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霞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常青胶囊抗弓形虫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索治疗孕妇及小儿弓形虫感染的安全有效药物。方法抽取感染弓形虫小鼠腹水并稀释至含虫1×105个/mL,加入常青胶囊粉剂使其终浓度为1.5mg/ml,以未加药物的相同腹水作阴性对照,阿奇霉素为阳性对照。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1h、16h虫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拍照。结果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虫体超微结构逐渐遭到破坏,最终或固缩,或崩解死亡。在相同作用时间内,常青胶囊对速殖子结构的破坏更严重。结论常青胶囊具有确切的抗弓形虫效果,且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可为进一步探讨新型的抗弓形虫药物提供依据。
- 张蔚刘元姣杨连第洛若愚龚飞鲁恝方芙蓉徐小霞
- 关键词:弓形虫超微结构阿奇霉素
- 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癌患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感染HPV18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一步探讨HPV18致宫颈癌发生的机制。方法:采用杂交捕获Ⅱ代技术筛选出3例感染HPV18的宫颈癌病例,取癌组织及自身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用含14 112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微阵列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在3例宫颈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 315条,其中649条上调,666条下调。这些基因涉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类、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代谢、免疫相关、细胞受体、蛋白翻译合成以及其它一些未知功能的基因。结论:HPV18引发宫颈癌是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通过相互调节、网络调控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望进一步分析证实以明确HPV引发宫颈癌的精确分子机制。
- 张蔚方芙蓉徐小霞洛若愚
-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表达
- 常青胶囊抗弓形虫速殖子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观察常青胶囊体外抗弓形虫速殖子的效果。方法常青胶囊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用生理盐水浸泡不同剂量的常青胶囊,各取上清液1·5ml,加入2·5×104弓形虫速殖子,作用8h后,将速殖子腹腔接种及灌胃接种正常小鼠,观察发病情况。如不发病,同法接种传代观察发病情况,至第3代。抗弓形虫药物螺旋霉素、乙胺嘧啶及阿奇霉素3药同样各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接种各药物作用的速殖子后观察小鼠发病情况。结果常青胶囊腹腔接种组发病数(60只小鼠中2只发病),显著低于上述3药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60只小鼠发病数依次为16、10、10及60只)(P值均<0·05)。常青胶囊高、中剂量组(每组20只小鼠,发病数均为0)与低剂量组(20只小鼠,发病2只)之间差异显著(P<0·05)。传代观察,常青胶囊低剂量组腹腔及灌胃接种传第1代,20只小鼠分别有2只及1只发病。螺旋霉素低剂量组传第2代,20只小鼠中2只发病,乙胺嘧啶低剂量组传第3代,20只小鼠有1只发病。结论常青胶囊体外抗弓形虫作用优于传统临床抗弓形虫药物,杀虫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 张蔚方芙蓉刘元姣杨连第洛若愚龚飞鲁慧徐小霞
- 关键词:弓形虫体外实验
- 应用cDNA微阵列芯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16相关的宫颈癌基因
- 2006年
- 目的研究感染人乳头瘤病毒16(human papillomavirus,HPV 16)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探讨HPV 16致宫颈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杂交捕获Ⅱ代技术,筛选出3例感染HPV 16的宫颈癌病例,取其癌组织及自身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用含14 112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微阵列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在3例宫颈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244条,其中 136条上调,108条下调。这些基因涉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类、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代谢、免疫相关、细胞受体、蛋白翻译合成,以及其他一些未知功能的基因(ESTs)。结论 HPV 16引发宫颈癌,是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通过相互调节,网络调控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望进一步分析证实以明确HPV引发宫颈癌的精确分子机制。
- 张蔚方芙蓉徐小霞洛若愚
-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表达谱芯片
-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3
- 2007年
- 我院妇产科近几年在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改进,取得了一定效果。
- 张蔚方芙蓉徐小霞李福敏洛若愚匡军秀
- 关键词:妇产科学医学生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