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红蓉

作品数:57 被引量:189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徐汇区医学科研项目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等效性
  • 21篇生物等效
  • 21篇生物等效性
  • 18篇药动学
  • 17篇液相色谱
  • 17篇色谱
  • 17篇相色谱
  • 13篇液相
  • 12篇LC-MS/...
  • 11篇质谱
  • 11篇LC-MS/...
  • 11篇串联质谱
  • 10篇药代
  • 10篇药代动力学
  • 8篇质谱法
  • 8篇高效液相
  • 7篇血药
  • 7篇血药浓度
  • 7篇药浓度
  • 7篇人血浆

机构

  • 55篇复旦大学
  • 6篇上海市徐汇区...
  • 2篇上海市计划生...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济宁医学院附...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55篇徐红蓉
  • 48篇李雪宁
  • 44篇陈伟力
  • 20篇储楠楠
  • 12篇许剑安
  • 11篇汪红
  • 7篇诸骏仁
  • 6篇李志善
  • 5篇刘罡一
  • 5篇苑菲
  • 4篇吴国平
  • 4篇黄锦培
  • 4篇周密
  • 4篇杨梦婕
  • 4篇余琛
  • 3篇贾晶莹
  • 2篇周臻
  • 2篇戴佩芳
  • 2篇吕迁洲
  • 2篇王达妹

