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锋

作品数:11 被引量:139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生态承载力
  • 2篇信息生态
  • 2篇流域
  • 2篇模型构建
  • 2篇河流域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动态监测
  • 1篇新信息
  • 1篇信息服务
  • 1篇信息生态环境
  • 1篇信息生态理论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应急
  • 1篇应急管理
  • 1篇员工创造力
  • 1篇生态预算
  • 1篇生态足迹

机构

  • 11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1篇徐晓锋
  • 9篇岳东霞
  • 1篇李凯
  • 1篇许健
  • 1篇安黎哲
  • 1篇岳凤兰
  • 1篇曹文玉
  • 1篇汤红官
  • 1篇曾建军
  • 1篇张佳静
  • 1篇杨超
  • 1篇郭建军
  • 1篇邹明亮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现代情报
  • 1篇情报杂志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疏勒河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相对影响评价被引量:32
2019年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因素,定量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相对影响,对深入理解其驱动机制和控制荒漠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气象数据计算潜在NPP(PNPP)及其与实际NPP(ANPP)之间的差值,分别衡量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NPP的相对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5年疏勒河流域年ANPP整体呈缓慢增加趋势,与全国和西北地区相比,普遍较低,流域植被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流域年ANPP空间分布呈现上游祁连山区和中下游绿洲区ANPP较高,而中下游荒漠戈壁区ANPP较低的分布格局。(2)2001-2015年流域年PNPP的变化趋势表明,降水量的变化是导致疏勒河流域植被退化加剧或缓解的主要气候驱动因素,但气温的变化对植被的影响较为复杂。(3)2001-2015年流域大部分地区植被退化系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活动的负向影响力在减弱。(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相对影响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人类活动是疏勒河流域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周妍妍朱敏翔郭晓娟李凯苗俊霞郭建军徐晓锋岳东霞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疏勒河流域
数字化转型变异下新信息技术压力优势:一个多层次模型的混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新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异,如何将信息技术压力转化为能给企业带来独特竞争优势的信息资源和信息能力,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从信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结构视角,借鉴挑战性—阻碍性信息技术压力二分法的思想,将个体信息技术能力和团队信息技术能力同时引入分析框架,构建了信息技术压力分析模型,以此解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信息技术压力的产生机理及作用过程。在此基础上,应用大数据清洗及实地访谈、网络数据采集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研究信息技术压力的形成及其对员工创造力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压力产生于个体和团队信息能力与外部信息生态环境的复杂交互过程;挑战性信息技术压力对个体和团队信息能力起到明显的增强与正向作用;外部环境压力与组织及个体的信息能力呈现互利互惠发展趋势。
徐晓锋魏天慧王娟娟鱼海燕
关键词:信息生态环境员工创造力
基于GIS的甘肃省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分析被引量:19
2006年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1991~2003年甘肃省14个地区和86个县2级行政区域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预算值,并预测了各县级行政区域2004~2015年的各项数值.结果表明1991~2015年甘肃省各地、县的生态承载力供求差距均逐年拉大,大部分地区、县的生态承载力需求已经超出了生态承载力供给,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全省86个县1991~2015年的人均生态预算值进行空间插值,在时、空尺度上对该省人均生态预算值的空间格局与时空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所得空间插值图表明1991~2015年甘肃省人均生态预算值的空间格局极不平衡,整体呈现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递减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省以及各地、县人均生态预算均呈逐年降低趋势,且省内不同区域人均生态预算值的变化趋势各有不同,差异较大.要遏制这种趋势的继续发展,甘肃省必须在逐渐减少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消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徐晓锋岳东霞汤红官安黎哲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预算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学
信息治理的使能器效应——应急管理中基于信息承载力的使能模型构建
2012年
应急管理效能需要信息使能的治理技术来实现,通过构建区域信息治理、信息承载力与公共社会系统三者之间的承载递阶结构与相应的信息使能动力学模型,提出基于信息承载力的应急管理使能过程模型与相应的信息治理定量评价体系,并总结出信息干涉预警、信息系统仿真模拟、信息共享协同、信息评价驱动的关键信息治理使能技术与三维评价模型。
徐晓锋岳东霞
关键词:应急管理
改革开放34年西北五省区信息承载力定量评价及分析
2013年
评价改革开放34年西北五省区信息承载力的需求与供给,结果表明除陕西省外,西北五省区信息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不均衡承载状态,信息压力远大于信息承载力,区域内部信息承载力分布极不均匀,亟需发展信息治理的核心能力与应用技术,特别是信息弹性力中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信息能力中的信息咨询与决策、信息使能技术、信息协作能力等。
徐晓锋曹文玉岳东霞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信息承载力定量化评价及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阐释信息承载力概念、内涵及内在的信息治理机制,构建信息承载力定量评价模型与相应的指标体系。针对信息生态系统失衡导致的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问题,主张在信息承载力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治理促进信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徐晓锋岳东霞
关键词:模型构建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石羊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预测被引量:62
2019年
生态承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探讨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未来生态承载力的时空格局变化,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该流域1992、2002年和2012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选取10个影响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利用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CA-Markov),以土地利用预测为切入点,对该流域2022年的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进行了模拟预测。首先基于1992—2002年数据预测了2012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并与当年实际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对比和验证,结果显示:Kappa系数为0.7956,说明本文所选用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可靠,可以用于该流域土地利用预测;其次,以2012年为起始年,模拟预测了2022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并计算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结果显示:2022年石羊河流域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与1992年、2002年和2012年相比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区域内部变化却呈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1992—2022年流域生态承载力总量以2002年为拐点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的生态承载力增加最为显著;预测可知,较2012年,2022年流域上游山区的林地、中游绿洲的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均增加较快,且呈现较明显的斑块聚集,而中、下游绿洲区耕地、草地生态承载力增、减变化复杂,斑块分布较为离散和破碎;2012—2022年土地利用类型将发生频繁转换,导致流域生态承载力结构组成变化较大,其中未利用地的转出对2022年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增加贡献突出。研究结果表明自2002年以后,该流域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关井压田等生态工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该流域生态效益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岳东霞杨超江宝骅郭建军徐晓锋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生态承载力
科技信息研究成果的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06年
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探讨了科技信息研究成果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信息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数学模型。
岳东霞徐晓锋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甘肃省生态承载力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岳东霞徐晓锋岳凤兰许健郭建军张佳静
区域生态承载力现状评价、发展趋势预测和时空格局研究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该区域及其内部不同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该成果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关键词: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大数据治理建模及西部区域治理路径设计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意义]目前尚无区域信息压力的研究,西部区域大数据服务缺乏适应型的信息服务架构与模型设计,而作为大数据治理实施主体的当地政府,不发达地区治理路径选择与定量模型应用成为情报政策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应用区域信息生态承载递阶结构理论,加入系统仿真模拟与动力学建模,针对治理区域所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系统内外部耦合作用效果及因子分析,分析并构建了区域大数据治理的作用模型。[结果/结论]首次构建了我国区域大数据治理的爬坡模型及定量评价;构成爬坡模型的3个大数据治理约束因子中,区域信息社会基础环境质地属于很难改变的自然弹性力,而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因子为系统只能适应与接受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唯有信息治理路径选择因子属于仅有的可调控、选择的制度力或政策力;区域信息治理的核心取决于该区域驱动力与支撑力的发展是否适应其阻滞力与压力水平,区域大数据中心作为关键的科学与扶贫治理的信息使能器,成为大数据治理基本的信息生态环境容纳与治理路径选择。
徐晓锋王娟娟
关键词:信息服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