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永昊

作品数:51 被引量:297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通气
  • 12篇机械通气
  • 11篇肺疾病
  • 10篇阻塞性
  • 10篇阻塞性肺疾病
  • 10篇慢性
  • 10篇慢性阻塞性
  • 10篇慢性阻塞性肺...
  • 9篇疾病
  • 8篇重症
  • 8篇慢性阻塞性肺...
  • 8篇疾病患者
  • 8篇肺疾病患者
  • 8篇病患
  • 7篇休克
  • 7篇感染性
  • 7篇感染性休克
  • 6篇氧合
  • 6篇外膜
  • 6篇膜肺

机构

  • 39篇广州医科大学
  • 10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50篇徐永昊
  • 34篇刘晓青
  • 34篇黎毅敏
  • 28篇何为群
  • 24篇陈思蓓
  • 20篇桑岭
  • 19篇农凌波
  • 13篇徐远达
  • 7篇刘学松
  • 6篇刘冬冬
  • 5篇肖正伦
  • 4篇江梅
  • 4篇钟南山
  • 4篇席寅
  • 4篇郭琦
  • 4篇何国清
  • 4篇李静
  • 4篇孙庆文
  • 4篇杨淳
  • 3篇李时悦

传媒

  • 6篇中国呼吸与危...
  • 5篇中华危重病急...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呼吸变异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呼吸变异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需要行有创机械通气并且最终可以通过自主呼吸实验(SBT)并撤机的患者,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分别记录每个患者的性别、年龄、撤机前通气时间、APACHEII评分、体质指数(BMI)、呼吸浅快指数(RSBI)、最大吸气负压(MIP)、口腔闭合压(P0.1)以及SBT时的呼吸变异率包括:潮气量变异率(CVofVt)、吸气时间变异率(CVofTi)、呼吸周期变异率(CV of TTOT)、“责任周期”变异率(CVofTi/TTOT)和平均吸气流速变异率(CVofVL/Ti)。比较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标准患者57例,其中撤机成功组46例,撤机失败组1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APACHE11评分、BMI和撤机前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的P。和RSBI均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撤机成功组的MIP、CVofVt、CVofTi、CVofTTOT、CVofTi/TTTOT和CVofVt/Ti均高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各撤机指标建立ROC曲线,并利用cut-off法得出各指标的预测阈值,其中CVofVt/T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62,95%CI为0.917~1.000,当其〉15.5时,预测撒机成功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90.9%。Po1的曲线下面积最小,为0.748,95%CI为0.713~0.784,当其〈4.05emil20,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53.5%,特异度为87.4%。结论呼吸变异率是预测AECOPD患者撤机结局的有效指标,其中CVofVt/Ti〉15.5时,预测患者撤机成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桑岭刘晓青何为群陈思蓓徐永昊杨淳余裕恒刘学松刘冬冬黎毅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撤机
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非计划拔管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V)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非计划拔管(UE)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ICU中UE患者的临床资料、NIV的应用、重新插管率及预后情况。根据UE后NIV的应用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NIV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评估NIV在U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例UE患者,男44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2±16.1)岁,对照组41例(62.1%)患者UE后使用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另外25例(37.9%)患者使用NIV。对照组和NIV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分别为(18.6±7.7)和(14.8±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对照组和NIV组呼吸衰竭的原因分别为:肺炎16例(39.0%)比7例(28.0%),术后呼吸衰竭7例(17.1%)比8例(32.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19.5%)比6例(24.0%),其他原因5例(12.2%)比4例(16.0%),心功能衰竭3例(7.3%)比0例(0%),神经系统疾病2例(4.9%)比0例(0%),两组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E前通气时间(12.5±19.8)d比(12.7±15.2)d(P=0.966),拔管前对照组和NIV组Pa O2(114.9±37.4)比(114.4±46.3)mm Hg(P=0.964),氧合指数(267.1±82.0)比(257.4±80.0)mm Hg(P=0.641),重新插管率65.9%比24.0%(P=0.001),机械通气时间(23.9±26.0)比(21.8±26.0)d(P=0.754),ICU住院时间(34.4±36.6)比(28.5±25.8)d(P=0.48)。本研究总死亡率19.7%,对照组与NIV组死亡率分别为22.0%和16.0%(P=0.555)。结论 ICU中的UE患者可以考虑使用NIV来避免重新插管。
农凌波刘冬冬余裕恒梁微波陈思蓓徐永昊桑岭刘学松杨淳周静何为群黎毅敏刘晓青
关键词:非计划拔管无创正压通气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胸腔内血容积指数指导的液体管理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中,组织灌注的不足是最为重要的特点,因此在早期治疗中应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组织的灌注。传统上判断血容量的状态,临床医生常选择CVP和PAOP。但这些指标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ICU中严...