传媒

  • 27篇中国临床药学...
  • 8篇中国临床药理...
  • 5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药学会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师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2008年全...
  • 1篇全国抗菌药物...
  • 1篇中国药学会学...
  • 1篇第九届全国心...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匹多莫德注射剂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单剂量药动学特征
2016年
目的评价在中国人群中单次静脉注射匹多莫德后的药动学特征。方法用二重3×3拉丁方交叉试验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静脉注射匹多莫德200、400、800 mg后,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匹多莫德的浓度,用Win Nolin 6.2.1软件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用SPSS 19.0软件考察匹多莫德主要药动学参数的剂量线性特征及性别差异。结果匹多莫德200、400、800 mg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_(0→t)分别为(17 920±2 068)、(34 771±6 336)、(70 950±10 527)μg·h·L^(-1);ρ_(max)分别为(10 342±1 545)、(18 093±3 589)、(39 120±4 686)μg·L^(-1);t_(1/2)分别为(1.421±0.285)、(1.523±0.414)、(1.643±0.157)h。结论匹多莫德的AUC_(0→t)、ρ_(max)均随剂量增加而线性增加,在200~800 mg内呈线性药动学特征。除200 mg组的ρ_(max)外,其他剂量组别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徐红蓉陈伟力马媛媛苑菲杨梦婕李雪宁
关键词:匹多莫德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达美肤溶液及皮炎灵中氯倍他索的含量
2003年
目的 :建立复方达美肤溶液和皮炎灵中氯倍他索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 (HPLC) ,NUCLEOSIL 10 0 5C18柱 ( 3.9mm×15 0mm ,5 μm) ,以甲醇∶0 .0 5mol·L- 1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78∶2 2 (v∶v)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 1,检测波长 2 37nm。结果 :复方达美肤溶液中氯倍他索在 0 .4 0~ 0 .60 g·L- 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n =5 ) ;皮炎灵中氯倍他索在0 .12~ 0 .18g·L- 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n =5 )。结论 :HPLC测定复方达美肤溶液、皮炎灵中氯倍他索的方法准确、快速、可行。
汪红徐红蓉陈伟力李雪宁
关键词:氯倍他索高效液相色谱法
单剂口服利巴韦林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对国产利巴韦林片(抗病毒药)在健康中国男性受试者中空腹单剂量口服时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评价。方法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利巴韦林300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利巴韦林浓度,并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为(5584.91±1659.34)ng.h.mL-1;AUC0-∞为(7166.33±2224.28)ng.h.mL-1;Cmax为(442.60±148.97)ng.mL-1;tmax为(1.40±1.20)h;t1/2为(22.93±6.38)h;Ke为(0.03±0.01)h-1;Vd为(1484.37±491.50);CL为(45.67±13.90)L.h-1。结论单剂口服利巴韦林在健康人体的代谢特征基本与文献报道参数[2-5]一致。
李雪宁吴国平汪红陈伟力徐红蓉余琛刘罡一贾晶莹黄锦光
关键词:利巴韦林片药代动力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罗哌卡因在手术病人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对单剂量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手术病人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选择12例手术病人,硬膜外麻醉时,注入罗哌卡因150mg。血药浓度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3P97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罗哌卡因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_(max)为0.27±0.10h;C_(max)为1.86±0.40mg·L^(-1);t_(1/2 (α))为0.23±0.14h;t_(1/2 (β))为2.17±0.55 h;AUC为4.84±1.20 mg·h·L^(-1)。结论 罗哌卡因在手术病人中的代谢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罗哌卡因在体内的消除不受疾病的影响。
徐红蓉许剑安陈伟力李雪宁葛宁花
关键词:罗哌卡因手术治疗药代动力学单剂量硬膜外麻醉
LC-MS/MS法测定伊曲康唑的血浆浓度及在生物等效性试验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伊曲康唑浓度方法,并评价伊曲康唑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蛋白沉淀的前处理方法,以10μL进样分析。色谱柱为CAPCELLPAKC18柱,流动相为V(乙腈)∶V(水)∶V(甲酸)=75∶25∶0.15),流速为0.20 mL.min-1。串联质谱API 3000采用正电喷雾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的扫描模式。结果伊曲康唑在质量浓度2~500μg.L-1内线性良好,定量下限为2μg.L-1,批内、批间的RSD均<10%。伊曲康唑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2.71±59.58)%,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和灵敏地应用于伊曲康唑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陈伟力许剑安汪红徐红蓉储楠楠申润钢张小林李雪宁
关键词:伊曲康唑血浆浓度生物等效性
人PCSK9蛋白的优势构象表位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PCSK9蛋白的优势构象表位及其应用。本发明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以成熟人PCSK9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为基础,构建覆盖有成熟人PCSK9基因阅读框的核酸片段文库,并将每个核酸片段表达展示在M13噬菌体...
刘超李雪宁徐红蓉苑菲
伊贝沙坦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国产和进口伊贝沙坦片的人体药动学特性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交叉的试验设计,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口服单剂量的国产和进口伊贝沙坦片150 mg,采用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受试者血浆中的伊贝沙坦浓度。c_(max),t_(max)采用实测值,梯形法计算AUC,双单侧t检验及置信区间法进行生物等效性检验。结果:国产和进口伊贝沙坦片的AUC_(0→t)分别为(6534.69±1448.77),(6430.47±1384.13)mg·h·mL^(-1);c_(max)为(1284.16±420.68),(1294.50±466.71)ng·mL^(-1);t_(max)分别为(1.60±0.35),(1.53±0.47)h;T_(1/2)为(13.62±1.19),(13.33±1.26)h。经统计学处理,上述各项主要药动学参数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国产伊贝沙坦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98±5.32)%,生物等效性检验表明伊贝沙坦国产品与进口品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国产和进口伊贝沙坦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李雪宁陈伟力徐红蓉汪红李志善诸骏仁
关键词:健康受试者生物等效性药动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缬更昔洛韦血药浓度及其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缬更昔洛韦片剂(抗病毒药)在健康人体内的原药缬更昔洛韦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更昔洛韦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缬更昔洛韦片900mg,用LC-MS/MS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缬更昔洛韦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更昔洛韦的浓度,研究缬更昔洛韦与更昔洛韦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缬更昔洛韦:AUC0-t为(606.83±245.53)μg·h·L-1;AUC0-∞为(616.52±247.89)μg·h·L-1;Cmax为(423.56±178.20)μg·L-1;tmax为(1.15±0.41)h;t1/2为(0.82±0.25)h;MRT0-t为(1.58±0.37)h;MRT0-∞为(1.66±0.38)h;Ka为(2.57±2.53)h-1;Ke为(0.91±0.24)h-1;V/F为(1963.85±920.05)L;CL/F为(1688.77±636.77)L·h-1。更昔洛韦:AUC0-t为:(24.99±7.78)mg·h·L-1,AUC0-∞为(26.37±7.80)mg·h·L-1;Cmax为(7.11±1.96)mg·L-1;tmax为(1.76±0.59)h;t1/2为(3.49±0.96)h;MRT0-t为(4.04±0.80)h;MRT0-∞为(4.81±0.84)h;Ka为(1.13±1.20)h-1;Ke为(0.21±0.07)h-1;V/F为(178.55±44.82)L;CL/F为(37.33±11.92)L·h-1。结论本文建立的测定方法,简单、快速、无干扰,适合人体内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徐红蓉李雪宁陈伟力余琛刘罡一
关键词:缬更昔洛韦更昔洛韦药代动力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新型抗生素——利奈唑烷被引量:5
2004年
徐红蓉陈伟力李雪宁
关键词:利奈唑烷
美沙拉嗪栓剂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进口美沙拉嗪(5-ASA)栓剂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次直肠给与美沙拉嗪栓剂试验药和参比药2 g,用柱前衍生化-HPLC-荧光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5-ASA和其活性代谢产物乙酰化-5-氨基水杨酸(Ac-5-ASA)的浓度,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试验药及参比药的原形药(5-ASA):AUC0-t分别为3.20±2.35和3.34±2.83 μg·h·mL-1;AUC0-8分别为3.22±2.37和3.38±2.89μg·h·mL-1;Cmax分别为0.48±0.16和0.42±0.17 μg·mL-1;tmax分别为4.61±2.8和5.72±3.30 h;t1/2分别为3.6 6±1.44和3.97±2.24 h。其代谢产物(Ac-5-ASA):AUC0-t分别为9.68±6.26和10.26±7.53μg·h·mL-1;AUC0-8分别为10.01±6.79和10.74±8.57 μg·h·mL-1;Cmax分别为1.23±0.41和1.10±0.37 μg·mL-1;tmax分别为5.00±2.20和6.1 1±3.48 h;t1/2分别为5.99±3.33和6.64±4.22 h。经统计学处理,上述各项参数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美沙拉嗪栓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7±19.4)%。结论美沙拉嗪栓剂试验药与参比药具有生物等效性。
徐红蓉李雪宁陈伟力顾建琴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