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清华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醉
  • 1篇胆碱能抗炎通...
  • 1篇低强度脉冲
  • 1篇低强度脉冲超...
  • 1篇信号
  • 1篇信号特征
  • 1篇血管
  • 1篇氧饱和度
  • 1篇药物成瘾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应激反应
  • 1篇预处理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诊疗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生理信号
  • 1篇手术

机构

  • 7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7篇彭清华
  • 2篇宋志平
  • 2篇罗佛全
  • 1篇严金秀
  • 1篇张学康
  • 1篇付强
  • 1篇汪杰
  • 1篇刘志毅
  • 1篇蒋章颉
  • 1篇曲良超
  • 1篇马龙先
  • 1篇熊含春
  • 1篇陈福梅
  • 1篇唐芳
  • 1篇石小云
  • 1篇赵伟红

传媒

  • 2篇江西医药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芬太尼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无痛诊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观察阿芬太尼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诊疗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无痛宫腔镜诊疗患者106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R组:阿芬太尼6μg/kg+苯磺酸瑞马唑仑0.3 mg/kg静脉诱导,苯磺酸瑞马唑仑1 mg/(kg·h)维持术中镇静。M组:阿芬太尼6μg/kg+丙泊酚2 mg/kg静脉诱导,丙泊酚2 mg/(kg·h)维持术中镇静。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扩张宫颈时T1和意识恢复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BIS值,以及不良反应如心动过缓、体动呻吟、呼吸抑制(SpO_(2)<93%)、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停药后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HR、BIS T_(0)~T_(1)的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P、SpO_(2) T_(0)~T_(1)的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定向力恢复时间长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动过缓、体动呻吟发生率以及停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芬太尼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比联合丙泊酚对宫腔镜诊疗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更轻微,术中BIS值更高,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更长。
张皓皓彭清华
关键词:阿芬太尼丙泊酚宫腔镜
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围术期麻醉处理1例
2018年
异常血红蛋白病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引起的一组遗传性血液病.由于血液中存在血红蛋白变异体,患者可出现无症状性发绀和低脉搏氧饱和度(SpO2),给病情评估及临床监测带来一定困难.2017年11月16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1例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本文报告其围术期麻醉处理.
赵伟红彭清华罗佛全
关键词:紫绀围术期麻醉
甲状软骨顺人体垂直轴向尾侧压迫法对声门显露的观察
2006年
汪杰马龙先彭清华
中枢神经系统中CART肽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CART)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脑肠肽,在奖赏、进食、发育、感觉处理、压力和内分泌等稳态调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CART肽表达的变化,总结CART肽的发现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并依据其分布论述CART肽正常生理状态下主要调控的生理活动及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探究CART肽病理状态下主要调控的疾病(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及信号通路。简述CART肽对相关的进食和激素分泌等生理活动调节的不同通路的影响,强调CART肽治疗药物成瘾、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等慢性神经精神疾病的关键角色,以期为研发特异性治疗慢性神经精神疾病的药物提供参考。
刘思昶付强彭清华胡贞贞
关键词: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药物成瘾中枢神经系统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血管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血管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血管重建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等容量生理盐水进行持续输注,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持续静脉输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与皮质醇(COR)含量水平情况。结果在拔管T3时间点中,观察组患者在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与基础MAP、心率相比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MAP、心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与T4时间点,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与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减轻颅内血管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患者的脑部起到保护作用,其临床价值较高。
刘志毅唐芳宋志平张学康陈福梅彭清华熊含春
关键词:应激反应
一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医疗监测及麻醉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收集患者的生理信号并进行预处理,提取预处理后的生理信号特征,将提取的生理信号特征向量进行融合;构建麻醉深度评估模型评估患者麻醉深度,基于患者麻醉...
王秀红石小云彭清华
低强度脉冲超声预处理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HMGB1表达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进行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预处理治疗,探讨IRI后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在肺组织的表达和LIPUS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开胸游离左肺门,未行阻断;缺血再灌注组(B组),阻断左肺门45 min后再灌注180 min;预处理组(C组)低强度超声波治疗仪超声定位辐照30 min,然后同B组处理;预处理加α7-烟碱型胆碱能受体(α7n ACh R)拮抗剂组(D组),LIPUS预处理前30 min腹腔注射α7n ACh R拮抗剂甲基牛扁亭2 mg/Kg,然后同预处理组处理。测量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和肺通透指数(LPI),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评分,ELISA法测定肺组织IL1和IL6的浓度,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HMGB1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其他三组IR后肺组织W/D值(5.75±0.47)和LPI(2.77±0.18)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评分(13.31±2.82)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IL1(69.13±9.11)和IL6(62.77±8.14)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荧光检测平均IOD值(0.046±0.019)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MGB1表达明显增加(P<0.05)。给于LIPUS预处理后,C组IR后肺组织W/D值(5.07±0.28)和LPI(1.85±0.17)比B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评分(8.13±1.76)比B组明显降低(P<0.05),同时肺组织IL1和IL6水平以及HMGB1表达也明显降低,给于α7n ACh R拮抗剂后该作用明显被抑制。结论 LIPUS预处理能够减轻IRI后肺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依赖α7n ACh R的胆碱能抗炎通路,从而降低肺组织HMGB1的表达。
曲良超严金秀蒋章颉宋志平罗佛全彭清华
关键词:低强度脉冲超声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