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锋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癌
  • 2篇输尿管
  • 2篇尿管
  • 2篇尿路上皮
  • 2篇尿路上皮癌
  • 2篇肿瘤
  • 2篇微小RNA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膀胱
  • 2篇膀胱尿路
  • 2篇膀胱尿路上皮
  • 2篇膀胱尿路上皮...
  • 1篇上段结石
  • 1篇肾穿
  • 1篇肾穿刺
  • 1篇肾盂
  • 1篇肾盂成形
  • 1篇肾盂成形术

机构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4篇葛京平
  • 4篇徐晓锋
  • 3篇位志峰
  • 3篇张征宇
  • 3篇高建平
  • 2篇魏武
  • 2篇徐锋
  • 2篇程文
  • 2篇解鹏
  • 1篇薛松
  • 1篇汤昊
  • 1篇周文泉
  • 1篇龚隽
  • 1篇许松
  • 1篇杨斌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机器人辅助经腹腹腔镜与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肾盂成形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yeloplasty,RALPP)已用于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文章通过比较机器人辅助经腹腹腔镜与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的效果,探讨机器人辅助经腹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例UPJO患者作为机器人辅助经腹腹腔镜手术组(机器人组),以同期行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13例患者为后腹腔镜手术组(后腹腔镜组),全部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比较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肾积水减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例数。结果 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后腹腔镜组中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机器人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肠道排气时间和术后肾积水减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经腹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UPJO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葛京平汤昊魏武薛松徐晓锋周文泉高建平杨斌张征宇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术肾盂成形术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3种微创术式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目前临床多选择微创手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如何正确评估与选择合适的术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中分析输尿管镜取石术(ureteroscopy lithotripsy,URL)、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M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oscopic ureterolithotomy,RPUL)3种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46例。年龄18-72岁,平均(42.1±11.1)岁。分为3组,A组:以URL术治疗120例;B组:以MPCNL术治疗85例;C组:以RPUL术治疗41例。比较其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B、C 3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5.8%、97.6%、95.1%,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730);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0.8%、94.1%、92.7%,3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A组与B、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B、C组间无明显差异(P=0.714);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5.2±7.6)min、(75.4±7.9)min、(148.7±10.1)min,3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5.2±2.2)d、(6.9±2.5)d、(9.6±2.6)d,3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分别为6.7%、4.7%、4.9%,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30)。结论3种手术方式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大致相同,3种术式特点各有不同。临床实践时可根据医疗条件和患者病情作适当的选择。
龚隽葛京平徐晓锋位志峰许松魏武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膀胱尿路上皮癌差异表达微小RNA的筛选、验证及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为进一步研究相关miRNA的功能及致癌机制提供平台.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泌尿外科手术获得标本,5份正常膀胱黏膜上皮组织和3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膀胱组织(其中浸润癌18例、非浸润癌12例;Ⅰ级10例、Ⅱ级10例、Ⅲ级10例),miRNA芯片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miRNA.重新收集正常膀胱黏膜上皮组织(n=10)和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n=50);选4型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miRNA基因芯片结果.结果 Ⅰ级、Ⅱ级、Ⅲ级、Ⅰ+Ⅱ+Ⅲ级、浸润性、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分别与正常膀胱黏膜上皮比较所得的6组差异表达基因中,has-miR-29b-1*均上调,has-miR-300、has-miR-923均下调.浸润性与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相比有7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6个,下调1个.RT-PCR验证结果 与基因芯片结果 一致;4型膀胱癌细胞株中,T24细胞株RT-PCR验证结果 与基因芯片结果 完全一致.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与正常膀胱黏膜上皮组织比较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其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浸润、进展密切相关;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株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有一致的miRNA差异表达.
解鹏徐锋程文高建平张征宇葛京平位志峰徐晓锋
关键词:膀胱肿瘤微RNAS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浸润相关性微小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筛选及验证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肿瘤浸润相关性微小RNA(miRNA)的表达。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随机收集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20例,肌层浸润组12例,非浸润组8例。采用miRNA芯片分析筛选出肿瘤浸润相关性miRNA。再随机收集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22例,浸润组15例,非浸润组7例,购置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EJ、5637、T24、BIU-87等4型,采用RT—PCR法验证miRNA基因芯片结果。结果浸润组与非浸润组有7个差异表达基因,hsa—miR-29c、hsa—miR-200a、hsa.miR.378、hsa,miR-429、hsa—miR-200c、hsa—miR-141等上调,hsa-miR-451下调。选取5个miRNAs的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株5个miRNAs的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浸润、进展与miRNA的差异表达密切相关。
解鹏徐锋程文高建平张征宇葛京平位志峰徐晓锋
关键词:微小RNA膀胱尿路上皮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