坤鹏张云天侯铁奇
关键词:膀胱肿瘤紫花牡荆素增殖
显微外科经腹股沟途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14年经验总结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腹股沟途径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腹股沟途径治疗的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1558例,随访1346例。分析围手术期情况、术后效果、并发症及精液质量。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住院时间2~5d。所有病例术后未见鞘膜积液和睾丸萎缩,168例睾丸萎缩的患者未出现萎缩加重.其中123例患者出现睾丸恢复性增长。阴囊睾丸坠胀隐痛不适患者症状改善有315例:精液异常不育患者精子改善有528例:术后精索静脉曲张复发28例。3例阴囊轻度水肿,48h后水肿消失;2例切口感染,拆除缝线引流后愈合26例皮下硬结形成,1~2个月消失。局部伤口麻木17例,切口疼痛7例,1~3个月后消失。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经腹股沟途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能完全结扎曲张静脉,保留睾丸动脉和淋巴管,该术式简单、安全、有效。
石红林郝建伟徐豪刘洁米法洋杨世豪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显微外科手术
不同浓度芒柄花黄素对PC-3细胞增殖及ALDOA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芒柄花黄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醛缩酶(ALDOA)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PC-3细胞株分为4组,A组(无药物干预的PC-3细胞株)、B组(A组+20μmol/L芒柄花黄素)、C组(A组+40μmol/L芒柄花黄素)及D组(A组+80μmol/L芒柄花黄素),显微镜观察PC-3细胞株数目及形态改变;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C-3细胞株生长;荧光Hoechst法检测PC-3细胞株凋亡程度;采用Western印迹及q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时添加E组(D组+shRNA-ALDOA)分别检测ALDOA、蛋白激酶B(AKT)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结果A组:PC-3细胞呈现贴壁生长,呈现梭形生长,相邻细胞出现融合生长;B~D组:经多个浓度的芒柄花黄素干扰下细胞形态改变呈现圆形,体积减小,连片生长状态改变,出现脱落;PC-3细胞OD值在相同时间内,B组、C组和D组活性OD值均显著低于A组,B组、C组和D组之间随着芒柄花黄素浓度的不断增加而OD值降低,且组间相互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各组PC-3凋亡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01),B组PC-3凋亡率与A组差异较大(t=7.831,P=0.001),C组明显高于B组(t=7.576,P=0.001);D组PC-3凋亡率明显高于C组(t=6.840,P=0.001);各组ALDOA、AKT蛋白及mRNA均存在明显差异(均P<0.001),且B组明显低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D组明显低于C组(均P<0.05),E组ALDOA、AKT蛋白及mRNA与D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芒柄花黄素能够加快PC-3细胞凋亡,生长受到抑制,并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
徐豪郝建伟束坤鹏石红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