徐永昊
关键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液体管理
文献传递
广州市输入性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与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比较输入性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与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为临床诊治和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月1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输入性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按照鼻/咽拭子2019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分为奥密克戎组和德尔塔组, 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抗体水平、病毒核酸[N基因和开放阅读框1ab(open reading frame 1ab, ORF1ab)的循环阈值]、主要治疗措施及临床预后。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纳入344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德尔塔组152例, 奥密克戎组192例。男240例(69.8%), 中位年龄为33岁, 102例(29.7%)有基础疾病, 271例完成全程或加强疫苗接种。奥密克戎组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0.8%(136/192), 高于德尔塔组的51.3%(78/152);奥密克戎组轻型患者比例高于德尔塔组[57.3%(110/192)比24.3%(37/152)], 普通型和重型比例均低于德尔塔组[33.9%(65/192)比55.3%(84/152)和0(0/192)比10.5%(16/15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64、15.84, Fisher确切概率法;均P<0.001)。奥密克戎组发热时间和热峰值分别为1.5(1.0, 2.0) d和38.1(37.8, 38.5) ℃, 均低于德尔塔组的3.0(1.0, 4.8) d和38.5(38.1, 39.0)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14、-3.85, 均P<0.001)。接种疫苗的奥密克戎组患者入院时2019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G、N基因和ORF1ab基因循环阈值均高于德尔塔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25、-2.18、-2.82, 均P<0.050)。奥密克戎组较德尔塔组需要呼吸治疗的患者比例更低, 氧疗时间、入院至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循环阈值≥35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86, Z=-5.41、-5.60、-4.71;均P<0.001)。两组均无危重症和28 d死亡病例。结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较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更轻, 病�
刘莹李美瑜李锋徐永昊黎毅敏唐小平邓西龙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输入性病例
盐酸灌注联合机械通气诱导的ARDS大鼠模型
2019年
目的采用盐酸(HCl)灌注联合机械通气双重打击的方法,建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生理盐水(NS)24 h组、HCl 24 h组、NS 7 d组、HCl 7 d组、HCl+低吸气峰压通气(LP)组、HCl+高吸气峰压通气(HP)组和博来霉素(BLM)组.各组大鼠麻醉后,进行经口气管插管,分别向气管内灌注NS(1 ml/kg)、HCl(pH=1,1 ml/kg)或BLM(1 g/L,1 ml/kg).24 h后,对NS 24 h组和HCl 24 h组大鼠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若氧合指数<300 mmHg(1 mmHg=0.133 kPa),大鼠将进行LP或HP 2 h.大鼠复苏后观察至第7天,取左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Masson's trichrome染色,评估肺部损伤及纤维化程度.结果HCl 24 h组大鼠颈动脉血的氧合指数为(213.400±27.318)mmHg;HE染色可见明显的肺组织出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肺损伤评分显著高于NS 24 h组(t=-8.549,P<0.05).HCl 7 d组、HCl+HP组及BLM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胶原沉积,肺纤维化评分与NS 7 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Cl+LP组肺纤维化评分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Cl 7 d组相比,HCl+HP组肺纤维化程度更重(P<0.05).结论HCl灌注联合高吸气峰压机械通气可诱导大鼠发生急性肺损伤,加重肺纤维化,为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相关性肺纤维化的机制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杨宝欣李曼殊徐永昊黄勇波毛璞梁杰许智恒刘晓青何为群黎毅敏张海波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博来霉素
体外膜肺支持的ARDS患者并大咯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56岁男性,因肾病综合征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强的松和环孢素A),5个月后出现发热、咳嗽和进行性呼吸困难,并逐步发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14天因病情仍继续恶化,需要接受体外膜肺支持。在体外膜肺支持过程中...
徐永昊刘晓青何为群徐远达陈思蓓农凌波刘学松黎毅敏
关键词:体外膜肺大咯血文献复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从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因AECOPD合并呼吸衰竭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并经过治疗最终成功撤...
桑岭黎毅敏何为群徐永昊刘晓青
免疫缺陷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3.V2版)被引量:3
2023年
自2019年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席卷全球,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卫生经济负担显著增加。奥密克戎变异株由于传染性更强、传播力更快、再感染率更高,现已取代德尔塔变异株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主要流行株。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强调“强化重点人群保护”,其中就包括数量越来越多的免疫缺陷人群。此类人群罹患新冠病毒感染后重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属于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而且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此类人群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相关药物,抗新冠病毒的治疗药物与原有药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给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治疗带来极大挑战。目前,尚缺乏可供参考的针对免疫缺陷人群新冠病毒感染诊疗的相关指南或共识。因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组织国内多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器官移植科、风湿免疫科、血液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过多次讨论,总结出13条建议供同行参考,以期为该类特殊人群的诊治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巨春蓉王梅英袁静袁静许芝彬徐永昊赖逾鹏陈莉延李时悦薛武军卢洪洲李时悦俞云松
关键词:小分子药物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ITBVI组17例患者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以ITBVI作为液体管理的指导指标;对照组16例患者以中心静脉压(CVP)作为液体管理的指导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d和3d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以及补液72h内两组患者的液体管理数据。结果①ITBVⅠ组3d时APACHEⅡ、SOFA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分)均较1d时显著下降(21.3±6.2比25.4±7.2,6.1±3.4比9.0±3.5,5.0(0,8.0)比20.0(8.0,35.0),均P〈0.01];而对照组则均无显著变化。②虽然ITBVⅠ组48~72h液体出量(ml)大于对照组(2421±868比1721±934,P=0.039),但ITBVI组与对照组0~72h的液体出入量和平衡量(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量:9918±137比10529±1331,出量:6035±1739比5827±2897,平衡量:3882±1889比4703±2813,均P〉0.05)。③在快速补液试验中,ITBVⅠ组与对照组患者除0~6h胶体液入量[ml:250(125,500)比250(69,25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段液体入量(ml)ITBVⅠ组均比对照组高[0~6h晶体液:250(150,250)比125(105,125),6~72h晶体液:125(125,250)比100(56,125),0~72h晶体液:250(125,250)比125(75,125),6~72h胶体液:125(106,250)比75(50,125),0~72h胶体液:200(125,250)比100(50,125),均P〈0.013。结论与以CVP指导相比,用ITBV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显示,3d时患者病情较1d改善,这种改善可能得益于对血容量状态的准确判断和适当的快速补液
徐永昊刘晓青何为群徐远达陈思蓓农凌波黄红川黎毅敏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中心静脉压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应用每搏输出量变异率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评估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评估中,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 CCO)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收集患者的液体复苏数据。所有患者液体复苏前后均进行经肺热稀释测量,并记录心排指数(CI)、ITBVI、SVV、中心静脉压(CVP)等参数。根据液体复苏前后CI增加率是否达到15%或以上分为有反应组17例,无反应组12例。对SVV、ITBVI、CVP和CI变化率(ΔCI)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为SVV、ITBVI、CVP建立判断容量反应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有反应组患者液体复苏前CI、ITBVI比无反应组低(P<0.05),而两组间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复苏前ITBVI与ΔCI有显著相关(r=-0.593,P<0.001),而SVV、CVP与ΔCI之间无显著相关(r=0.037,P=0.847;r=0.198,P=0.302)。SVV、ITBVI、CV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P=0.207)、0.865(P=0.001)、0.463(P=0.565)。ITBVI为784 m L/m2时,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70.6%。结论在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中,ITBVI可以作为比SVV更好的容量反应性预测指标。
徐永昊何为群徐远达桑岭农凌波刘晓青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容量反应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